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李白紫骝马的意思

李白最有意境的一首诗,仅仅二十八个字,却营造出了一种高远意境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李白紫骝马的意思的问题,以及和紫条丽华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李白紫骝马的意思刘秀的阴皇后真名就叫阴丽华么祝丽华的事迹

全在这了

李白 紫骝马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四】

陈后主叔宝

〈叔宝。字元秀。天嘉三年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立为皇太子。十四年正月即位。在位七年。灭於隋。仁寿四年卒於洛阳。年五十二。有集三十九卷。〉

【乐府】

【采桑】

春楼髻梳罢。南陌竞相随。去后花丛散。风来香处移。广袖承朝日。长鬟碍聚枝。柯新攀易断。叶嫩摘前萎。采蘩钩手弱。微汗杂妆垂。不应归独早。堪为使君知。(○《乐府诗集》二十八。《诗纪》九十八。)

【日出东南隅行】

重轮上瑞晖。西北照南威。南威年二八。开牖敞重闱。当垆送客去。上宛逐春归。鬓下珠胜月。窗前云带衣。红裙结未解。绿绮自难徽。(○《乐府诗集》二十八。《诗纪》九十八。)

【三妇艳词十一首】

大妇避秋风。中妇夜床空。小妇初两髻。含娇新脸红。得意非霰日。可怜那可同。(○《乐府诗集》三十五。《诗纪》九十八。)

大妇西北楼。中妇南陌头。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可怜还自觉。人看反更羞。(○同上)

大妇主缣机。中妇裁春衣。小妇新妆冶。拂匣动琴徽。长夜理清曲。馀娇且未归。(○同上)

大妇妒蛾眉。中妇逐春时。小妇最年少。相望卷罗帏。罗帏夜寒卷。相望人来迟。(○同上)

大妇上高楼。中妇荡莲舟。小妇独无事。拨帐掩娇羞。丈夫应自解。更深难道留。(○同上)

大妇初调筝。中妇饮歌声。小妇春妆罢。弄月当宵楹。季子时将意。相看不用争。(○同上)

大妇爱恒偏。中妇意常坚。小妇独娇笑。新来华烛前。新来诚可惑。为许得新怜。(○同上)

大妇酌金杯。中妇照妆台。小妇偏妖冶。下砌折新梅。众中何假问。人今最后来。(○同上)

大妇怨空闺。中妇夜偷啼。小妇独含笑。正柱作乌栖。河低帐未掩。夜夜画眉齐。(○同上)

大妇正当垆。中妇裁罗襦。小妇独无事。淇上待吴姝。鸟归花复落。欲去却踟蹰。(○同上)

大妇年十五。中妇当春户。小妇正横陈。含娇情未吐。所愁晓漏促。不恨灯销炷。(○同上)

【飞来双白鹤】

朔吹已萧瑟。愁云屡合开。玄冬辛苦地。白鹤从风催。音响已清切。毛羽复残摧。飞来进□□。但为失双回。傥逢□哙德。当共衔珠来。(○《乐府诗集》三十九。《诗纪》九十八。)

【采莲曲】

相催暗中起。妆前日已光。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风住疑衫密。船小畏裾长。波文散动楫。茭花拂度航。抵荷乱翠影。采袖新莲香。归时会被唤。且试入兰房。(○《乐府诗集》五十。《诗纪》九十八。)

【昭君】〖怨文苑云。一作明君词。〗

图形汉宫里。遥聘单于庭。狼山聚云暗。龙沙飞雪轻。笳吟度陇咽。笛转出关鸣。啼妆寒叶下。愁眉塞月生。只馀马上曲。犹作别时声。(○文苑英华二百四。《乐府诗集》五十九。《诗纪》九十八。)

【朱鹭】

参差蒲未齐。沈漾若浮绿。朱鹭戏苹藻。徘徊流涧曲。涧曲多岩树。逶迤复断续。振振虽以明。汤汤今又瞩。(○《乐府诗集》十六。《诗纪》九十八。)

【巫山高】

巫山巫峡深。峭壁耸春林。风岩朝蕊落。雾岭晚猨吟。云来足荐枕。雨过非感琴。仙姬将夜月。度影自浮沈。(○《乐府诗集》十七。《诗纪》九十八。)

【有所思】〖选诗拾遗作望远。〗三首

荡子好兰期。留人独自思。落花同泪脸。初月似愁眉。阶前看草蔓。窗中对网丝。不言千里别。(乐府作望。《诗纪》云。一作望。)复是三春时。(○《乐府诗集》十七。《诗纪》九十八。)

杳杳与人期。遥遥有所思。山川千里间。风月两边时。相对春那剧。相望景偏迟。当由分别久。梦来还自疑。(○同上)

佳人在北燕。相望渭桥边。团团落日树。耿耿曙河天。愁多明月下。泪尽雁行前。别心不可寄。惟馀琴上弦。(○文苑英华二百二。《乐府诗集》十七。)

【雉子斑】

四野秋原暗。十步啄方前。雊声风处远。翅影云间连。箭射妖姬笑。裘值盛明然。已足南皮赏。复会北宫篇。(○《乐府诗集》十八。《诗纪》九十八。)

【临高台】

晚景登高台。回望春光来。雾浓山后暗。日落云傍开。烟里看鸿小。风来望叶回。临窗已响吹。极眺且倾杯。(○《乐府诗集》十八。《诗纪》九十八。)

【陇头】

陇头征戍客。寒多不识春。惊风起嘶马。苦雾杂飞尘。投钱积石水。敛辔交河津。四面夕冰合。万里望佳人。(○《乐府诗集》二十一。《诗纪》九十八。)

【陇头水二首】

塞外飞蓬征。陇头流水鸣。汉处扬沙暗。波中燥叶轻。地风冰易厚。寒深溜转清。登山一回顾。幽咽动边情。(○《乐府诗集》二十一。《诗纪》九十八。)

高陇多悲风。寒声起夜丛。禽飞暗识路。鸟转逐征蓬。落叶时惊沬。移沙屡拥空。回头不见望。流水玉门东。(○同上)

【折杨柳二首】

杨柳动春情。倡园妾屡惊。入楼含粉色。依风杂管声。武昌识新种。官渡有残生。还将出塞曲。仍共胡笳鸣。(○《乐府诗集》二十二。《诗纪》九十八。)

长条黄复绿。垂丝密且繁。花落幽人径。步隐将军屯。谷暗宵钲响。风高夜笛喧。聊持暂攀折。空足忆中园。(○同上)

【关山月二首】

秋月上中天。迥照关城前。晕缺随来减。光满应珠圆。带树还添桂。衔峰乍似弦。复教征戍客。长怨久连翩。(○《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九十八。)

戍边岁月久。恒悲望舒耀。城遥接晕高。涧风连影摇。寒光带岫徙。冷色含山峭。看时使人忆。为似娇娥照。(○同上)

【洛阳道五首】

喧哗照邑里。遨游出洛京。霜枝嫩柳发。水堑薄苔生。停鞭回去影。驻轴敞前甍。台上经相识。城下屡逢迎。踟蹰还借问。只重未知名。(○《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九十八。)

日光朝杲杲。照耀东京道。雾带城楼开。啼侵曙色早。佳丽娇南陌。香气含风好。自怜钗上缨。不叹河边草。(○同上)

建都开洛汭。中地乃城阳。纵横肆八达。左右辟康妆。铜沟飞柳絮。金谷落花光。忘情伊水侧。税驾河桥傍。(○同上)

百尺瞰金埒。九衢通玉堂。柳化尘里暗。槐色露中光。游侠幽并客。当垆京兆妆。向夕风烟晚。金羁满洛阳。(○同上)

青槐夹驰道。御水映铜沟。远望凌霄阙。遥看井干楼。黄金弹侠少。朱轮盛彻侯。桃花杂渡马。纷披聚陌头。(○《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九十八。○逯案。乐府此篇次唐人郑渥诗后。与前四篇不为一组。)

【长安道】

建章通未央。长乐属明光。大道移甲第。甲第玉为堂。游荡新丰里。戏马渭桥傍。当垆晚留客。夜夜苦红妆。(○《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九十八。)

【梅花落二首】

春砌落芳梅。飘零上凤台。拂妆疑粉散。逐溜似萍开。映日花光动。迎风香气来。佳人早插髻。试立且裴徊。(○文苑英华二百八。《乐府诗集》二十四。《诗纪》九十八。)

杨柳春楼边。车马飞风烟。连娉乌孙伎。属客单于毡。雁声不见书。蚕丝欲断弦。欲持塞上蕊。试立将军前。(○《乐府诗集》二十四。《诗纪》九十八。)

【紫骝马二首】

嫖姚紫塞归。蹀躞红尘飞。玉珂鸣广路。金络耀晨辉。盖转时移影。香动屡惊衣。禁门犹未闭。连骑恣相追。(○文苑英华二百九。《乐府诗集》二十四。《诗纪》九十八。)

蹀躞紫骝马。照耀白银鞍。直去黄龙外。斜趋玄菟端。垂鞬还细柳。杨尘归上兰。红脸桃花色。客别重羞看。(○《乐府诗集》二十四。《诗纪》九十八。)

【雨雪曲】〖乐府无曲字。〗

长城飞雪下。边关地籁吟。蒙蒙九天暗。霏霏千里深。树冷月恒少。山雾日偏沈。况听南归雁。切思胡笳音。(○《乐府诗集》二十四。《诗纪》九十八。)

【刘生】

游侠长安中。置驿过新丰。系钟蒲璧磬。鸣弦杨叶弓。孟公正惊客。朱家始卖僮。羞作荆卿笑。捧剑出辽东。(○《乐府诗集》二十四。《诗纪》九十八。)

【饮马长城窟行】

征马入他乡。山花此夜光。离群嘶向影。因风屡动香。月色含城暗。秋声杂塞长。何以酬天子。马革报疆场。(○文苑英华二百九。《乐府诗集》三十八。《诗纪》九十八。)

【舞媚娘三首】

楼上多娇艳。当窗并三五。争弄游春陌。相邀开绣户。转态结红裙。含娇拾翠羽。留宾乍拂弦。托意时移柱。(○《乐府诗集》七十三。《诗纪》九十八。)

淇水变新台。春垆当夏开。玉面含羞出。金鞍排夜来。(○同上)

春日好风光。寻观向市傍。转身移佩响。牵袖起衣香。(○同上○乐府与上淇水篇合为一首。)

【估客乐】

三江结俦侣。万里不辞遥。恒随鹢首舫。屡逐鸡鸣潮。(○《乐府诗集》四十八。《诗纪》九十八。)

【三洲歌】

春江聊一望。细草遍长洲。沙汀时起伏。画舸屡淹留。(○《乐府诗集》四十八。《诗纪》九十八。)

【前有一樽酒行】

殿高丝吹满。日落绮罗鲜。莫论朝漏促。倾卮待夕筵。(○《乐府诗集》六十五。《诗纪》九十八。)

【自君之出矣六首】

自君之出矣。霜晖当夜明。思君若风影。来去不曾停。(○《乐府诗集》六十九。《诗纪》九十八。)

自君之出矣。房空帷帐轻。思君如昼烛。怀心不见明。(○同上)

自君之出矣。不分道无情。思君若寒草。零落故心生。(○同上)

自君之出矣。尘网暗罗帷。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同上)

自君之出矣。绿草遍阶生。思君如夜烛。垂泪著鸡鸣。(○同上)

自君之出矣。愁颜难复睹。思君如蘖条。夜夜只交苦。(○同上)

【歌】

〖隋《书》曰: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

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隋书五行志。《御览》五百九十一。《诗纪》九十八。)

【歌】

〖南史曰: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选宫女有容色者。令习而歌之。其曲有玉树后庭、临春乐等。其略云。〗

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南史张丽华传。)

【玉树后庭花】〖以下七言。〗

〖隋书乐志曰:陈后主於清乐中造黄骊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於轻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乐府诗集》七十四。《诗纪》九十八。)

【乌栖曲三首】

陌头新花历乱生。叶里啼鸟送春情。长安游侠无数伴。白马骊珂路中满。(○《乐府诗集》四十八。《诗纪》九十八。)

金鞍向暝欲相连。玉面俱要来帐前。含态眼语悬相解。翠带罗裙入为解。(○同上)

合欢襦薰百和香。床中被织两鸳鸯。乌啼汉没天应曙。只持怀抱送郎去。(○同上)

【东飞伯劳歌】

池侧鸳鸯春日莺。绿珠绛树相逢迎。谁家佳丽过淇上。翠钗绮袖波中漾。雕轩绣户花恒发。珠帘玉砌移明月。年时二七犹未笄。转顾流盻鬟髩低。风飞蕊落将何故。可惜可怜空掷度。(○文苑英华二百三。《乐府诗集》六十八。《诗纪》九十八。)

【长相思二首】〖以下杂言。〗

长相思。久相忆。关山征戍何时极。望风云。绝音息。上林书不归。回纹徒自织。羞将别后面。还似初相识。(○《乐府诗集》六十九。《诗纪》九十八。)

长相思。怨成悲。蝶萦草。树连丝。庭花飘散飞入帷。帷中看只影。对镜敛双眉。两见同见月。两别共春时。(○同上)

【古曲】

桂钩影。桂枝开。紫绮袖。逐风回。日明珠。色偏亮。叶尽衫。香更来。(○《乐府诗集》七十七。《诗纪》九十八。)

【独酌谣四首】

齐人淳于髡。善为十酒。偶效之。作独酌谣。

独酌谣。独酌且独谣。一酌岂陶暑。二酌断风飙。三酌意不畅。四酌情无聊。五酌盂易覆。六酌欢欲调。七酌累心去。八酌高志超。九酌忘物我。十酌忽凌霄。凌霄异羽翼。任致得飘飘。宁学世人醉。扬波去我遥。尔非浮丘伯。安见王子乔。(○《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九十八。)

独酌谣。独酌起中宵。中宵照春月。初花发春朝。春花春月正徘徊。一尊一弦当夜开。聊奏孙登曲。仍斟毕卓杯。罗绮徒纷乱。金翠转迟回。中心本如水。凝志更同灰。逍遥自可乐。世语世情哉。(○同上)

独酌谣。独酌酒难消。独酌三两碗。弄曲两三调。调弦忽未毕。忽值出房朝。更似游春苑。还如逢丽谯。衣香逐娇去。眼语送杯娇。馀樽尽复益。自得是逍遥。(○同上)

独酌谣。独酌一尊酒。尊酒倾未酌。明月正当牖。是牖非圆瓮。吾乐非击缶。自任物外欢。更齐椿菌久。卷舒乃一卷。忘情且十斗。宁复语绮罗。因情即山薮。(○同上)

【诗】

【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诗】

时宰磻溪心。非关狎竹林。鹫岳青松绕。鸡峰白日沈。天迥浮云细。山空明月深。摧残枯树影。

零落古藤阴。霜村夜乌去。风路寒猿吟。自悲堪出俗。讵是欲抽簪。(○广弘明集三十。文苑英华二百三十三。《诗纪》九十八。)

【同平南弟元日思归诗】

至德掩羲黄。成功迈禹汤。仪刑元四海。来庭盛万方。鸣玉观升降。击石乃铿锵。三春气色早。九疑烟雾长。浮云断更续。轻花落复香。北宫瞻远岫。南服阻遥江。尔言想伊洛。我思属潇湘。(○古今岁时杂咏一。《诗纪》九十八。)

【立春日泛舟玄圃各赋一字六韵成篇】〖座有张式、陆琼、顾野王、谢伸、褚玠、王縘、傅縡、陆瑜,姚察等九人上。〗

春光反禁苑。暖源桃。霄烟近漠漠。暗浪远滔滔。石苔侵绿藓。岸草发青袍。回歌逐转楫。浮水随度刀。遥看柳色嫩。回望鸟飞高。自得欣为乐。忘意若临濠。(○古今岁时杂咏三。《诗纪》九十八。)

献岁立春光风具美泛舟玄圃各赋六韵诗(座有张式、陆琼、顾野王、殷谋、陆琢、岑之敬等六人上。)

寒轻条已翠。春初未转禽。野雪明岩曲。山花照迥林。苔色随水溜。树影带风沈。沙长见水落。歌遥觉浦深。馀辉斜四户。流风飏八音。既此留连席。道欣放旷)心。(○古今岁时杂咏三。《诗纪》九十八。)

【上巳宴丽晖殿各赋一字十韵诗】

芳景满辟窗。暄光生远阜。更以登临趣。还胜祓禊酒。日照源上桃。风摇城外柳。断云仍合雾。轻霞时映牖。远树带山高。娇莺含响偶。一峰遥落日。数花飞映绶。度鸟或遛檐。飘丝屡薄薮。言志递为乐。置觞方荐寿。文学且迾筵。罗绮令陈后。干戈幸勿用。宁须劳马首。(○古今岁时杂咏十六。《诗纪》九十八。)

【上巳玄圃宣猷堂禊饮同共八韵诗】

绮殿三春晚。玉烛四时平。藤交近浦暗。花照远林明。百戏阶庭满。八音弦调清。莺喧杂管韵。钟响带风生。山高云气积。水急溜杯轻。簪缨今盛此。俊乂本多名。带才尽壮思。文采发雕英。乐是西园日。欢兹南馆情。(○古今岁时杂咏十六。《诗纪》九十八。)

【春色禊辰尽当曲宴各赋十韵诗】

馀春尚芳菲。中园飞桃李。是时乃季月。兹日叶上巳。既有游伊洛。可以祓溱洧。得性足为娱。高堂聊复拟。高堂亦有趣。图缋此芳轨。栖遁称式骖。善政日驯雉。兰桂观往辙。簪裾蹑前趾。啼禽静或喧。花落低还起。水雾遥混杂。山云远相似。坐客听一言。随吾祛俗鄙。(○古今岁时杂咏十六。《诗纪》九十八。)

【祓禊泛舟春日玄圃各赋七韵诗】

园林多趣赏。祓禊乐还寻。春池已渺漫。高枝自嵸森。日里丝光动。水中花色沉。安流浅易榜。峭壁迥难临。野莺添管响。深岫接铙音。山远风烟丽。苔轻激浪侵。置酒来英雅。嘉贤良所钦。(○古今岁时杂咏十六。《诗纪》九十八。)

【上巳玄圃宣猷嘉辰禊酌各赋六韵以次成篇诗】〖座有张式、陆琼、顾野王、陆琢、岑之敬等五人上。〗

园开簪带合。亭迥春芳过。莺度游丝断。风驶落花多。峰幽来鸣啭。洲横拥浪波。歌声初出牖。舞影乍侵柯。面玉同钗玉。衣罗异草萝。既悦弦筒畅。复欢文酒和。(○古今岁时杂咏十六。《诗纪》九十八。)

【七夕宴宣猷堂各赋一韵咏五物自足为十并牛女一首五韵物次第用得帐屏】风案唾壶履〖座有陆琼、傅纬、陆瑜、姚察等四人。〗

锦作明玳床。黼垂光粉壁。带日芙蓉照。因吹芳芬拆。(岁时杂咏拆作折。帐)

织成如缋采。琉璃畏风击。秦宫得绝超。汉座殊斑敌。(屏风)

已罗七俎满。兼逢百品易。张陈答赠言。梁室齐眉席。(案)

蕴仙此还异。掌漏翻非役。侍臣乃执捧。良宾乃投掷。(唾壶)

贤舍观穴踵。瓜田睹蹑迹。矩步今有仪。用此前嘉客。(履○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七夕宴重咏牛女各为五韵诗】〖座有刘<目丸>、安远侯方华、张式、陆琼、顾野王、褚玠、谢伸、周燮、傅纬、陆瑜、柳庄、王瑳等十三人上。〗

明月照高台。仙驾忽徘徊。雷徙闻车度。霞上见妆开。房移看动马。斗转望斟杯。靥色随星去。髻影杂云来。更觉今宵短。只遽日轮催。(○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同管记陆琛七夕五韵诗】

亭亭秋月明。团团夕露轻。凤驾今时度。霓骑此宵迎。疏上采霞动。粉外白云生。故娇隔分别。新欢起旧情。含笑不终夜。香风空自停。(○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同管记陆瑜七夕四韵诗】〖陆瑜、王琼等二人上和。〗

河汉言清浅。相望恨烟宵。云生剑气没。槎还客宿遥。月上仍为镜。星连可作桥。唯当有今夕。一夜不迢迢。(○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七夕宴乐修殿各赋六韵座有】〖张式、陆琼、褚玠、王琼、傅纬、陆瑜、姚察七人上。〗

秋初芰荷殿。宝帐芙蓉开。玉笛随弦上。金钿逐照回。钗光摇玳瑁。柱色轻玫瑰。笑靥人前敛。衣香动处来。非同七襄驾。讵隔一春梅。神仙定不及。宁用流霞杯。(○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七夕宴玄圃各赋五韵诗座】〖有顾野王、陆琢、姚察等四人上。〗

殿深炎气少。日落夜风清。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丝调听鱼出。吹响间蝉声。度更银烛尽。陶暑玉卮盈。星津虽可望。讵得似人情。(○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五言同管记陆瑜九日观马射诗】

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飞禽接旆影。度日转铍光。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已同过隙远。更异良弓藏。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非为从逸赏。方追塞外羌。(○古今岁时杂咏三十三。《诗纪》九十八。)

【五言画堂良夜履长在节歌管赋诗迾筵命酒十韵成篇】

〖得沓、合、答、杂、纳、飒、匝、欱、拉、合。〗

季冬初阳始。寒气尚萧飒。原叶或委低。岫云时吐欱。雕树乍疏回。远峰自重沓。云兴四山霾。风动万籁答。肃肃凝霜下。峨峨层冰合。复殿可以娱。於兹多延纳。迢迢百尺观。杳杳三休合。前后训导屏。左右文卫匝。进退簪缨移。纵横壮思杂。幸矣天地泰。当无范雎拉。(○古今岁时杂咏三十三。《诗纪》九十八。)

【初伏七夕已觉微凉既引应徐且命燕赵清风朗月以望七襄之驾置酒陈乐】各赋四韵之篇〖座有张式、陆琼、顾野王、傅纬、陆玠等五人上。〗

广席多才俊。重合引珠妍。管弦檐外响。罗绮树中鲜。举针还向月。上儛复依筵。度河将□殿。相看并是仙。(○古今岁时杂咏二十五。《诗纪》九十八。)

【晚宴文思殿诗】

晚日落馀晖。宵园翠盖飞。荷影侵池浪。云色入山扉。萤光息复起。暗鸟去翻归。乐极未言醉。杯深犹恨稀。(○《初学记》十四。《诗纪》九十八。)

【宴光璧殿咏遥山灯诗】

照耀浮辉明。飖遥落烬轻。枝多含树影。烟上带佩生。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园中鹤采丽。池上凫飞惊。(○古今岁时杂咏七。《诗纪》九十八。)

【三善殿夕望山灯诗】

重岫多风烟。华灯此岫边。涸浦如珠露。凋树似花钿。依楼杂度月。带石影开莲。既有常满照。羞与晓星连。(○古今岁时杂咏七。《诗纪》九十八。)

【入隋侍宴应诏诗】

〖南史曰:后主从隋文帝东巡。登芒山。赋诗。〗

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南史陈后主本纪。《初学记》十四。文苑英华百六十九。《御览》百三十四。《诗纪》九十八。)

【幸玄武湖饯吴光太守任惠诗】

寒云轻重色。秋水去来波。待我戎衣定。然送大风歌。(○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九十八。)

【宴詹事陆缮省诗】

禁闼九重中。宴赏三春日。云收山树隐。叶长宫槐密。水绿已浮苔。花舒正含实。(○《初学记》十四。《诗纪》九十八。)

【听筝诗】〖杂言〗

文窗玳瑁影婵娟。香帷翡翠出神仙。促柱点唇莺欲语。调弦系爪雁相连。秦声本自杨家解。吴歈那知谢傅怜。秪愁芳夜促。兰膏无那煎。(○《诗纪》九十八。)

附(《诗纪》云。按小说家所载后主炀帝诸诗。辞多不类。其为后人依托无疑。今别附於此。以备省览云尔。)

【戏赠沈后】

〖平陈录曰:沈后者。望蔡侯君理女也。以张贵妃权宠。动经半年不得御。陈主尝御沈后处。暂入即还。谓后曰:何不见留。赠诗云云。后答云云。○亦见朝野佥载。〗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平陈录。《诗纪》九十八。)

沈后

【答后主附】

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为留。(○同上)

【出处】: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

阴丽华(4年—64年),南阳新野人,传为管仲之后,刘秀结发妻,建武十七年(41年)被立为皇后。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她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在南阳,阴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后来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为姓名。秦汉之际,阴氏子孙在南阳新野为生。南阳当时还有一位著名人物刘秀,他是汉高祖的九世贤孙,长沙定王的后裔,九岁失去父母而成为孤儿,寄养在叔父刘良家里。他有两个哥哥,长兄刘縯,次兄刘仲,都气度恢宏,轻财仗义,在当地有一帮朋友,小有名气。刘秀更是生得一表人才,待人接物,慷慨磊落,行事更是睿智勇毅,被当地人们称赞。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一理想在当时看来是不着边际的空想,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人就说:“刘秀穷得买不起镜子,也不撒泡尿看看,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当时汉代已经历了12帝,总计213年,帝裔子孙众多,更何况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摧残,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远比不上阴家。刘秀虽然熟知阴丽华貌美,想娶阴丽华为妻,但真正能把她娶过来作为自己的妻子,还是一件十分渺茫的事,当时只是心里想想而已。“执金吾”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刘秀当时在政治上最大的追求也就如此而已,然而想不到时势造英雄,后来刘秀竟成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我们可以想像,倘若美慧秀丽的阴丽华过早地嫁给了刘秀,而且刘秀又能在王莽政权中谋得一官半职,在如花美眷的拖累下,或踌躇满志的状况下,刘秀也许就此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不再有拼命谋求发展的斗志与浩气了。这期间,多少豪族少年向阴家求亲,无奈都尝到婉转拒绝的滋味。刘秀更是不敢贸然行动。再说想要在王莽新朝获得立足之地,更是谈何容易,为了完成他的两个心愿,时势迫使他不惜一切代价地另谋发展。王莽篡汉以后,推行了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措施,比如恢复井田制,设置六关、五均、赊贷等经济制度,改革币制,复古建制,变更官制等。因为准备不周,条件不成熟,反而造成经济萧条,民不聊生,荒旱连年,盗贼蜂起的局面。当时,义军四起,山东有“赤眉军”起兵,湖北有“新市兵”、“下江兵”和“平林兵”。28岁的刘秀和哥哥刘縯�一起,借机利用宗族势力起兵,并与进入南阳的绿林军联合起来。为了顺应人心思汉的潮流,他们推立汉朝宗室刘玄为皇帝,以“反莽复汉”为口号,改元更始,一路攻略,战无不胜,中原地区尽皆归复“绿林军”。白水寺阴丽华塑像威望日增的哥哥受到更始皇帝刘玄的猜忌和排斥,被更始帝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正领兵在外的刘秀自知势单力薄,强忍悲痛,主动回到宛城谢罪。就在此时,随刘秀作战的阴氏兄弟,深感刘秀前程远大,抓住机遇,说服家人,把阴丽华嫁给了刘秀。刘秀忍辱负重,不为哥哥举办葬礼,反而与倾慕多年的爱人阴丽华热热闹闹地举行了婚礼,洞房花烛夜之后,天天花天酒地,一副及时行乐的模样。刘玄对他放了心,认为刘秀不过是纨绔子弟一个,因此他得以躲过杀身之祸。对哥哥的死,刘秀表面上只能强颜欢笑,到晚上就偷偷地哭。阴丽华就劝慰丈夫:“更始皇帝气量狭小,小具规模便沉迷酒色。为求自保,不如向河北发展,也好相机独树一帜。”阴丽华虽是妇道人家,但刘秀十分听她的话。她的话给刘秀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指明了方向。通过一番计划,19岁的新娘阴丽华回到娘家暂住,刘秀以有名无实的特使虚衔,带领数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废除苛政,排除万难,争取民心,赢得了河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刘秀就是以此地做根据地,建立了东汉。他的“云台二十八将”也多出自这一带地区。当时,河北邯郸有一个以卜卦为生的术士王郎,乘群雄并起之际,诈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自立为王,声势浩大,有一定的实力,是刘秀在河北扩展势力的绊脚石。真定王刘扬聚兵10多万,听命邯郸王郎,不肯归附刘秀。刘植亲自前往劝说刘扬,刘扬勉强同意,却提出与刘秀结亲的条件。刘扬有一个外甥女叫郭圣通,欲为其择一良婿。作为权宜之计,刘秀只好答应娶郭氏为妻,终于借得精兵击败王郎,廓清河北。他拒绝了更始皇帝给予的封号,另树一帜,不久即帝位于部南的千秋亭,以建武为年号,定都河南洛阳。刘秀称帝的第二年,议立皇后。有一个阴氏,又有个郭氏,于是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立郭氏为后呢,还是立阴丽华为后。一边是郭氏——与刘秀患难相随的红粉知己,在戎马倥偬中,郭氏一直追随左右,恩爱有加,并已身怀六甲,这时只得了一个贵人的称号,显然地位很低;一边是阴丽华——这个刘秀梦寐以求,终于如愿以偿的结发妻子。刘秀一心一意要把皇后的位置留给她,星夜派侍中傅俊将她迎来洛阳。不料阴丽华却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光武帝迫不得已,只好立郭氏为后,封阴丽华为贵人。阴丽华的谦德与她的家风是密不可分的。天下初定,阴丽华的哥哥阴识因随军征战有功,刘秀本拟破格封赏,以示对阴丽华的补偿,然而却受到阴识的谢绝,他说;“天下初定,将帅有功的多,臣托属外戚的关系,不能示天下以不公。”这是建武二年的事。又过了两年,阴丽华随侍光武帝征讨彭宠,在河北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明帝。阴丽华的另一个兄弟阴兴当时为黄门侍郎,指挥武骑,随军征伐,算是刘秀的贴身侍卫长,每次出入,都拿一个小盖伞为刘秀遮风蔽雨。建武九年,刘秀升迁他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印绶已经准备妥当,阴兴却坚决辞让:“臣未有先登临陷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赏,转令天下失望,诚所不愿。”事后,阴丽华私下问兄弟为什么要那样说,遭到阴兴的反唇相讥:“贵人不读书吗!亢龙有悔,盛极则衰,外戚家苦不知谦退耳!”在称帝后的十年之中,刘秀恩威并济,终于使天下归心,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转而偃武修文。休养吏民,保全勋臣,崇尚义节,阴丽华也陆续生养了五名子女,终于在建武十七年,刘秀废掉郭皇后,册立阴丽华为皇后。刘秀亲自草拟诏书,说明废郭皇后,立阴丽华的道理,“皇后郭氏,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宫帏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睢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持节,缴上皇后印缓。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先是固辞后位,长久恭谨廉让,宜奉宗庙,为天下母。异常之事,非国之弱,不得上寿称庆。”刘秀对阴丽华长久的歉疚,终于得到补偿的机会。阴丽华虽然真的没有当皇后的念头,但由此也明白了刘秀对她的真情厚意,心中自然是十分满足。但她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天下都称她为贤后。刘秀在位三十二年,每日凌晨起临朝处理朝政,直至日已西移方休,午后常召集公卿郎将,讲论经书的道理,入夜还秉烛诵读,直到更阑夜深。皇太子一次利用刘秀休息的时间加以劝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疲!”阴丽华一生谦德可风,相夫教子,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刘秀死后,阴丽华的儿子即位,就是汉明帝,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又过了七年,阴丽华死,享年六十岁,合葬在刘秀的原陵。皇帝的婚姻,鲜有幸福圆满的结果,而刘秀、阴丽华却和谐得令人羡慕,这固然是由于刘秀的宽仁厚德,惜念旧情,而阴丽华的貌美德高与安分守己,更是最重要的因素。尽管有阴丽华这样的皇后开了头,但东汉最终还是亡于外戚,窦太后、邓太后通过自己的父兄把持朝政,形成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是刘秀和阴丽华始料不及的。与阴丽华有关的电视剧《汉光武大帝》《光武大帝》关于阴丽华刘秀的小说秀丽江山大学跆拳社高手管丽华在一次观看流行雨时恰遇紫薇横空,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王莽改朝称帝时期。被穿越灵魂附身的汉代富家千金阴丽华个性爽朗,思想睿智,与之前截然不同。推翻新莽、匡复汉室的战争爆发后,汉军与绿林军结盟,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阴丽华与刘秀并肩作战,她坚韧的个性、过人的胆识与才学渐渐占据了刘秀的心。两人从此开始一段千古流传、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寻常农夫如何登上帝位?巍巍汉宫内有着怎样的权力与爱情角逐?而千年一见的帝后深情结局又将如何?阴谋、政治、爱情、亲情交织成一部气势磅礴的华丽穿越经典——青龙卷、白虎卷、玄武卷、朱雀卷。作者李歆以厚重的历史功底、行云流水的优美文字为你描绘出秀丽的江山美景和至真至美的历史爱情故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希望对你有帮助

祝丽华同志从事电视工作二十六年,在各级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工作党性原则。政治坚定,业务突出,勇于创新,作风正派,甘于无私奉献,在单位有良好口碑。她编导撰稿的电视专题片纪录片曾连续十年获国家级政府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星光奖、金鹰奖等),八部片子获一等奖。两次获中国新闻奖(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还获得“导演”、“撰稿”、“剪辑”等单项奖。另外许多片子获全国、学会、省级奖。由于成绩突出,她先后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首届泰山新闻奖”(山东省新闻界最高奖)、“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首届全国百佳文艺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颁发,等同于全国劳模)等荣誉称号。任中国记协第五、第六、第七届理事,山东省第八、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

祝丽华同志长期以来,坚持三贴近,作风扎实深入。1984年至2000年期间,作为电视编导她一直带领摄制组在一线采访、拍摄,在基层这座富矿中不断挖掘出生动鲜活的故事。她曾在三百米煤井下,跪爬三个小时采访采煤工。当时她身体不适,但坚持下井。为了保护设备,她将设备放在肚子上,躺在煤水里蹭过多处狭窄的坑道,工装和身体被坑道煤水全部浸湿。她曾在拍片时骨折,整个脚肿的又黑又紫疼痛难忍,为了不耽误播出,她请示领导批准,让同事把编辑机搬到家里完成了香港回归的电视片。她曾在炎热的夏天到火化场采访火化工,工人们感动地说:“你是第一个采访俺们的女记者。”她曾在80米高的脚手架上顶着大风采访建筑工人。她曾为查询一条信息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市的图书馆。她在采访迟浩田将军时,当时给的时间非常少,她反复修改采访提纲寻找切入点,终于在最短的时间里使一位曾吒咤风云的老将军泪流满面地回忆了过去。她采拍著名诗人臧克家之后,老人给家人交待:“你们要与祝丽华这样的人做朋友。”多年来,她与一批被采访者都成为了朋友。

1994年,祝丽华同志在准备拍摄一条新闻时,以特有的职业敏感发现了一幅壁画后面的故事价值,她立即带领摄制组跟踪采拍数月,之后,一部叫作《壁画后面的故事》的电视片以“现在进行时”的节目形态和关注普通人的题材,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引起许多人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采拍过程中,她带领摄制组深入到被采访者的家庭、心灵、单位,把片中主人公老师刘玉安和癌症后期的学生陶先勇,以及社会各界抢救一个年青生命的故事展示地真实生动感人,同时,让一个年青美好的生命在人生最后阶段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怀。《壁画后面的故事》播出后,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农村的书信、电话,传递了一个声音,“让我们共同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吧!好人一生平安!”此片应广大电视观众的要求,在中央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多次重播,第二年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至今,这部片子一直被中国传媒大学和全国多家传媒学院选定为教材。

祝丽华继承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视电视事业为生命,把业务做精是她的追求。她编导的电视片,大多是自己撰稿,自己剪辑,每一部片子她都精心构思,精心采访,精心编辑,多是成功之作。她编导、撰稿的《壁画后面的故事》、《方荣翔》、《中华百年祭》做为精品被中国传媒大学选定为教学片,使用至今。

1998年祝丽华担任副台长,同时还经常在一线拍电视。2002年起担任总编辑,走上业务领导岗位,她迅速转换角色,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管理能力。还坚持用业余时间读完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相关课程。她协助台长与台党委成员团结一致,坚持电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用好话语权。强化电视节目创新,抓好队伍建设。多年来,山东电视台在全国树立了良好形象和口碑。山东电视台在全国五千测量仪收视排名为全国省级卫视第二位;在全国35中心城市收视排名第八位。可覆盖人口8.41亿,列全国第三名。这些数据为山东电视台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电视台总编辑责任重大,脑袋、眼睛、耳朵天天处在高度紧张状态,策划节目、审查节目、调整节目等等,加班加点非常辛苦,祝丽华同志无怨无悔。除了抓好日常工作,多年来她协助台长与全台同志共同打造了一批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如大型电视系列片《百年山东》、《飞跃齐鲁》、《廉政之路》、《人民不会忘记》、《史说汉字》、《齐鲁青未了》等等。文艺方面,山东省大型晚会连续七年获国家级政府奖一等奖。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365集栏目剧《低头不见抬头见》、《天使任务》、《山东城市形象大使大赛》、《联盟歌会》、《笑声传中国》、《韩国索里艺术节》,连续四年推出《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大型活动等等,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她协助台长抓好全台精品生产,在全台同志的努力下,多部节目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等重要奖项。

祝丽华同志协助台长,带领全台同志坚持改革创新,精心策划,推出了精品栏目《天下父母》和《数风流人物》。《天下父母》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情孝道为宗旨,创办近六年来,在全国建立147个亲情教育基地。这档节目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广电总局领导的重视,2009年刘云山部长来山东电视台视察,赞扬并指示“要办好这档节目”。此栏目两次评为国家级政府奖,中国电视艺委会为栏目两次召开座谈会。《数风流人物》栏目自创办至今,已拍摄近300位开国元勋、科学家、艺术家等优秀杰出人物,社会影响广泛。除此之外,法制评论栏目《说事拉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以较高的收视率在全国树立了良好形象。除此之外,在一些重大和应急任务面前,如山东省去承接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和今年世博会的宣传,凡是指派给祝丽华的计划外紧急任务,她都迎难而上,坚持盯现场,加班加点认真组织并完成好,受到领导的赞扬。

祝丽华同志二十六年来,始终不渝地按照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要求自己,得到领导和同行的认可。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李白紫骝马的意思和紫条丽华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什么是 唐律疏议 ,它为何在我国法律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