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潮汕地区的“拜老爷”习俗的由来是什么(潮汕拜老爷属于一种什么行为)

潮汕地区祭拜老爷的风俗是怎么形成的

大家好,关于潮汕地区的“拜老爷”习俗的由来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潮汕拜老爷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在潮汕地区极为兴盛的“拜老爷”,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习俗潮汕拜老爷是什么意思潮汕地区的“拜老爷”习俗的由来是什么

在潮汕地区,人们都是以打渔为生的,所以那个地方的老爷并不是指外公也就是姥爷。更不是对一些地方官的称呼,如青天大老爷之类的,那个地区的姥爷指的是神仙,即是对神灵的一种尊称,比如潮汕本地最为受尊敬的妈祖,还有土地公公、灶台神等等神仙,而且潮汕地区非常兴拜老爷这一习俗,并延传至了今天,可见潮汕地区的人们对于神明是多尊重。

一、潮汕地区拜妈祖,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潮汕地区祭拜老爷的风俗是怎么形成的

宋代时期,帝王曾以为大官出使高丽,但不想在途中却深陷黄水洋,在那里遭遇了大风暴。在那一场灾祸中幸免于难的人开始将妈祖文化作为信仰,并为其修建庙宇为其供奉香火,这一举动也受到了君主的肯定,自此宋朝的每一代君王都开始在沿海地区大肆的修建妈祖庙,妈祖文化得以弘扬,在那些渔民心中,妈祖就是他们的太阳,能在最无助的时候给他们力量,在他们最为难的时候救他们的性命,所以渐渐的妈祖成了一种文化。

二、潮汕地区拜老爷,举办活动非常虔诚

妈祖其实就是海上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起源于国内东南沿海等地区,对于很多出海打渔的百姓来说,提前祭拜妈祖,就保佑他们出海顺利,平安归来,不仅如此,潮汕地区人们在拜老爷时,都会举办很多大型的活动,尽量去还原神灵的形象,拜老爷尽量都采用一些来自于神仙故事的改变创新,唱戏筑高台,让人们能在一台演出到感受到拜老爷的妙趣。

妈祖是一种信仰,在沿海地区的影响力极大,很多渔民都在家中供奉妈祖,让她保佑一家平安顺遂,打渔时收获多多,平安返家。除了妈祖,潮汕还有很多神仙需要祭拜,需要供奉,那是一种心灵寄托和精神信仰。

广东省潮汕地区一种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是一种对神的祭祀活动。

历史悠久,祭祀对象庞杂,影响非常广泛。由于历经千百年的劳动人民崇拜和神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喧染、利用,祭拜老爷及其场所(老爷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说起这潮汕人“拜老爷”,学问实在太大了,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老爷”要拜,范围之广,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每月除了初一十五要拜家里的地主爷之外,一年里还有天公(玉皇大帝)、佛祖(如来佛祖)、观音娘娘、土地公公、财神、月娘(月神)、门神特别是正月里,拜老爷更是头等大事,事关家宅一年兴衰,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要拜一次,场景堪称盛大。

潮汕的人都知道,潮汕没到初一十五都必须“拜老爷”,而对于这种习俗的由来,要从古代的时候说起,其实潮汕人的“拜老爷”也就是拜神明,也就是祈求上天保佑自己及其家人。这种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寄托和安慰。

潮汕处于沿海地区,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潮汕人就是靠海吃饭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海上的情况是十分不稳定的,一旦遇到大风大雨,出海捕鱼的人们都会遇到生命危险,但是不出海又没得吃,所以每当家里有人出海的时候,潮汕人就会在家里默默祈祷,请求神明的保佑。所以“拜老爷”就是从古代的时候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而潮汕人从小受到了这些习俗的熏陶,对神明都特别的敬畏,向神明祈祷的态度也十分的虔诚。所以没到初一十五,各家各户必不可少都是要“拜老爷”的。

在潮汕地区,几乎大部分人都非常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神明,对一些事情都是非常讲究的,比如说在惠来,由于惠来很多人都是要到海上捕鱼的,所以惠来人在饭桌上吃鱼的时候,是不允许把鱼翻过来的,因为这样子就是意味着船翻的意思。潮汕地区的家族观念特别的浓重,只要有家人外出,家里都会提到为他到“老爷”面前祈祷。或许也就是因为这种习俗,潮汕人都特别的团结,因为他们都拜同一个“老爷”,只要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潮汕人都会在心里默念“老爷保佑”,这样可以起到缓解情绪的作用。

所以潮汕地区“拜老爷”的习俗主要的由来就是古代人们出海捕鱼时拜的神明,这样是为了祈祷家人能够平安的归来,一家人可以平平安安的生活。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潮汕地区的“拜老爷”习俗的由来是什么和潮汕拜老爷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潮汕习俗拜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