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什么意思(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哪)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什么意思,以及明月升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海上生明月全诗 古诗海上生明月全诗明月儿升上天什么歌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什么意思

1、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望月怀古》

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

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3、赏析,这是一首望月抒怀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便点出歌咏对象。无边无际的海面上,一轮明月缓缓升起,这是寻常之景,用的亦是寻常字词,但却营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境。作者写明月升起,不用“升”而用“生”,与同时代诗人王湾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有种子脱母腹而渐现的动态感,表现的是一种新生的力量,而“升”则是客观景象的实录,没有这种效果。另外,海面宽广阔大,而一轮明月则显得玲珑娇小,如此壮阔的背景下,“生出”的月亮必定是惹人注目的,因此作者由景转写情,说“天涯共此时”,这时,远隔天涯的你我必定都在望月。

明月儿升上天是歌曲《明月升》。《明月升》歌词“明月儿升上天,今宵月圆满庭芬芳,步步高彩云衣裳”。《明月升》是玖月奇迹演唱的歌曲,由杨启舫填词,李杰谱曲,林虎编曲。

意思是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

该句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原诗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

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

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入梦与你共欢聚。

扩展资料

此诗题旨有二,一是“望月”,一是“怀远”。一景一情,以景生情,还情化景。可谓盛唐诗情景交融早期佳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与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俱为海月佳句。若虚之句,倾力在景,忘神观照于景物之中,充满了沉醉感,而张九龄此句,意在发情,则对此美景在情感的投入上,持有若干的保留,留存着几分的冷静。

故承之以“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转入“怀远”的主题,即情感的抒怀,“灭烛怜光漏,披衣觉露滋”,更进一步深入到内心的感受之中,同时又将“望月”的景的主题与之发生内在联系,遂使情与景完全交合为一体。结句生发出幻想,欲将月光持赠与“怀远”之人,却无以捧赠。只好托之以梦了。

张九龄(678—740),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月怀远

OK,关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什么意思和明月升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约珠海最美海岛 荷包岛,与你过个不一样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