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清虚阁的概述(清虚观在哪里)

清虚阁景点介绍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清虚阁的概述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清虚阁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清虚阁的清虚阁的传说清虚阁的介绍清虚阁的概述

关于清虚阁,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清虚阁为鲁班所建.鲁班与其妹妹打赌要在一夜之间建好一座楼阁.于是,鲁班连夜开始建造.在快要建好时,他的妹妹在旁边的草丛中看到了,她怕哥哥建好,赢了她,于是学鸡叫.鲁班误以为真的天亮了,慌忙离开,在离开时忘记了拿他的斧头.现在的清虚阁楼上还摆设着一把斧头,据说就是当年鲁班匆忙离开时留下的那把.

故宫至宝 郭福祥谈皇家玉器之美 AIAF 艺术私享会邀您出席

榆次清虚阁

清虚阁,是明代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僧人募缘建筑的。这处建筑,外观宏伟,结构精巧,式样独特,显示出既巍伟壮观,又玲珑别致的韵味。

清虚阁原名立皇阁,始建成于明代成化五年(1469),由南泰山庙道人募缘而成。万历三十二年(1604),榆次县令史记事更阁名为“清虚”,其后称谓不变,当地人俗呼南阁。清虚阁是晋中地区古阁楼中的杰作,外观宏伟,结构精巧,式样独特,现为晋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虚阁三檐两层,坐南朝北,四周无围墙环抱,独立街心中央。整个楼体,全靠底部36根粗壮的木柱支撑。全部楼体用木结构互相拉结。底层,是拱斗八卦顶,中间 4根直径为0.61门米的通天大柱直通阁顶,连接整个梁架。其余,还有32根直径为 0.35米的木柱支撑着阁楼全部重量。在顶端的一块圆木板上,雕有两条神气活现的金龙。两龙间,系着一颗鲜红的宝珠。殿顶,用黄绿色琉璃瓦覆盖,两条琉璃盘龙立于楼脊顶端,十分神气。屋顶中央,还立有吉星。在楼阁的12个挑角上,挂有12个风铃,清脆悦耳,声逸数里。

清虚阁已有500余年历史,能留存至今实属不易。1990年,榆次市政府拨款60万元翻修清虚阁,增加阁基,又筑汉白玉防护栏杆,外拓环形路,路边设8盏华灯,再外又新增4堵低墙。重修后的清虚阁比原先更为壮观,阁、栏、路、墙浑然一体。登楼远眺近观,只见绿野平畴、熙攘人群,尽收眼底,使游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南北大街

解放前的榆次,能算得上城内主干道的也就是南北大街了。从大北门进城,往南走半公里,就可见到一座高大的“市楼”矗立在街中央。以“市楼”为起点,东西南北有四条大路延伸,其中南北方向的路分别叫南大街、北大街。当时,这两条街合起来全长不足1公里,宽不足4米,路面坎坷不平,长年尘土飞扬。

8月22日上午,记者在榆次老城见到了榆次史志办的胡满川。据他介绍,南北大街虽然简陋,但已是当时榆次最繁华的商业街。当时街上有百余家商铺,著名的有车辋常家的“瑞隆裕”,聂店王家的“长虹砺”等,各家做的都是批发、零售生意,茶叶、夏布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到蒙古、俄罗斯等国家。受此影响,南北大街两侧衍生出十几条小街巷,如富户街、牛肉巷、任家巷等等,都是买卖人的聚居之地。

南大街南端,就是清虚阁。据胡满川介绍,清虚阁是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由僧人募缘建筑,此阁坐南朝北,高21米,占地160平方米,底部由40根大柱支撑,系纯木质结构建筑,是晋中市稀有的古代阁楼式建筑杰作。传说,清虚阁系鲁班与其妹妹打赌所建。现在清虚阁楼上还摆设着一把斧头,据说就是当年鲁班匆忙离开时留下的,而其妹则在北门外建了一座“采风亭”。清虚阁多次重修,采风亭则没有那么幸运,在解放后就被拆除了。

1954年榆次城改造时,南北大街拓宽了两米,厚碎石铺路,仍是当时城内最好的路。2002年起,政府花巨资改造老城,在南北大街上建起两排二层仿古建筑,恢复原来的老字号,招商入驻。同时对南端的清虚阁进行落架修复,2003年9月,清虚阁对外开放。修复后的清虚阁,阁、栏、路、墙浑然一体,登楼远眺,绿野平畴尽收眼底,而它视野内的南大街、北大街,比昔日更加繁华了。

清虚阁,位于山西省榆次城内南关,榆次老城中.榆次市人俗称之为南阁,也名玉皇阁,观音阁,是榆次市境内仅见的,也是晋中地区稀有的古代阁楼式建筑杰作。这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清虚阁,是明代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僧人募缘建筑的。这处建筑,外观宏伟,结构精巧,式样独特,显示出既巍伟壮观,又玲珑别致的韵味。

清虚阁

清虚阁,始建成于明代成化五年(1469),由南泰山庙道人募缘而成。万历三十二年(1604),山西榆次县令史记事更阁名为“清虚”,其后称谓不变,当地人俗呼南阁。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历史文化集结地 榆次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