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泰山寺的传说(泰山寺的传说是什么)

东台有个泰山寺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泰山寺的传说这个问题,泰山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泰山寺的传说泰山寺位于哪里泰山寺的介绍

据考证,泰山寺兴建于明朝嘉庆年间,当时叫“显济庙”,供奉的是碧霞元君。清朝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徐州知府永龄将其更名为碧霞宫,即俗称的“奶奶庙”。说起“奶奶庙”的来由还有段动人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徐州一带遭遇了一场严重的瘟疫,死了很多人。一些有钱有势的人,骑马坐轿的来到徐州六七百里地的东岳泰山,求东岳大帝为其保佑,而许多贫民百姓则没有盘缠钱只好在家坐以等死。而东岳大帝之女,心地十分善良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当时年仅十五六岁,得知这一情况,非常焦急,欲拯救处于水火中的灾民,决定自己独自前往徐州为更多的百姓消灾除害、解难。但家人考虑她年纪尚小且只身一人,放心不下,没能同意。这可急坏了小碧霞,此时曹舅爷知道后表示愿意护送泰山奶奶前往徐州。经过长途艰辛跋涉及一路上舅舅的悉心照料,二人终于来到了徐州并很快降服了瘟神,也为从四方赶来的百姓治病收灾。人们为了纪念泰山奶奶功德,特意为她建立了殿堂。同样,曹山舅不仅护驾有功,他也为人憨厚,性格耿直,乐善好施,疾恶如仇。人们也不会忘记曹山舅,娘娘殿建成后,人们又建了曹山亭,里面端坐的是曹山舅的塑像,从此常年在山下一条上山的路口守护,严防妖魔上山搞破坏,并向人们讲述“做善得福,做不善遭殃,因果报应的道理,劝化世人回心向善”。

西溪圣境

泰山奶奶殿坐落在山顶,规模宏伟,气势不凡。大殿正前是香炉等设施,平日里是烟雾缭绕,香火鼎盛。大殿前端左右两方皆是配殿,大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气派,殿内的正方是三尊与真人大小相当的泰山奶奶的金色坐像,披着红色披风,挽着发髻,面目慈祥,和蔼可亲。泰山奶奶很灵验,人们也赋予了很多的美好传说,泰山奶奶心地很善良、富有同情心,只要你是诚心向她老人家祈祷、许愿,泰山奶奶多会帮你排忧解难,但是许愿后要是应验,不要忘记给泰山奶奶还愿。泰山奶奶喜欢美,还愿时除了要给老人献上五色水果,还要再给奶奶买束鲜花。

按照有庙就有庙会的常理,可以推断泰山庙会的形成应在奶奶庙建成之后。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为泰山庙会,也是庙会的正会,其后两天是偏会。这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几天。四邻八乡的善男信女都云集于此给泰山奶奶敬香磕头,乞求平安。而民间依然流传着“上山不拜曹山亭,泰山奶奶不知情”的说法。所以,来泰山要先拜山脚下的曹山亭。这也是徐州泰山文化的一大亮点。四面八方的敬香者纷纷来到泰山庙,朝拜“泰山奶奶”,以求多子、多福。逢会期间,敬香者不仅涉及所属六县(市)、五区,而且鲁南、豫东、皖北一带的善男信女都来此朝拜。这充分体现了佛教文化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大慈大悲、普渡众生”的精髓的深入人心,也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渴求。

从山脚到山顶,蜿蜒的盘山小路的两边涌满了出售各色商品的小贩,不仅引的孩子们流连忘返,缠着父母要买,就连经历了风雨沧桑的老人们也是流连驻足~~~~~小贩们的吆喝声以及以及整个热闹的场面,构成了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远乡的人更是推车挑担‘携家带眷,争先恐后赶来。沿路两侧,各种零食摊点,紧紧相连,山脚下的松林布满帐篷,南北形成数条小巷,烟酒饭店,刀案相碰,乒乓作响,吆三喝四招徕顾客。

泰山庙会的盛况,民国初年徐州宿儒杨维周老先生,在其《泰山竹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纷纷俱作泰山行,绿女红男尽出城。

更有何人夸远足,莘莘学子气峥嵘。

云龙山过人丛丛,泰岳危峰指顾中。

满路儿童齐拍手,欢然共说碧霞宫。

翩翩车马侈豪华,仆从追随说大家。

旷野苦无休息处,松林张幕试新茶。

扰扰纷纷闹市多,居然闹市在山坡。

更与空地人从居,男试其能女唱歌。

泰山寺属于盐城人文景观的著名风景区。

泰山寺位于东台市西溪镇,始建于北宋仁宗嘉佑年间(1056年),是东台市13丛林之一,也是苏北地区的名刹。泰山寺南北长199.9米,东西宽194米,占地38800平方米,殿房99.5间。寺内的汉刀、唐戟为镇山之宝,还有小金菩萨、玉佛珠子、石刻、书画等名贵文物。泰山寺有“一寺五庙”之说。寺内建有天王殿、地王殿、大雄宝殿和镇山女神的碧霞宫,两侧还建有关帝(后改为关岳)、太君、华陀、鲁班、神农五庙。紧邻泰山寺有唐代古塔海春轩塔。附近,有神话《天仙配》的遗踪可考,包括:凤凰泉、董永墓、董永祠、老槐树、送子头、辞郎河等。还有宋代三相范仲淹、晏殊、吕夷简在西溪为官的遗迹。

新石器时代,西溪己经成陆,并有先民在此捕渔为生。汉唐时,渔盐业逐渐发展,西溪成了集镇。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泰州盐仓监属下,增设了西溪盐仓,下辖何垛、丁溪、草堰、白驹、刘庄五场。宋真宗景德进士晏殊(江西临川人)。曾在西溪任过盐仓监,政声四扬,后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副宰相)。人们为了纪念他,曾将西溪称为晏溪。他的那首名作《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写在西溪任上。

继任者是吕夷简(安徽寿县人),他觉得自己当盐官是大才小用,便手植牡丹,以种花自娱,曾题《咏牡丹》诗述怀:

异香浓艳压群葩,何事栽培近海涯?

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候家?

吕夷简确有才华,几经升迁,在宋仁宗时也当了宰相。随后,是范仲淹(吴县人)来当盐官,友人劝他:西溪乃海隅僻地,盐官职小,不要上任。他不以为然,毅然赴任,写有《至西溪感赋》云:

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

范仲淹在西溪,勤政爱民,成绩卓著。他目睹海潮肆虐,力主修复唐大历年间(公元767年)筑成的海堤常丰埝(当时称捍海堰),在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和两淮都转运使胡令仪支持下,范仲淹出任兴化县令,主持修堤事宜,历经四年艰辛,终于筑成180华里的大海堤,人们不忘他筑堤功绩,称他筑的堤为"范公堤"。后来,范仲淹也升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入朝为相,人称为"西溪三杰",被传为千古佳话。

西溪古镇上,原有渔民近海小取,为避潮水积土而成的避潮墩。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1224年),当地百姓集资,在土墩上建庙,供奉女神碧霞元君塑像,取名碧霞宫。因碧霞元君为宋真宗所封"东岳泰山大帝"之女,又称"天妃",取德可配天之意,故此土山称为"泰山",又名"天妃山"。泰山寺从宋至清,经几次修建,颇具规模。先在山上建成碧霞宫,后在山下建了天王殿、东岳行宫、地藏殿等,共有殿房99间半,南北长199.9米,东西宽194米,面积38800平方米,寺外尚有放生池5亩。为东邑佛教首刹,正规丛林,多次传戒,闻名全国。

该寺是"一寺五庙",释道并祀,在全国佛寺中独具特色。在天妃山碧霞宫西侧,建有关(羽)岳(飞)、老君、华佗、鲁班、神农五庙。民间传说,在西溪遭受特大水灾时,灾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是神农、关公、岳王、太上老君、华佗、鲁班,化妆成普通农夫、工匠、医生等,帮助老百姓治病送药,扶正禾苗,兴修水利,建造房屋,重建美好家园。百姓咸感其德,特在寺内设五庙供奉。上海玉佛寺真禅大师撰写的玉佛阁楹联中"法海圆融"之语,就是赞扬该寺多教并存的。

该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文革"期间连续遭受破坏,直到198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才修复开放。如今泰山寺基本恢复了昔日的风貌。山门是一座石雕牌坊,双狮分列左右。天王殿内,四大金刚屹立两旁。正中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观音、十八罗汉等佛像。拾级登上天妃山重建的碧霞宫,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绿瓦黄墙,金碧辉煌。殿内三尊碧霞元君像,慈眉善目,锦衣绣带,神彩弈弈。钟鼓楼东西对峙,游人登楼可俯瞅寺内全景,远眺寺外的水光塔影。

这次重建泰山寺,特地新建"四大名山堂。"佛教圣地有四大名山,善男信女,由于年龄、经济等原因,不可能跋山涉水前去一一朝拜。国此,女居士顾了本于1990年首倡,募化建筑"四大名山堂"。一龛居中,四旁供奉普陀、九华、五台、峨眉四大名山诸佛像,让四方僧众足不出寺,就可朝拜四大名山诸佛,了却夙愿。现任泰山寺方丈达禅题联曰:"名山在泰山,免尔朝山跋涉;见佛要拜佛,劝君信佛修持。"这也是全国寺庙中绝无仅有的,泰山寺自恢复开放以来,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先后接待海内外各界人士近百万人次,成为苏北地区保存完好,对外开放的名刹。

泰山护国禅寺又称泰山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东台市西溪风景区,与海春轩塔相毗邻。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迄今已近800年。泰山寺南北长199.9米,东西宽194米,占地38800平方米,殿房99.5间。泰山寺有“一寺五庙”之说。寺内建有天王殿、玉佛阁、大雄宝殿、东岳殿、碧霞宫、四大名山堂、梵韵堂、钟鼓楼、观音殿等建筑,两侧还建有关帝(后改为关岳)、太君、华陀、鲁班、神农五庙。各殿堂与院落之间布局严谨,对称和谐,庄重美观。地藏殿后有一座土山,为天妃山。该寺还藏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如:汉代石刻佛像、隋代大刀、唐代方天画戟、古石狮、古山门石刻等等。如今,泰山寺已成为中国佛教协会公布的江苏省名寺之一,是江苏省重点保护寺庙,泰山寺每日晨钟暮鼓,诵经声声,再现了昔日“西溪塔影寒山月,东海钟声古寺风”的佛门景象,成为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交融的景点,每年接待游客15万人,“大香期”一天就接待达数万人次。2005年泰山护国禅寺被评为江苏省“模范宗教活动场所”。

泰山寺的传说和泰山寺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东台泰山寺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