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请问什么人可以称为"善知识"(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

星云大师 什么是善知识 无量光明佛教网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请问什么人可以称为"善知识"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请问什么人可以称为"善知识"的知识,包括大善知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寻找善知识请问什么人可以称为"善知识"

我们要学佛首先不能没有师父。别说学佛,就连我们从武汉到四川,也得要知道坐什么车,到哪里去买票,开车的时间,这些都要向明白人打听清楚。我们学佛呢,没有从这里到四川这么简单,而是要从六道轮回的苦海达到涅盘圣果的彼岸。从根本利益上来讲,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生生世世彻底了脱生死的问题,这条通往圣果的道路在这个世间极少有人能够得到的,除释迦牟尼佛和极少数大成就者外,没有人达到过目的地。因此,在这样的路途上更需要引导者。下面先讲一讲什么样的师父是合格的师父,或者说善知识的条件是什么。到汉地来的藏传佛教的活佛不少。但有些人居心不良、心术不正,把本来没有那么多烦恼的、善良、天真的居士弄得一塌糊涂。你首先必须有观察师父的标准或条件,如果不能如法观察师父的话,就不能确认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尽管依止善知识的功德极大,但依止恶知识好比是接近毒蛇一样会丧失你的三善道的命。因此你要确认善知识,观察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别认为这个活佛是黄教的,在黄教当中信这个,在红教、白教不信这个,就不要观察了等等,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这里讲的法不是黄教的法,是释迦牟尼佛的法,也是弥勒佛的法,是包括藏传佛教的六大教派,也包括汉地净土宗、天台宗等在内的都要听的佛法。为什么呢?这不是藏传佛教,而是佛法。我们分别佛法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的遗产,也就是经、律、论三藏一切经典。如果不把这个做为凭证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任何一个其他的凭证。因此,在这里要讲一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所写的,弥勒佛开示的亲近善知识(师父)的方法和善知识的条件。然后,再加上华智仁波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当中所讲的善知识的标准。这两个标准跟大家讲一下之后,让大家对如何亲近善知识的问题有所了解。首先,我们要亲近什么样的善知识。弥勒佛在《大乘庄严经》中非常明确地讲了,总共有十个德相。这十个德相就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善知识的标准或条件。即:‘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这就是善知识的十个条件。其中第一句话,‘知识调伏静近静’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师父、善知识,他必须要具备三学的功德。一个是以戒学能够调伏自己的行为,一个是以定学而使自己非常清净,一个是以论学或慧学让自己的心非常精进。什么叫以戒学调伏自己的行为呢?比如说,一个医生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么能治好别人的病呢?因此一个善知识要调伏一切弟子和众生,首先要能调伏好自己,才能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怎么调伏呢?消除一切缺点,能够摄受一个清净的戒律,这叫调伏。第一个条件:调伏在《别解脱戒经》中,释迦牟尼佛比喻说:‘心马常驰奔,恒励修难制。’野马是非常难调伏的。要调伏它,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口夹是调伏马的最好方法。同样,我们的心好比是一匹野马。用什么方法调伏它呢?就是用别解脱戒的口夹,用这个使心调伏。因此你要观察师父是不是戒律清净之人。戒律有三种:一个叫别解脱戒,一个叫菩萨戒,再一个叫密宗戒。别解脱戒为一切戒之根本。在《俱舍论》中讲,戒律如大地,是生长出一切功德苗的基地。没有大地的话,不可能生长出任何苗。没有田的话,不可能生长出粮食。同样,如果没有戒律,就不能生出任何一个功德。因此,要看这师父是否具备一切戒律:(1)居士戒、沙弥戒或比丘戒等是不是非常清净。(2)菩萨的十八根本戒和四十五戒是否非常清净。(3)密宗十四根本戒等密宗的一切戒律是否非常清净。如果自己胡作非为,连居士都不如,那就可以肯定地说,他根本不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说到这里必须和大家说明,在佛教中也未必非是比丘,也有一些上师从来没受过比丘戒,从来没有当过和尚,以居士身份授灌顶的也不是没有的。因此,哪怕他是在家人也可以谅解他,但他是不是一个像样的在家人,要看他:一、是不是不杀生,二、是不是不偷盗,三、是不是不邪淫,四、是不是不妄语,五、是不是不饮酒和不吸毒。连以上这些都做不好的话,那就可以确定他根本就不能调伏任何众生。第二个条件:静清净就是定学,内心非常清净。修禅定修得非常好,修定的经验非常丰富。修定时把自己内心中存在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等拿定来压住了。在修禅定的过程中,能知道如何对治掉举和昏沉,而且知道的窍诀也非常多,包括显宗的禅定和密宗的生起次第等修法。第三个条件:近静三个是近静。近静是什么呢?就是慧学,尤其是性空正见,诸法自性虚空。龙树菩萨说一切诸法‘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在这个一切诸法自性空方面,至少在比量上能有所体悟叫近静。第四个条件:德增‘德增’是指善知识要比弟子的功德大,比弟子的佛学水准高。如果你不亲近一个‘德增’的善知识,学修佛法就不会有长进。龙树菩萨在《亲友集》中这么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第一句话‘诸人依劣当退失’,是说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功德更低的人,那你就会退步。‘依平等者平然住’。如果你亲近与自己佛学水准差不多的人,就会停滞不前。‘依尊胜者获尊胜’。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修行功德更高的善知识,就会得到更大的进步。我们拜师父,一定要拜一个比自己智慧更高、修证功德更大、三藏经典学问理论水准更高、完全有能力把你引导到具有无上正等正觉、至高无上的智慧、慈悲,即最殊胜的善知识,才能使自己真正有长进。第五个条件:具勤于利他之行,能精进勇猛地行持。第六个条件:教富饶什么叫‘教富饶’?教法非常丰富。一个师父不能只会说单独某一个法或知道某一个传承,而必须通达一切教法,通达释迦牟尼佛所传的经、律、论等一切教法,以及显宗和密宗的一切教法。因此,一定亲近一个‘教富饶’者。这样他才能够使你的佛法修持得以健康地进行。比如一个医生的职责是维护人们的健康。假如他只懂得治一些头疼感冒等小病,那就没有必要要这个医生。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医术比较高明的医生。不管什么病,他一摸脉就能判断出是什么病,用什么药能治好。有了这样的医生,我们就能够健康地成长。同样,我们学佛的医生就是师父。这个师父要会调伏好我们内心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自私、傲慢等一切病症。第一,他会判断,第二,用各种配药的方式能够把我们的一切病症治好。不但治好,而且要用最佳、最快的办法治好。第七个条件:善达实性‘善达实性具巧说’。‘善达实性’跟刚才所说的近静差不多。不过有一点,刚才所讲的近静包容了所有的五明智慧:声明、因明、内明、工巧明、医明。不过在这里就不包括了。这里是指通达万物诸法虚空的本性,也就是说通达实性。实性是缘起性空,诸法的本性。因为一旦发现了诸法的实相和本性,不管是只用比量所证,还是现量所证,都算是证悟。因此,师父要有很高的比量的水准,至少能够以比量的方式通达诸法的本性,或者实相。第八个条件:具巧说什么叫具巧说?其实师父尽管是非常好的师父,具有刚才所说的三学智慧和德增,也具备非常丰富的教法,并通达实性。但若不能具备善巧说法的话,就不一定能让人听懂。比如说,今天我用藏语讲了一个小时或半天,做了半天的灌顶,拿著宝瓶然后念经,将宝瓶在一个一个头上放著。居士们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对宝瓶该观想什么,这个宝瓶是什么意义,也不知道授这个灌顶的时候自己观想某一个佛或菩萨,更不知道每次授身口意等加持时的宝瓶灌顶、庄严灌顶、金刚杵灌顶、天衣灌顶、金刚上师灌顶、智慧灌顶、秘密灌顶或言辞灌顶等。每次灌顶该以何种方法去接受这个灌顶,他都不懂。他想:可能是灌顶了吧。灌顶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去修,念什么咒。这不是善知识不具备其他功德,而是不具备善巧说。因为不具备善巧说的话,你就听不懂他说什么。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不具备善巧说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本身表达能力有限而不具备善巧说法。有些上师通达一切三藏经典,一上讲台,三句话也讲不出来,这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说,善巧说非常重要。第九个条件:悲体‘悲体离厌’。‘悲体’是什么呢?就是内心非常慈悲,把众生或自己的弟子当成儿女一样,内心根本没有一点隔阂,或执著心,传佛法完全是为了救度弟子或众生。不为钱财、名利,只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具备慈悲心的悲体。要是没有这种慈悲心,讲的法究竟如法不如法,就有很大的疑问了。第十个条件:离厌‘离厌’是什么呢?就是脱离厌烦。例如一个弟子成天总是问问题,吃饭时问,做事时也问。如果师父心里感到非常烦,不想回答,这就是没有脱离厌烦。‘离厌’就要求师父不能有厌烦,弟子什么时候请教问题,师父就应该非常欢喜地回答。只要是真心学佛的弟子,师父就应该欢喜地回答任何一个问题,这就叫离厌。这十个标准就是师父所具备的条件。以上所说十点,乃完美的大乘明师之特征。所以,我们不仅在求法前必须以此十点来审查欲依止的师长,若以后当为人师表者,亦应以这些准则勉励自己。在末法年代,具足十项明德的师长不能说没有,但到底是难求了,以我们的这少许功德恐怕并不易遇上。所以,我们若能寻得次一等的好师长,亦可作依止了。什么是‘次一等的好师长’呢?首先他必须具有历代辗转传下的清净不断传承;即使他并未能完全做到心中只有众生而没有自己,起码要是关心众生比关心自己为多;即使他未能完全超越世俗心态,但起码要视修行比世俗琐事为重;即使他未能完全不顾现世福乐,但他起码要是一个把未来生之福乐看得更重要的人。如果能有这样的师长,暂时来说也已算足够了。我们虽应热衷于学法,但观察师长绝不能草率贪快。现今的人,常常读到宣传的文字,便一窝蜂地跑去拜名师,这是不安全的做法。我们应当在未成立师徒关系之前,长期观察这位师长的德行等,在观察几年后,认定其为合格师长,方决定拜其为师。平时我们参加听法等活动,只要心中没有生起‘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师徒关系便未成立,可以继续慢慢观察,暂时只把说法者视为一位佛法上的长辈或朋友。如果你向他求法了,例如是你主动求了口传或灌顶,或参加了灌顶传法、口传仪式等,又或者你在心中默默生起了‘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师徒关系便告成立,观察过程亦告结束,从此便必须视师为佛了。观察师长合格与否,必须在师徒关系成立以前进行,而非依止了以后才做的,但现在的人常常把这次序倒反了,此为佛教的不幸。没有人逼我们去拜师长,这完全出于自己的决定。如果自己疏于审查便草草拜师,错的是自己,并不能怪别人。总之,一旦师徒关系成立了,便必须视师为佛,虽可另拜其他师长学佛法,但绝不可把其中任何一位不视为佛,乃至批评、毁谤等。师徒关系之成立,不一定经过拜师的仪式,一旦你在心中默默生起‘这位是我的师长!’的决定,即使对方并不知道,关系也便已确立,又或你向该师父求法或受其传法,师徒关系亦成立了。一旦成立了师徒关系,如果后来发现师长所说、所作与佛法的确背道而驰,亦只许默然另拜其他师父,心里仍必须视这位为诸师中的一位师长。其他无关系的人或许尚可批评此人的过失,但作为徒弟的你,绝对不宜参与批评。(出自《居士学佛100问》)学佛须常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应具备何种条件,方可堪称善知识?佛教(梵语Buddha-sasana)是理智的宗教,是令人踏上觉悟的另一端,不仅是信仰它,在求知上,义理的开导,或是修持的启发,都应通过理性的,一一导归正法,通达涅盘,这种种入门之道,须要有善知识的开示教导,众生何等根机,要依何等法药才能根治众生之病本,这生死大业相当之重要,抉择善知识就不得不谨慎而为了。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怎样才算是善知识呢?善知识的条件,不是因为他徒众多、寺院大、相貌庄严、或者知名度大、福报大、学问好就以为是善知识了,如实之善知识,应具足五点尊德,今引录成佛之道,何等为五?叙述如下:一、证德:指三学修证,戒清净成就,定成就,观慧成就。二、教德:深入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成就多闻,能开示导引学众,进修大乘正道。三、达实性:实性是正法的别名,由现证慧通达,或从闻思教理得通达。四、悲愍: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说法。五、巧为说: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为众说法,所以容易了解,容易得益。如果成就这些功德,那就是一位了不得的大善知识了。(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问:“什么样的人是善知识?怎样亲近善知识?”答: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很广,要解答你这两句,两个小时也不够用。我过去在香港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文殊菩萨这一章经文最后有一段,文殊菩萨教导善财去参访善知识。这经文里面有告诉善财童子,善知识具备哪些条件,你应该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参访、向善知识学习。那一段经文正好是答复你这个问题,在《吉祥云比丘章》最后的一段。我说的是《四十华严》,清凉大师的疏。

真正的善知识

依照经典中记载的善知识德相来判断和观察。

我们要学佛首先不能没有师父。别说学佛,就连我们从这里(天津)到四川的话,也得要知道坐什么车,到哪里去买票,开车的时间,这些都要向明白人打听清楚。我们学佛呢,没有从这到四川这么简单,而是要从六道轮回的苦海达到涅盘圣果的彼岸。从根本利益上来讲,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生生世世彻底了脱生死的问题,这条通往圣果的道路,在这个世间极少有人能够得到的,除释迦牟尼佛和极少数大成就者外,没有人达到过目的地,因此,在这样的路途上更需要引导者。

下面我先讲一讲什么样的师父(善知识、上师)是合格的师父,或者说什么才是具备圆满德相的师父?到汉地来包括我在内的藏传佛教的活佛不少,但有些人是冒牌的,他们居心不良、心术不正,结果把本来没有那么多烦恼的、善良、天真的居士弄得一塌糊涂。所以,你首先必须有一种观察上师的意识,如果不能如法观察上师的话,就不能确认是善知识还是恶知识。尽管依止善知识的功德极大,但依止恶知识好比是接近毒蛇一样会丧失你的三善道的善根。因此你要确认善知识,观察善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你们别认为这个活佛是黄教的,在黄教当中信这个,自己的上师是红教、白教的,就不要观察了等等,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我今天讲的法不是黄教的法,是释迦如来佛的法,也是弥勒佛的法,是包括藏传佛教的六大教派、也包括汉地净土宗、天台宗在内的都要听的佛法。为什么呢?这不只是藏传佛教,而是佛法。我们判别佛法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留下的遗产,也就是经、律、论三藏一切经典。如果不把这个作为凭证的话,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任何一个其他的凭证。

因此,我今天在这里要讲一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所讲的弥勒菩萨开示的亲近善知识法和善知识德相;然后,再加上红教的巴珠仁波且《大圆满前加行引导文》当中所讲的善知识的标准。这两个标准跟大家讲一下之后,让大家对如何亲近善知识的问题有所了解。

首先,我们要亲近什么样的善知识。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非常明确地讲了,总共有十个德相。这十个德相就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善知识的标准或德相。“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这就是善知识的德相。其中第一句话,“知识调伏静近静”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师父、善知识,他必须要具备三学的功德。一个是以戒学能够调伏自己的行为,一个是以定学而使自己非常清净,一个是以论学或慧学让自己的心非常精进。什么叫以戒学调伏自己的行为呢?比如说,一个医生连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怎么能治好别人的病呢?因此一个善知识要调伏一切弟子和众生,首先要能调伏好自己,才能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怎么调伏呢?消除一切缺点,能够摄受一个清净的戒律,这叫调伏。

第一个德相:调伏

在《别解脱戒经》中,释迦牟尼佛比喻说:“心马常驰奔,恒励修难制。”野马是非常难调伏的,要调伏它,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口夹是调伏马的最好方法。同样,我们的心好比是一匹野马,用什么方法调伏它呢?就是用别解脱戒的口夹,用这个使心调伏。因此你要观察师父是不是戒律清净之人。戒律有三个: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戒。这三个戒好比是三层楼,没有第一层楼不可能建立第二层楼和第三层楼,因为第二、三层楼都是在第一层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别解脱戒为一切戒之根本。在《俱舍论》戒律中讲,戒律如大地,是生出一切功德苗的基地,没有大地的话,不可能长出任何苗,没有田的话,不可能长出粮食。同样,如果没有戒律,就不能生出任何一个功德。因此,要看这师父是否具备一切戒律:

1)居士戒、沙弥戒或比丘戒等是不是非常清净。

2)菩萨的十八根本戒和四十六学处是否非常清净。

3)密宗十四根本戒等密宗的一切戒律是否非常清净。

如果自己胡作非为,连居士都不如,那就可以肯定地说,他根本不具备调伏他人的能力!

说到这里我必须和大家说明,在佛教中也未必一定是比丘,也有一些从来没受过比丘戒,从来没有当过和尚,以居士身份授灌顶的上师,这也不是没有的。因此,哪怕他是在家人也可以理解的,但他是不是一个像样的在家人,要看他:一、是不是不杀生,二、是不是不偷盗,三、是不是不邪淫,四、是不是不妄语,五、是不是不饮酒、不吸毒等。连以上这些都做不好的话,那就可以确定他根本就不能调伏任何众生。

第二个德相:静

清净就是定学,内心非常清净,修禅定修得非常好,修定的经验非常丰富。修定时把自己内心中存在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等用定压住了。在修禅定的过程中,能知道如何对治掉举和昏沉,而且知道的窍诀也非常多,包括显宗的禅定和密宗的生起次第等修法。

第三个德相:近静

近静是什么呢?就是慧学,尤其是性空(诸法自性虚空)正见。龙树菩萨说一切诸法“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不一亦不异……。”在这一切诸法自性虚空方面,至少在比量上能有所体悟叫近静。

“德增具勤教富饶”。

第四个德相:德增

“德增”是指善知识要比弟子的功德大,比弟子的佛学水平高。如果你不亲近一个“德增”的善知识,学修佛法就不会有长进。二千多年前,龙树菩萨在《亲友集》中这么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第一句话“诸人依劣当退失”是说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功德更低的人,那你就会退步;“依平等者平然住”,如果你亲近与自己佛学水平差不多的人,就会停滞不前;“依尊胜者获尊胜”,如果你依止一个比自己修行功德更高的善知识,就会得到更大的进步。我们拜师父一定要拜一个比自己智慧更高、修证功德更大、三藏经典学问理论水平更高的,完全有能力把你引导到具有无上正等正觉、至高无上的智慧、慈悲、德相佛果的,最殊胜的善知识,才能真正有长进。

第五个德相:具勤

于利他之行,能精进勇猛地行持。

第六个德相:教富饶

什么叫“教富饶”?教言非常丰富。一个师父不能只会说单独某一个法或知道某一个传承,而必须通达一切教法,通达释迦牟尼佛所传的经、律、论等一切教法,以及显宗和密宗的一切教法。因此,一定亲近一个“教富饶”者。这样他才能够使你的佛法修持得以健康地进行。比如一个医生的职责是维护人们的健康,假如他只懂得治一些头疼感冒等小病,那就没有必要要这个医生。我们需要的应该是医术比较高明的医生。不管什么病,他一摸脉就能判断出是什么病,用什么药能治好,有了这样的医生,我们就能够健康地成长。同样,我们学佛的医生就是师父,这个师父要会调伏好我们内心的贪图、嗔恨、愚昧无知、自私、傲慢等一切病症。第一,他会判断,第二,用各种配药的方式能够把我们的一切病症治好,不但治好,而且要用最佳、最快的办法治好。

第七个德相:善达实性

“善达实性具巧说”。“善达实性”跟刚才所说的近静差不多,不过有一点,刚才所讲的近静包容了所有的五明智慧:声明、因明、内明、工巧明、医明。不过在这里就不包括了,这里是指通达万物诸法虚空的本性,也就是说通达实性。实性是缘起性空,诸法的本性。因为一旦发现了诸法的实相和本性,不管是只用比量所知,还是现量所证,都算是证悟。因此,师父要有很高的比量的水平,至少能够以比量的方式通达诸法的本性、实相。

第八个德相:具巧说

什么叫具巧说?其实师父尽管是非常好的师父,具有刚才所说的三学智慧和德增,也具备非常丰富的教言,并通达实性。但若不能具备善巧说法的话,就不一定能让人听懂。比如说,今天我用藏语讲了一个小时或半天,做了半天的灌顶,拿着宝瓶然后念经,将宝瓶在一个一个头上放着。居士们糊里糊涂地,不知道对宝瓶该观想什么,这个宝瓶是什么意义,也不知道授这个灌顶的时候自己观想某一个佛或菩萨,更不知道每次授身、口、意等加持时的宝瓶灌顶、宝冠灌顶、金刚杵灌顶、金刚铃灌顶、赐名灌顶、金刚上师灌顶、智慧灌顶、秘密灌顶,言辞灌顶等。每次灌顶该以何种方法去接受这个灌顶,他都不懂。他想:可能是灌顶了吧,灌顶之后也不知道怎么去修,念什么咒。这不是善知识不具备其它功德,而是不具备善巧说。因为不具备善巧说的话,你就听不懂他说什么。这是由于语言的障碍不具备善巧说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本身表达能力有限而不具备善巧说法。有些上师通达一切三藏经典,一上讲台,三句话也讲不出来,这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初学佛法的人来说,上师善巧说非常重要。

第九个德相:悲体

“悲体离厌”。“悲体”是什么呢?就是内心非常慈悲,把自己的弟子当成儿女一样,内心根本没有一点隔阂,或执着心,将传佛法当成完全为救度弟子或众生的方法。不为钱财、名利,只为了救度众生,这才是真正具备慈悲心的悲体,要是没有这种慈悲心,讲的法究竟如法不如法,就有很大的疑问了。

第十个德相:离厌

“离厌”是什么呢?就是脱离厌烦。例如一个弟子成天总是问问题,吃饭时问,做事时也问。如果师父心里感到非常烦,不想回答,这就是没有脱离厌烦。“离厌”就要求师父不能有厌烦,弟子什么时候请教问题,师父就应该非常欢喜地回答,只要是真心学佛的弟子,师父就应该欢喜地回答任何一个问题,这就叫离厌。这十个德相就是师父所具备的标准。

我不能说这个师父合格,那个师父不合格,但我希望你们自己去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师父是绝对没有错的。

【善知识】

--------------------------------------------------------------------------------

能教导众生远离恶法和修行善法的人。

--------------------------------------------------------------------------------

FROM:【佛学常见辞汇】

如何选择明师?

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选择有专精独到功力的明师,不论做学问、学艺和学佛,其道理都是相通的。虽然明师未必出于明师之门,明师门下也未必出高徒,但是追随明师,至少不会指错方向,教错要领,实要比所谓「以盲引盲」来得安全。

可是谁是明师?往往无法得知,特别是宗教经验和禅修工夫,在自己尚未入门时,更是无法判断谁是明师或不是明师?不过,明师虽然未必有名,但若为大众公认的明师,自然要比自称明师而尚未被大众所公认的,要可靠得多。在无力明辨谁是明师或不是明师的阶段,追随已被大众公认的明师是比较安全的。或者由已经成名的老师,介绍尚未成名的老师,也是较可信的。而由你所信任的明师介绍另外一位明师,也是可取的,如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大善知识的方式,就是通过一位介绍一位,形成了五十三位的连锁关系。他们人人都是明师,因此,善财童子绝不是病急乱投医似地盲目拜师。

世间任何时代都有许多自称为一代宗师的人物,他们妖言惑众,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广收徒众以虚张声势,如果不加明辨,即很可能以有名的邪师为明师。所以,孟子也说:「人之大患,在好为人师。」因为那些邪师对社会人心有误导作用,使人间产生更多的纷扰不平衡、困惑不安定;因此跟他们学习某些邪法、邪说和邪术,不仅不能开拓人生境界,反而会为自己带来身心的伤害,家庭的失和。只可惜一般人实在很难识破这些人的真伪、邪正。

从佛法的立场说,邪与正、暗与明的标准,都在于自我中心的考察,如带有强烈贪嗔习性的人,一定不是明师;又如虽然表现仁慈,和颜悦色、道貌岸然,但倘有骄、狂、慢等气质的人,也一定不是明师。找明师,《大智度论》卷九揭示了四个要点,称为「四依法」。

第一、依法不依人:明师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以特定的某一个人为权威,是以共同的原则、规律为依准。律教的法就是因缘法、因果法,如果一位老师所说的道理与开示,违背了因果和因缘的法则,就不是明师。因为因果是要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缘是教我们对一切的现象不起贪嗔等执著心。否则,虽众人尊其为圣人,也和邪师无别。

第二、依义不依语:凡是真正的法则,一定是放诸四海皆准,古往今来皆同的,不会因民族、地区、文化等背景的不同而有差别。如果说有宗教上的禁忌,或有语言上的神秘,便都不是正法。正法应注重义理的相通,而不当拘泥于语言上的相异。例如说:回教徒重视阿拉伯文,犹太教重视西伯来文,都与此准则相背;佛教徒重视梵文、巴利文,只是为了考察原典,以追求原义,并不是说梵文和巴利文有特别的神力或神圣。当然,印度教是重视梵语、梵音的,此与佛教有别。

第三、依智不依识:智是圣人的智慧,乃从无我的大智、同体的大悲中产生。因此,凡含有自我中心,不论为己为人,乃至于为一切众生,或者为求成就无上的佛道,不论是大我、小我、梵我和神我,个别的我与全体的我,都不能产生真正的智慧,因此仍属于知识及认识的范围。知识是从自我的学习经验中产生分别、记忆、推理等的作用;而智慧则只有客观的现象,没有主观的中心;只有运作的功能,没有主体的中心,如果与此相违,就不是明师。

第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了义是无法可说、无法可执、无法可学、无法可修,也无法可证。正如《坛经》所说的无念、无相、无住,不为什么,也没有什么,只是照样地吃饭、穿衣、过生活、自利利他、精进不懈。

根据以上四点标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判别,谁是明师?谁不是明师?再依据这四个标准去访察你所希望亲近的明师,大概不会有所差池,日积月累,纵然不得明师,你自己也已经成了明师。

摘自《学佛群疑》

如何择师

(1)作大乘上师的条件

什么是衡量大乘善知识的最低标准呢?第一、大乘上师要有无造作的菩提心。据佛经所载,若某人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即使其他方面不是十分完美,在没有其他上师可寻时,我们也可依止他。我们依止上师,除了希望依靠他获得对解脱有利的智慧和方便外,别无所求。若他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就多多少少会给我们灌输一些好的东西。也就是,他绝不可能为获得个人的财产、名誉和地位而利用我们;他会尽己所能来度化、引导我们。所以我们还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第二、只具有菩提心是不太圆满的。比如在世间,我们找到一位人品极好的老师,而他却一无所能,我们跟着他又能学到什么呢?同理,若上师人品虽如弥陀、观音一般(菩提心还是必要的),但我们要的是解脱智慧,而他对此却一无所知,老师都没有智慧,我们哪里能得到智慧呢?所以,大乘上师在无造作菩提心的基础上,要或多或少地精通显密教理,特别要精通我们所需要的、正式修法上的智慧。若某人不具有菩提心和智慧,他表面上会说得很好听、做得也很好,但实际上,利益自己的成分很多,考虑其他众生的成份很少,他会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利用我们,如果我们在很多关系上处理不好就会很麻烦。这时,还是以不依止为好。上面讲的这两个要求,是做大乘上师的最低标准。

(2)作金刚上师的条件

做金刚上师只具备上述的最低标准是不够的。无垢光尊者的弟子智悲光尊者,是宁玛巴一位非常伟大的成就者。他著的《功德宝藏论》里收集了很多显宗、密宗对金刚上师的要求。之后,他作了一首偈子,其中讲到:因为现在是末法时代,众生的福报浅薄,要找一位非常完美、如佛陀或大菩萨一样的金刚上师,恐怕难而又难。故尊者说:且不谈很高的要求,对金刚上师比较低一点的要求是:

第一,三戒一定要清净。三戒是指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

1)别解脱戒清净。别解脱戒分为在家和出家两种。故从这个角度而言,金刚上师既可是在家人,也可是出家人。在家的金刚上师首先要具足圆满、清净的居士戒。

2)菩萨戒清净。作金刚上师一定要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说到菩萨戒,我要强调汉地存在的一个问题。现在,汉地很多学佛人都认为,我曾在某法会上受了菩萨戒,所以我肯定有菩萨戒。但实际上,他们得到菩萨戒了吗?很难说。问题在于,获得菩萨戒的关键是什么?若举办一个非常隆重的法会,并邀请一些高僧大德,由他们为大家举行一个授菩萨戒的仪式,是否就得到菩萨戒了呢?从外缘上讲,很多条件都具备了:传戒上师是有菩萨戒的高僧大德;他懂得怎样传菩萨戒;仪轨也准确无误;我们去参加了;法会也非常隆重,种种外缘十分圆满。但得菩萨戒的关键是内因而非外缘。内因就是我们从心灵深处是否发过菩提心。比如说,参加授戒法会后,我们应扪心自问:现在我做的一切,是为了利益自己,还是为了利益众生?若是为了利益众生,就要有为了度众生而成佛的念头。若大部分修法的动机是这种念头,就可以得到菩萨戒。反之,若处处都是为了我自己的解脱,那你根本没有菩提心,又怎么会有菩萨戒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这时,首先要煅炼、调整自己的内心?也就是按加行里讲的发菩提心的方法,先修四无量心,再发菩提心。佛法再三强调,所有行持要从内心出发,从内心开始。内在没有任何基础、没有菩提心,只是参加授菩萨戒的法会有什么用呢?传戒法师虽是高僧大德,福德、智慧都很圆满,但是他的圆满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们自己不发菩提心,他也没有办法强迫把我们变成菩萨,如果有这种可能,释迦牟尼佛早就这样做了。所以得菩萨戒也没有那么容易。一旦得了菩萨戒,就要护持使之清净。

3)密乘戒清净。获得密乘戒需要得到真正的灌顶。现在,我们也会说:我是受了灌顶的,有密乘戒。但是否真正得到要看三个方面:第一、给你灌顶的人有没有灌顶的资格和能力,再进一步说,他自己有没有密乘戒。第二、你本身有没有受灌顶的资格。第三、举行的灌顶仪式是否如法。如果能保证这三个方面都没有问题,才可以说我已经入了金刚乘。否则,是不是金刚弟子还是值得怀疑的。

第二,要广闻佛法。例如,有些修行人(以前某些在山洞里修行的老喇嘛),修行相当好,戒律清净,又很虔诚,对上师非常有信心。在智慧上,他还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但是,要给别人传法就很困难。因为佛法跟世间学问不同。比如,虽然你只精通世间所有学问的一部分,但在这个圈子里,你就是权威。而佛法不是这样,只有精通了整个佛法后,你才可以融会贯通,了解佛的真实意趣,若只看了一两部经典,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为佛法可分为了义和不了义两种。佛传法时,要考虑听众的根器,传对他们有利的相应之法。如果讲实话,而有人不能理解,佛是不会这么做的。假如实际上不是这样,但若暂时这样讲,可使大家都能理解,都很开心,又由这个开心,都能够走上解脱之道,那么,佛就让大家开心,先讲一个方便法。这难道是佛打妄语吗?不是,佛要观察众生的根器,应机施教。众生的根机各种各样,因此佛说的法也各种各样。而所有这些法中,真正佛的思想是什么呢?这只有在精通了很多经论后才会明了。这是佛教与其它学问的不同之处。所以若要给别人传法,就必须广闻多学。

第三,要有大悲心。因为,作为金刚上师就要以悲心摄受其他人。若某修行人戒律清净,又懂得一些显密教法,但他只是独自在山洞里修行,拒绝跟所有的人接触,不愿意摄受他人,那么,他虽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却不具备做金刚上师的条件。

第四,要精通显密仪轨。特别在密宗里,有很多事业法,它们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可以遣除修行的障碍。但这些全是依照仪轨来做的。若什么仪轨都不懂,就缺少了许多度生的方便,所以要精通这些仪轨。

博通经论和显密仪轨是从学识方面讲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

第五,要有证悟。譬如要灌一个大幻化网的灌顶。在大幻化网中有一百位本尊,其中有五十八位忿怒本尊,四十二位寂静本尊。授灌顶者不但要将所有的本尊都观想清楚,甚至连每尊佛的手里持有什么法器、结何手印、身上有何装饰也要清晰地观想出来。若做不到这一点,他怎么给人灌顶呢?所以做金刚上师一定要有证悟。又如,给别人传讲大圆满,首先自己必须证悟大圆满。如同为人带路,首先要把路了解得清清楚楚,才可能引人走上正途。若领路人都是糊涂的,又怎么为人引路呢?同样,若上师自己都没有证悟,他讲什么大圆满呢?所以传大圆满、传窍诀的人必须是证悟者。

这里的证悟,不要求断掉所有的烦恼,也不要求证悟圆满的智慧,只要求或多或少地断除了烦恼、证悟了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世智辨聪,也不是文字上的知识,而是通过修证得来的。

第六,要懂得四摄法。即四种大乘菩萨摄受众生的方法。若不懂四摄法,也没有办法度化众生。

对金刚上师较低的要求,就是以上六点。具备这些条件的称为具德上师。可是,我们西藏有一个说法:小偷和佛,难以分辨。在大街上有很多很多的人,其中谁是小偷呢?我们不知道。佛也是同样的,在大街上的众多人中,肯定有佛的化身,但佛的头上也没有写着“佛”字,所以从外表看不出来。既然这样,我们该怎样去选择、依止金刚上师呢?在密续里讲了三种观察金刚上师的方法。

首先,在还未接触时,向住在这人附近的大众打听,因为这些人应该比较了解他的情况。这是从远的方面讲。第二,从近的方面讲,虽然不接触他,但可以在这个人的附近观察他的行为,仅观察一两天是不够的,因为短期内他是可以伪装出来的。第三,就是真正接触这个人并仔细观察,在观察五、六年、七、八年后,如果你觉得上述六点他都具备的话,就可以去依止。但是我们现在有没有这样的时间呢?对于现在工作繁忙的人来说,怎么可能用七、八年的时间去观察一位上师呢?但是,我们要真正地得到灌顶或接受一些密宗的窍诀,对金刚上师又必须要严格要求。该怎么办呢?此时,象法王晋美彭措等那些高僧大德,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们现在不用观察,他们是很多高僧大德长期以来已经观察好的,依止他们,就不用费太大的心血。而其他上师,就必须要观察。

上面讲的是密宗对上师的最低标准,不符合这样的标准,就没有办法做金刚上师。但是做不做金刚上师是他们的事,依不依止是我们的事。在前面也提到目前汉地的状况:从藏地出来的穿红衣服的人,只要自称是活佛或堪布,人们便不看他的背景,一律去接受灌顶,也不知道灌顶有哪些条件。大家只知道灌顶很好,金刚上师很好,仅此而已。如果依止以后永远不退失信心,到也无妨。而实际不是这样。比如一人来灌顶,大家都去听,等他走了没过一个星期,这些人就开始毁谤:“噢,我们错了,他(上师)没有修证、没有戒律,……甚至连人品都不好。”或者又说:“你的上师不如我的上师,我的传承比你的传承好,我的教派比你的教派好”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在汉地的居士里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3.做小乘上师的条件

下面,我们顺便说一下小乘的上师。做小乘的上师,

第一、要戒律清净。也就是说,若是沙弥(尼),则沙弥(尼)戒清净,若是比丘(尼),则比丘(尼)戒清净;第二、要精通戒律;第三、要非常关照跟他学的那些弟子。其它的还有很多,但我们不讲,只讲这三点。

由上可知,在所有的上师中,对密乘的上师要求最严格,特别是对修证的要求,因为证悟不是很容易的事。密法绝对不允许你盲目地依止上师,它严格地要求你再三地观察,选择好上师后,再依止他听法、受灌顶。此后,有一个更重要的要求是,从今以后,无论发现他有什么样的过失,你都不要退失信心。这位上师有功德也好,没有功德也好,你要认真地依止,否则又会造业。现在无论在汉地或藏地,都是既有很多真正的金刚上师,也有很多不具足金刚上师条件的人。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要观察好,选择好。

如果你不能观察的话,又该怎么办呢?他们无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是修行人,尤其是穿僧衣的出家人,他多少都有一些功德,这是肯定的。释迦牟尼佛也讲过,出家后还俗犯戒的人象獐子的尸体一样。因为獐子死后,虽然变成了尸体,但它身上还有非常有用的麝香。其他不修法之人,佛说,就象狗的尸体一样。狗死了以后,身上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可取之物(这是古印度人的看法),它只是一具尸体。也就是说,一个出家人即使再没有功德,也比一般情况下的在家人好,他总是或多或少有些功德。所以在家人的做法应是,从自己的信仰上,要恭敬所有的出家人,不要去观察他们的过失。但如果你要依止某位出家人,一定要再三地观察。如果你不依止,却常认为这个出家人这里不如法、那里不如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有无功德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也许这些人都是菩萨的示现。

印度曾有八十位大成就者,他们显现为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如果我们看到他们,肯定会生起很大的邪见。他们中有些是打猎的,有些是妓女或屠夫,总之都是世间种姓最下劣之人,但他们却是佛菩萨的应化。所以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习惯,在信仰上这样恭敬,对我们没有任何损失。这是你们居士应有的正知正见。

关于请问什么人可以称为"善知识"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侥幸和碰运气,都是靠不住的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