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茅山道院在道教历史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茅山道院门票价格)

茅山道院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茅山道院在道教历史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以及茅山道院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茅山道院在道教历史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江苏省句容市茅山,是属于道教吗2022茅山道院收徒标准

江南一带,民间习称道士为“茅山道士”,这可见茅山的道教及其宫观是很有名的了。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境内。茅山有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等,峰峦曲折,绵延起伏,林木葱郁,流水潺潺,秀美无比。

中国道教文化之旅丛书 第一福地茅山道院

茅山被说成是天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在中国道教中很有地位,今为二十一座全国道教重点宫观之一。

茅山作为道教名山,始于西汉前元四年(前153),开山祖师是茅氏三兄弟,即茅盈、茅固、茅衷,他们在这里苦修、采药、炼丹,为百姓治病,有“有求必应”之誉。相传三兄弟终于成仙,乘鹤而去。后来道教尊之为“三茅真君”。到了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曾来此采药炼丹,后来便有抱朴峰、抱朴庵等。东晋另一位道教学者陶弘景(456~536)来到茅山,开设道馆,后来渐渐扩大,成为上清派茅山宗。到了隋唐,道教学者来此修炼和研究理论者更多,因此这里规模也更大,理论也更完善。这就是宋以前的茅山道教圣地的基本情况。

茅山道观到了宋代达到极盛,当时这里建起雄伟壮丽的“三宫五观”,其余小观草庵不计其数,是茅山道教最阔气的时代了。元、明、清诸朝,仍继续兴旺,后来立为“正一派”。所谓“三宫五观”者,即九霄宫、元符宫、崇禧宫(三宫),乾元观、玉晨观、白云观、德佑观、仁佑观(五观)。20世纪80年代,这里被定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之一。

属于道教

茅山,是中国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又是道教上清、正一、全真多派共修共存之地。

一、茅山道教的源流

相传上古时,帝喾高辛氏展上公修炼于句曲山伏龙地(今茅山镇的玉晨),距今近5000年;周燕国人郭四朝也修道于玉晨观,后被封为太微葆光真人;先秦时,李明真人修道于古炼丹院(今乾元观),至今丹井尚存。汉时,陕西咸阳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在句曲山下(今下泊宫)修道行善。东晋时茅山人葛洪修炼于茅山抱朴峰,著成《抱朴子》,这是道教宗教哲学和原始化学炼丹术的重要著作。葛洪是汉魏以来道教理论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丹鼎派,他的《抱朴子·内篇》为神仙道教构造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为道教在南北朝时期的成熟准备了条件。

二、上清派的诞生与兴盛

东晋兴宁二年(364年),杨羲、许谧、许翙假托天师道女祭酒魏华存及众仙之传授,作《上清大洞真经》(后经王灵期增修,流行于世),在茅山创立了道教新派——上清派。南朝齐梁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搜集杨羲、许谧手迹及其他教派的要法,编撰《真诰》,纂集上清法术《登真秘诀》,编订《真灵位业图》,使上清派的教义、教理和神仙谱系更为完备。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主要传承者,因以茅山为本山,故又称茅山宗或茅山派。茅山道教,奉茅氏三兄弟为祖师,尊魏华存为第一代太师,杨羲为第一代玄师。唐宋是茅山道教的全盛时期,高道辈出,朝廷推崇。李氏皇朝自称道教祖师老子李耳的后裔。宋真宗也造了“天书”,下降“圣祖降临”的道教神话,借神权巩固皇权。宋徽宗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哲宗时,道教名声显赫,道士与皇帝直接书信来往,为帝后授箓。朝廷给茅山道士加封赠号,赐田度人,题词赠宝,敕建宫观,宫观庵院发展到250多处。茅山道教遍及大江南北,流传海外。淳祐九年(1249年)宋理宗御书“上清宗坛”,置于元符万宁宫“宗坛祠”。

三、“三山”符箓归正一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令35代天师张可大主领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到了元代,原并行于江南的天师、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归并于以符箓为主的正一派。从此茅山成为以正一为主的道场,但其教义谱系等仍按上清派沿传。

四、全真派的传入与发展

北方全真派传入茅山,史志记载于明嘉靖、万历年(1522~1619年),由阎希言住乾元观,传“邱祖复字岔派分支”。明末,龙门派第七代沈常敬(号太和)晚年亦居茅山修道。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率詹守椿、邵守善等到茅山传戒。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启派师、清顺治进士笪重光因仕途维艰,退隐乾元观,自称郁冈扫叶道人。由于他们的推广,全镇龙门派迅速在玉晨观、德祐观、仁祐观、白云观传开。由此,茅山形成“五观”传全真,“三宫”传正一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949年。茅山五观传习全真,在宗派上也有微小差别。乾元观与仁祐观传全真龙门岔支阎祖派,白云观、玉晨观、德祐观传全真龙门正宗。

五、近现代的曲折发展

1928年,国民政府颁布《神祠存废标准》,对道教采取限制政策,规定道教“不是善教”,“应切废除”。1937年冬,日本侵略者侵占句容,横行茅山,杀人放火,焚烧道观,亵渎神灵。22名道众惨遭杀害,血染净土,具有千年道统的茅山道教,几濒毁灭。1938年6月,新四军进驻茅山,建立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茅山道众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洪流。抗战胜利后,九霄万福宫怡云道院住持滕瑞芝、监院白玉泉、慕道居士孙凤麟发起组织江苏省大茅山道教整理会,重振茅山道教。1949年4月23日,金坛解放。苏南行政公署派张翼来茅山组织道众学习时事政治,阐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茅山三宫五观合并成茅山道院。1954年,元符宫道士黎遇航当选为金坛县人民代表,同年推举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调北京中国道教协会工作,1961年起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文革时期,茅山道院又经历了一场浩劫,神像被砸,道士下放,经籍焚毁,大量文物字画遗失殆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九霄宫、元符宫修复开放。1993年8月,乾元观正式对外开放。从此,茅山道院传正一派,乾元观为坤道修炼道场,传全真龙门派。(茅山道教几经浩劫,大量具有珍贵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文物毁于一旦,鼎盛时的257处宫观庵院,大多已无迹可寻,只能见诸史料记载。如历史悠久的崇禧万寿宫,1966年建东进水库,宫址全部淹没。其他大大小小的道观,或在抗战中烧毁,只剩残垣断壁,或在新中国成立后拆作他用。希望人们可以认识到,保护道教文物的工作,刻不容缓。)

收徒基本标准一、须有当地证明信;二、有虔诚的道教信仰;三、身体健康;四、父母同意;五、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上;六、有一定文化基础和道德素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江苏省委常委 副省长杨岳视察茅山道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