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什么意思(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照诸如来)

无名老僧告诫 相由心生,有这三个 穷相 之人,大多命苦福薄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什么意思和觉知三个境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什么意思以及觉知三个境界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禅定境界如何划分每个境界如何修如何判断自己在哪个境界人生的三个重要境界是怎么样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什么意思

唯识学解释四禅八定境界:通俗易懂哦!

佛教 人走背运时,心中默念3句话,好运自然来

妙境法师:八识规矩颂讲义

眼耳身三二地居

这底下又说到这个识,在三界里边的差别,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差别。

眼耳身三,是指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识二地居,【地是九地】,【三界里边共有九地,即九种境界】,一是五趣杂居地,二是离生喜乐地,三是定生喜乐地,四是离喜妙乐地,五是舍念清净地,六是空无边处地,七是识无边处地,八是无所有处地,九是非想非非想处地,一共是九个地。【五趣杂居地是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是色界四禅。後边的四个地,是无色界的四空定。

第一个五趣杂居地,是欲界里的境界,欲界就是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是有欲的,欲界的「界」字怎麽讲,我们说世界,当然也就可以,但是在经论里边,它有一个特别的解释,一个人他不发脾气,他心里一直是很平和,你怎麽样阻挠他,他心里一样平静不动,叫做「能持自性」,能保持你自己的性格不变、不失掉。「持」就是能拿得住、不失掉。能持自性就叫做「界」。这样讲说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就是这个世界的人都是有欲的,这个「欲」把持住不变。五趣:指地狱、恶鬼、畜生、人、天。这五类的众生都是有欲的。究竟欲是什麽?什麽欲呢?在俱舍论上看,它说两种欲,一种是段食欲,一种是婬欲。

像我们的饮食,有形段的,它有营养。吃到体内,能够滋养我们的生命,但是它还有杂质,还要排泄。【欲界天上的人,他们不排泄】,吃的东西都是营养,这是有段食欲,都要吃东西,不吃,这个生命不能存在。欲界天上的人,人间的人,三恶道的众生,都要有饮食,都有这种欲。恶鬼道是有这种欲,地狱的众生也有这种欲,而能不能吃到,有没有饮食,那又是一回事,但是有这种欲,也都是有婬欲的,所以叫做欲界。

二是离生喜乐地。「离」就是把欲界的烦恼远离了,欲界都是有欲,其实「欲」都是烦恼的一种,众生有很多很多烦恼,但欲界这世界上的众生,众多烦恼里边,欲的烦恼是最重的,所以说是欲,其实他还有其他的瞋恚的烦恼、痴烦恼、高慢的烦恼、疑惑的烦恼、很多很多的烦恼,但是就说特别重的烦恼,这个欲,现在这个欲界的人,他感觉到欲是苦恼,他想要离欲,这就要坐禅,修不净观,数息观或修念佛三昧也好,把欲界的欲远离,这件事要经过欲界定,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的时候叫做「离生喜乐定」。

欲界定也是不容易成就的,未到地定,也是很难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得初禅还是容易的,在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里,有两句话,即「事障未来,性障根本」。事障未来,就是事能障碍你成就未到地定。性障根本,就是性能障碍你得离生喜乐地,得初禅。「根本」就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个禅都是根本禅,指初禅来说,性障根本。

「事」指身体说,身体的事怎麽会障「未到地定」,未到地,就是你成就了「奢摩他」,成就了三昧,但是根本三昧,根本初禅还没来,所以就叫做未到地定,现在的境界比一般的静坐情况已进了一步,但还没有成就初禅。什麽是未到地定的障碍,就是这个身体,静坐的时候,不管坐得怎麽好,【若还感觉到有身体的存在,那就还没到「未到地定」】。要是心里面一念不生,明静不动,一坐七天,【但是还感觉有身体的存在】,也还没得未到地定,所以叫事障未来。

若忽然间有一天,或者是白天,或者是夜间,静坐时感觉身体没有了,空了,好像虚空一样,就是【未到地定成就了,这个时候有轻安乐】,未到地定还没有得初禅,因为「性障根本」,「性」还是障碍,「性」是什麽呢?就是还有欲,得到未到地定,若能坐七天都不用放腿子,或者是更多的时间,或者有种种灵感,如果佛法没有多学习,就感觉自己有神通,但其实也没有。

其实初禅还没得到,就是因为心里面还有欲,心里面还有欲,有的时候还会有瞋心,也会有高慢心,这个时候还没得初禅,还要努力静坐,努力修行,修行到有一天,这欲心没有了,其实这就要修不净观,把欲心破除去。

这时静坐的境界又进了一步,就是又有了身体,未到地定时,身体没有了,【这时候又有了身体,这身体如云如影的样子,此时有更殊胜的轻安乐出现,这时候是初禅】。初禅离生喜乐地,远离了欲界的烦恼,这时候就生出来喜乐,只是说个喜乐,前面还有寻伺,寻伺在鸠摩罗什法师译作觉观,【初禅里有寻伺喜乐,五样事情】。

寻伺就是来对治欲界烦恼的正忆念,对治欲界贪烦恼的这些法门,修数息观也是在内。寻和伺的不同,就是粗细的不同,【伺是微细的,寻是概略性的观察】,觉观和寻伺的意思是一样,因为有这样子的正忆念,把欲界烦恼对治熄灭了、破除去了。破除去以後,身体就有变化,成功了,心里面特别的欢喜,人就是少睡觉、少吃饭,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来,专心的静坐,要求得禅定,忽然间成功了,心里会特别的欢喜。

乐就是轻安乐,轻安乐是怎麽一回事呢?我们人是欲界的人,我们身体里边,地水火风是欲界的物质,但是长期不断的精进用功,得到色界定的时候,就是【色界的地水火风出来了,到现在欲界身体里边来,那色界天的地水火风和欲界的地水火风一接触,就有了快乐】。

我们人身有病,如身体生个疮,生疮这地方流脓流血就痛,这流脓流血的疮也是地水火风,但是因有罪过的关系,使令人痛苦,但是由长期修止观、静坐,成功了。把色界的地水火风引来到身体里面,不感觉痛,而是感觉非常快乐,都是地水火风,但作用不同,感觉不同,虽然有寻伺喜乐,但内心还是寂静的,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明静不动,相续不断的明静不动,这是离生喜乐地。

因远离了,熄灭了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也就不活动,烦恼的种子还是存在,因没得到圣道,烦恼是不能断的,一定要见到无为法,才能断烦恼,只是修定,而不修般若的智慧,是不能得圣道,由定的力量使欲界的烦恼不活动,这叫做离生喜乐地。

第二个定生喜乐地,我们没得定的人,假设欢喜静坐的人,不要说是得到色界初禅,若得到欲界定,心里面都感觉到非常欢喜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得到初禅离生喜乐定,那还了得。

得了定的人,多数是有高慢心的,原来高慢心可能不大,得了定以後,高慢心就大起来,但是已经得定的人,要长期不断的入定,不能说得定以後,隔七天才入定,那是不行的,【要天天入定,定就不容易失掉】。

常常入定,他的想法,和我们修静坐还没成功的人不同,有什麽不同呢?他对寻伺这件事,感觉到很苦,所以他就想办法对治,要把寻伺去掉,【他一静坐下来,要用寻伺,然後才能喜乐】,他不高兴寻伺,就想办法破寻伺,一静下来,心里就思惟寻伺的过患,来破坏它。

如师父收徒弟,徒弟不守规矩,师父就诃斥他,类似这样子,当然也不是昼夜六时一直诃斥,静坐时心里诃斥觉观也是意思意思,这寻伺就不起了,寻伺不起了,这个时候叫什麽名字呢?叫做内等静。

定生喜乐地,就是把初禅的寻伺破坏了,不断的静坐,入初禅时去诃斥寻伺的过失,这样子忽然有一天,【寻伺不起了,即「内等静」,定生喜乐地就出现了】。

内等静,这句话怎麽讲呢?「等」是前一念和後一念相等,前一念,後一念,这个心刹那刹那相续下来,我们没得定的人,前一刹那视为一件事,後一刹那又视为别的事。得定的人,一刹那,一刹那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就是【心一境性,没有寻伺的分别】,所以叫做「内等」。

「静」是信的意思,信以诚敬为意,如水很混浊,但不动摇它,水就慢慢澄清了,我们内心没有信的时候,心里是混浊的,有了信心时,心里是清净的,所以信是清净的意思,这里边表示什麽意思呢?

就是静坐的人,还没得初禅的时候,他心里总是疑惑自己能不能得到初禅,当有一天忽然得到了,就有了信心我能得到初禅,我已得到初禅,就有了信心。这是什麽意思呢?因为我们没有得到禅定的人,还有欲的人,欲的烦恼是很难除断的,很难把欲去除,所以自己没有信心得初禅,忽然间得到初禅,欲虽然难断,我是把它断了,已得初禅,已有了信心,这叫【离散必染】。

这个「染」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们散乱心的人有欲,是一种染污,得到禅定以後,【对於定的境界也有爱着心,这也是个染】。得到初禅的人,他有了信心,欲是很难断的,但是还是能断,有了信心,得到初禅以後,感觉非常欢喜,很爱着这个境界,爱着久了,【又感觉这寻伺不对劲,我有没有信心把寻伺除去呢】?又是不决定。

得到二禅的时候,初禅不对劲的地方,我也能把它去掉,又增加了信心,对定的染也能把它去掉,所以又增加了信心,这时候叫做静,「内等静」。「静」就表示信心的意思。「内等」就表示把初禅的寻伺除去了,内心里更深刻的寂静,就是定力又加深了,这个时候,也是有喜有乐,而这喜乐当然比初禅的喜乐更殊胜,这叫做定生喜乐地,因得二禅的定,所引生出来的喜乐。这和初禅不同,可是得了二禅以後,这个喜,当然是人之常情,做了一件事成功了,心里面就欢喜,但是得到定的人的欢喜,也不是一般人的欢喜能比得上,他的乐也不是一般人的欲乐能比得上,可是时间久了,又不欢喜这个喜,不欢喜,所以他又想办法修三禅。

三禅里边有五样功德,第一就是「舍」。把二禅里边的「喜」弃舍了,不要了,他也是在入了定以後,诃斥喜的不对劲,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去掉的,所以这里面加个「舍」。正念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不忘」,常在定里边明明了了的去掉这个喜,叫喜不要出来,不要欢喜,这是正念。

「正知」是什麽呢?有时失掉正念,喜又出来了,喜又出来时,要知道,要觉悟,要去掉,所以叫做正知,成功了,这时有极殊胜的乐。

这个乐,在大智度论上,瑜伽师地论上也是说到,就是在三界里边,这个乐,它是最第一的,没有其他的乐能赶得上它,最殊胜的。【第三禅的乐是最殊胜的】,虽然是乐,心里还是定的,安住在一个境界上,相续、明静不动,这就是三禅的境界,三禅就是把这个喜不要了,叫做【离喜妙乐地】,把二禅的喜去掉了,得到不可思议的妙乐,这叫做第三禅离喜妙乐地。

四禅叫做舍清净地,舍念清净地怎麽讲呢?就是三禅的乐,虽然是特别的殊胜微妙,但是久了,他心里面也厌烦,日久生厌,厌烦这个乐,那麽就要想办法去掉它,这就开始了四禅舍念清净地,要长时入三禅的定里边,诃斥这个乐,弃舍它,所以叫做「舍」。

「念」就是这件事要明明了了的不忘。不忘这件事|要把乐去掉,经过长时期的用功,後来成功了,成功了以後,这第四禅的人心里面的境界,就是不苦也不乐。

「不苦不乐」这句话怎麽讲呢?本来在初禅的时候,就没有忧愁,忧愁是从那里来的呢?就是从欲来,我们欲界的人因有欲,有欲就有忧,得到初禅以後,就没有欲了,因欲而生的忧也没有了。因有欲,也就有苦,有苦恼,要是得到初禅离欲了,就没有苦了,但是就得初禅的时候,不说没有苦,要得二禅的时候,才说没有苦,大毘婆沙论上的解释,为什麽要这样说呢?因为对治熄灭欲界因欲而有的苦,谁有这样的力量呢?是初禅,初禅能够熄灭欲界的欲,苦也没有了,初禅是能对治的,欲界的苦是所对治的。

得到初禅,就没有欲界的苦,【但这能对治的初禅还在,要超过初禅,对欲界之苦,距离也就更远了,所以这时後,才说没有苦】,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得禅定的人,他不欢喜出入息的事情,得禅定的人,他在那里坐下来,他不欢喜出入息,但还有出入息,还不能够停下来,尽管是得到禅定的人,他的息是慢的,还是有。有息,他还是不欢喜,有出入息他感觉到是苦。【【得了四禅以後,没有出入息了,出入息停下来,所以叫做不苦】】,【【三禅的乐也取消了,所以叫不苦不乐】】,这是第四禅,有「舍」、有「念」、有「不苦不乐」,这时候禅定特别深了。

佛说在四禅八定里边,站在佛法的立场来说,这第四禅最好,【【佛是在第四禅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就是因为第四禅是最合适的,比初禅、二禅、三禅好,也比无色界的四空天好,四空天虽然它的定力很深,但是修学圣道来说,它还不如第四禅来得好。【【所以第四禅对佛教徒来说,是最尊贵、最宝贵】】。

第四禅这个时候,没有八种扰乱的事,也就是没有八种灾害的事,就是没有忧苦、没有喜乐、没有出息、没有入息、也没有寻伺。这八种事情都没有了,所以称第四禅叫「不动定」,它是最殊胜的一种定,这叫做舍念清净地,舍清净、念清净、最殊胜、最清净的定。

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五趣杂居地,在杂居地居住的人都是有欲的人,後边的离生喜乐地到舍念清净地,这四个地是色界天的四禅,四禅中的舍念清净地,是最好的一个地方。

在初禅的时候,虽然禅定很好,但是有寻有伺的鼓动,第二禅有欢喜的鼓动,也不是太好,第三禅因为有极殊胜的乐,也使令有这样禅的人,心里面有了厌烦心。当然也有的人得到这样的禅定,就为乐所迷,没有厌烦心。

要是佛教徒得到三禅,心情会不同,因为他的目的是要得圣道,有这样的乐,对於他得圣道也会有障碍,所以他就破除这个乐,去成就第四禅舍念清净地。成就了四禅以後,他的内心没有寻伺、喜乐,没有出入息,没有忧苦,没有这麽多扰乱的事,他的内心非常的清净,也非常的寂静。

在寒山诗上面有一个颂说: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这是寒山大师写出来他内心的境界。

「吾心似秋月」,寒山大师在浙江天台山上修行,修行到这麽一个程度,心就像秋天的明月似的,秋天的时候,天空明净,这时月亮的圆满光明比夏天好得多,所以用秋月来形容。

「碧潭清皎洁」,又举出一个比喻,心像秋天的月亮那麽圆满光明,又像碧绿的深潭那样清净皎洁,一尘不染。

「无物堪比伦」,没有什麽东西可以比得上他内心的清净光明。

「教我如何说」,这样光明清净的心,教我如何为别人讲呢?

我读弘一律师年谱,上面记载一件事,就是郭沫若先生托人向弘一律师请求给他写字,弘一律师就是写这首诗给郭沫若先生,当然弘一律师他的内心可能另有个用意,因为郭沫若是个左派唯物主义者,弘一律师写这首诗:「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这首诗是赞叹心的光明的重要,物是不能比的。

在修行人来说,能够从欲界定,经过未到地定、到色界定、到第四禅,这时他内心没有八种扰乱的事情,特别的清净,又特别的寂静,也可以说一念不生了。但是这种境界要是站在圣人的立场来看,是什麽呢?四禅舍念清净虽然是很高了,但是还是凡夫的境界,并不是圣人,所以虽然是很好,但是美中不足,就是【还没有佛法的诸法实相的智慧,所以他还是凡夫】。

如果他想要得圣道,在舍念清净地里边,【修四念处观、修诸法实相观,那就很容易得无生法忍】。

下边还有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这四个地是无色界的境界,但是在人间修定的人,可以修成这四种定的,就是他在舍念清净地里边,长期的入定,时间久了,就有变化。【他感觉到地水火风这个身体不太好,就想要破除去】,他就在舍念清净地里边作观,观这个身体是空的,但是这种观法,不是佛法里边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观法,是另一种方便,是怎样一种观法呢?

在乡村里边有种器具叫「箩」,它是用一种东西织成,有横,有竖,有孔,他就从那里得到一种智慧,观察他的身体,【这毛孔扩大,地水火风生理组织渐渐减少,空渐渐扩大,渐渐的就不见有身体】,只是看见虚空,他的内心不念一切的色法,不再思念一切色法,【对於色的爱着完全没有了】。他原来就是厌烦身体的形象的,所以他就用这样的空,常常的观,就把身体不见了,当然这种观法,就是观一个时期,然後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一个时期後再修观,逐渐的就成就了空无边处地,就是得到空无边处定。

得到空无边处定以後,时间久了,他又不欢喜了,所以【放弃了以空为所缘境】。就观察我们的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观察这个识有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量无边,叫识无边处地,观察久了,他就成就了识无边处定。成就了识无边处定之後,时间久了,他又不欢喜了,【感觉到观察空、观察识,都是心有所缘】,他现在就放弃了,也不观察空,也不观察识,而【观无所有,以无所有为所缘境】,时间久了,他就成就了这个定,叫无所有处地。

观这一「无所有」为所缘境,这样久了,他又不欢喜这个境界。【观空无边,观识无边,都是有想】,【观无所有可以说无想】,现在又不高兴有想、无想。所以观非有想,非无想,【他就破有想,也破无想】,时间久了,他的定力更进一步,就住在非有想非无想这里,就叫做非有想非无想处地。

这个非有想非无想,怎麽样解释呢?他在无所有处地的时候,他想进一步修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时候,他要破这个无所有处地,破这个无所有处地的时候,他发觉了一件事,就是「缘无所有的」这个是谁?虽然【以无所有为所缘境】,但是【还有能缘的心】,这个心是最微细,最寂静的地方,不是那麽样粗显。

因为这个能缘无所有的心,非常的微细,不是那麽明胜,【明了的力量不是那麽强,那麽明显殊胜,所以叫「非有想」】,它本身非常微细,叫做昧劣,有个昧劣想,所以叫「非无想」,是有想,不过是特别微细,不那麽粗显,所以叫「非有想」有微细的想,所以叫「非无想」。如果不是佛教徒,他成就这非想非非想处定,他认为世间上这个定是最高的,这就是涅槃了。

在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解释这「非有想非无想定」,其中有一句话:真身不灭,就是那一念微细的想。

「真身不灭」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是「真我」,真我是常住不灭的,以前没得这个定,在欲界的时候,为种种的欲,种种的苦恼所困,离开了欲,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又种种的虚妄分别所困,现在成就非有想非无想定的时候,真我出现了,这是涅槃的境界,外道就是这样思想。

若是佛教徒,他观察非有想非无想,还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境界,用这种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去观察它,也能破除去,就得「灭尽定」,那就是阿罗汉果。这是九地,三界分成九地,我刚才说阿罗汉,那是圣人了,现在这个文,是指凡夫说,凡夫这个九地。

说「耳鼻身三二地居」,就是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识,在三界九地里边是怎样情形呢?

【【「二地居」,就是第一个「五趣杂居地」及第二个「离生喜乐地」,这两个地有眼识、有耳识、有身识】】,就只有第六识。

这只提眼识、耳识、身识三个识。鼻识、舌识没有提。鼻识、舌识只在五趣杂居地里边有,有欲的人的世界。眼、耳、鼻、舌、身这五个识都有的,要到了离生喜乐地,得到【【初禅以上的境界,鼻识、舌识也不活动了,没有了】】。为什麽鼻识、舌识没有了?

因为鼻识、舌识,它的对象是什麽呢?就是段食,鼻所缘的香,或者是好香,或者是恶香,舌识所缘的酸甜苦辣的味,这都属於段食之内,到了【【色界天上去的人,得到这种定的人,他们是禅悦为食,不需要有段食,没有所缘的境,能缘的识就不活动了,就不生起】】。

这个眼识、耳识、身识在初禅还是有,在离生喜乐地它还是有作用的,在【【二禅天以上,这五个识都不动了,只是第六识】】,所以叫做:眼耳身三二地居。

"生的三个重要境界"通常是指佛教思想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它们被认为是三个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内心状态和觉知的境界。

1.欲界(欲望境界):这是指我们通常所处的现实世界,也是欲望和世俗的境界。在这个层次中,人们被欲望和物质追求所驱动,追求感官的满足和物质的享受。

2.色界(嗔恨境界):色界指的是比欲界更高层次的境界,它涉及到内心的愤怒、嗔恨和执著。在这个境界中,人们追求权力、地位和诸多外在表象。

3.无色界(无为境界):无色界是一种超越欲望和嗔恨的境界,指的是内心的平静、超越以及对世俗事物的超脱。在这个境界中,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智慧和达到自我解脱的境地。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境界在佛教中具有特定的哲学和宗教意义,并与修行和超越苦难的目标相关。它们被视为内心修行和觉悟的阶段,在追求解脱和真实幸福的道路上提供了指导。

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中可能有所变化和解释,因此具体的观念和涵义可以有所不同。

佛法认为法界即是妙明真心,一切事物完全是自心的显现,然后安立一个假名。迷人把自己的思维意识当做自己心,把肉体当自己身。才导致轮回不已。打个比方,一根绳子,在某些人的眼中是行凶的工具,在某些人的眼里是救人的工具,在某些人的眼里什么都不是,在某些人的眼里可以用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某些人的眼里却是救命的稻草。绳子只是绳子,是每一个众生自己内心的变化让绳子成为了不同的代言,一切现象也因为心中的想法不同而成为内心错误幻想的投影。

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因此,如能真实现观法界本为真心所造,能现观此真心出生万法的微妙运作;则是了知“三世一切佛”的人,这样的人,必定是明心见性具足,乃至进入初地的菩萨。而这个“真心”,是“三世一切佛”赖以成佛的根本,是佛法第一义。若无此真心,三藏十二部经典就要重写。一切佛经,都是在不同层次上围绕这个真心而宣说。不同根器的人,不同阶位的菩萨,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利益。

然而,这一句普遍被误解,绝大多数人将这个“心”理解为“意识觉知心”;这也无可厚非,因为一切凡夫无始劫以来从未触证过这个能造万法的“真心”(若触证,则已是悟后菩萨)。日常所知,乃至打坐入定,定中的“离念灵知心”,皆是意识心,一切凡夫以此妄心为“我”,所以不知此一句所指为何物。

但是,如果是高坐法座,为人说法的“大师”,就不能这样说。因为,就算没有触证真心,身为凡夫,但是,因为信受佛说,而知道这一句所说的“心”是指一切有情个个具足的“真心”。又名:心,如,佛,法,唯心,唯识,诸法,实际,自性,如来,法身,涅磐,如来藏,非心心,涅磐本际,阿赖耶识,诸法实相......等等名,绝非“意识觉知心”

唯有此心能造万法,意识觉知心无有出生万法的功能。若意识心有此功能,则是“气功大师”所说,诸如“意念搬运”等;或者是“催眠师”所说,是“心理暗示”。并非佛说。

真心种种体性“唯证乃知”,而未悟凡夫却可以熏习“真心”的种种体性,种种功德;大乘诸经,处处弘扬;难以言说。末学不昧浅陋,略举《心经》、“六祖见性偈”说此“真心”如下:

一.《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真心的一部分体性:

“不生不灭”:是说真心从来没有出生过,因而永不坏灭;我们知道,凡有生者,必然断灭;世间万法,莫不如此;唯有真心有此体性(不生不灭性);因而往来三世,是轮回的主体;也是成佛之本。愚迷不知此义,以能见闻觉知之“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心”等等为往来三世之主体,以此妄心不灭;是为“常见外道”;或是以为真心妄心皆是虚妄,则死后一切断灭,无有前身,亦无后世;是为“断见外道”

“不垢不净”:是说真心“本来自在清净”,却能含藏无始劫以来一切善不善业种。若是断除一切种子的污染性,则究竟成佛。比如墨水与水,水性无二,净染有别。其次,若含藏业种之心有生灭,则无始劫以来所作业因即随此心断灭而断灭,“如是因,如是果”即成虚妄;必有一永不坏灭之心携带业种,才可能在因缘聚会时现起而受报;愚迷不知此义而责难:“既是污染,云何名为真心?”

“不增不减”:是说真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一切众生之自性与诸佛无二无别,不因修行而有所增加,亦不因任何恶法而减少。但是,所含藏之种子却有差别,悟后实修,一一断除种子所含污染性,却不损真心本身一分一毫。若是有“增减”之心,必有变易,即有变易,必定生灭无常,有何“真”可言?,求之何益?

二.六祖见性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包含了真心的一部分体性和功能:

“本自清净”,如上“不净不垢”义,自性本身不可能污染,所含业种才有污染。

“本不生灭”,同于《心经》“不生不灭”义,若有生灭,则是虚妄;不名“真实”“实相”。

“本自具足”,是说自性非修而得,本来自在,本来圆满;前无今有谓之“得”,自性无始劫以来就存在,所以不可名为“得”;所以《金刚经》云:“如来于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心经》云:“无智亦无得”。愚迷不知此意,以为“得法”,其实凡能“得”之法,必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偈)。无所得法,才是“诸法实相”。依此无所得法,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心经》云:“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本无动摇”,是说自性“如如不动”,远离见闻觉知,永不触六尘外境;你入地狱他不会悲伤,你生天界他也不会欢喜;只是默默地储存着你无始以来的一切善不善业种。

“能生万法”:即是本文“一切唯心造”之义,真心本体,如如不动,应是没有作用,然而,如无此真心常住,不仅一切有情顿成死尸,而且亦无世间万象之出生。因此,真心有大用,有大功德;因此说为“非有作用,非无作用”。山河大地器世间是由众生“共业所造”,是自性的功能;其次,能见闻觉知的种种心,也是由此自性出生。六祖明心见性后,如实现观此真心的微妙,故有此言。

复有人因误会“一切法空”而否定这个本来自在的,真实不虚的“真心”,以为此真心也是“因缘生灭”。十八界一切万法皆是“因缘而生”,缘尽则必定坏灭。但是,真心却非“缘起法”。是永不坏灭之法,必不在十八界法之中。有经为证: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法身摄藏一切诸法。一切诸法不摄法身”----故知“法身”不在“一切法”之内。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什么意思和觉知三个境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人不成器,必有征兆 这5种人,难有出息 希望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