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道士职位等级及封号是什么(道士 等级)

1级传奇 冒着封号的危险让所有玩家受益 法师如何带5只道士宝宝

大家好,关于道士职位等级及封号是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道士等级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道家的等级划分道士等级划分道士职位等级及封号是什么

道教应该有以下几个等级:

300万年薪的职位,你做得来吗

第七级:普通修道的道士

第六级:得道的道士,有较深的根基,“大师级”的,如:张三丰、丘处机、袁天罡、李淳风等;

第五级:成仙的道士,如:陈抟老祖、八仙(吕洞宾、张果老、汉钟离、铁拐李等)、卫叔卿、刘安等人;

第四级:在天界成仙的道士,如:赤脚大仙、杨任、二郎神杨戬、哪吒三太子等;

第三级:上仙级的,如:云中子、广成子、南极仙翁、太乙真人、陆压道长等;

第二级:金仙级的,如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燃灯道人等

第一级:鸿钧老祖(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师)。老人家的写照:"天地玄黄外,高卧九重云。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老人家无人能及。

道士等级划分:

一、第一层次修道者,谓之天真或仙真,“体合自然,内外纯静。”

属最高层次的修道之士,自然无为,能保持身心纯净,虚无忘我,与道合真。更确切地说,仙真为道的化身,故道教尊奉三清道祖,其化生万物,无所不包,修为最高,已证道果,居神仙中之最高位。另外,天尊门下弟子如南极仙翁、普贤真人、赤精子等大罗金仙亦属此列。

二、第二层次的修道者,属于神仙之类,“变化不测,超离凡界。”

从《道藏》典籍记载,历史上通过潜心修行而得正果者,不乏其人。如八仙、五祖七真历代祖师等,也有不属于任何门派,但通过修行而得道成真者,如淮南王刘安、诗仙李白等,可谓真人。他们超离尘俗,或白日飞升、或坐化、或天尊接引,最终得证仙道。

三、第三层次的修道之士,属于隐逸之士,他们身怀绝技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以物累形,所谓“含光藏辉,不拘世累。”

上古时期有很多隐逸散人,皆大德之类。晋皇普谧《高士传》中曾记录了数十位不以物累形、隐形遁迹的隐士,其体道自然,不以物累,是俗人难以企及。他们通过修真炼道,有高深道行,可上天入地,属于世外高人之类。

四、第四层次的修道之士,为远离世俗之山居道士,他们“幽潜学道,仁智自安。”

他们看破红尘、放下俗缘,寻清幽之地,独善其身。他们或许也曾叱咤风云,或遭遇挫败,后弃俗归野,清心寡欲,全性葆真。若有缘问道终南,必定能在山野河畔得见隐修之人,与世无争。他们令人敬畏,因为他们能放下尘俗,不为利欲所累。也许,在纷乱的世俗之中,清修也是寻找人生终极智慧的方式。

五、第五层修道之士,为出家道士,他们“舍诸有爱,脱落嚣尘。”

他们也许曾有家有室,也曾享天伦之乐、鱼水之欢,但最终放下欢爱亲情,皈依玄门,修真悟道。我们日常所见宫观道士,日读经典,夜谈玄虚,卯时课早,申时课晚,是一群神秘的修行者。他们演绎着那神秘莫测的道教传统,道教也因为有了出家人而独放异彩。

六、第六层次修道之士,为在家修行人,也称正一派道士。

他们“和光同尘,抱道怀德。”他们有家有室,但怀道教信仰,白日在宫观之中尊奉三清道祖,课诵经典,服务信众,谨言慎行,修德累功。晚课之后,即归家,除几种荤辛禁忌之外,不必全素,戒律也没有全真出家道士繁杂。

七、第七层次道士,古代天师道之祭酒,他们“屈己尘凡,救度危苦。”

修道之外,还为信众消灾祈福、治病救难之类,心怀天下、慈心救人。此类道士信众最常见,如民间道士,专为人超阴度亡等。

道士具有七个级别。

道士第一个级别,称为“天真”。

道士第二个级别,称为“神仙”。

道士第三个级别,称为“幽逸”。

道士第四个级别,称为“山居”。

道士第五个级别,称为“出家”。

道士第六个级别,称为“在家”。

道士第七个级别,称为“祭酒”。

在道教中,道士也是有级别之分的,道教经典《道门通教必用集》的第一句,便是《出家因缘经》云:“道士,凡有七阶。”

道士

道教神职人员的名称。《太霄琅书经》称:“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其中男性道士称为“乾道”,也称羽士、真人、神仙、道人、羽流、羽衣、紫阳、方士、黄冠、先生、希夷等,尊称为道长。女性曰“坤道”,也称女冠。

道士形成

据《楼观本纪》载,道士之称起于周穆王时。周穆王好尚黄老,以杜仲为师,追抑遗迹,崇构灵坛,召集四方幽人逸士,以绍玄业,“朝野以其弘修道事,故以道士为号焉”。但是,早期道教的《太平经》并无道士之称,《老子想尔注》中有“道人所以得仙寿者,不行尸行”。

初期流行的道士和道人,其义同于方士。魏晋时期,道士、道人取代了方士以称呼道教徒、佛教徒。南北朝时期起,道士之称专用于道教中人,道人之称则专用于佛教中人。但也有道士自称为道人的,如“琼山道人”等。后即以道士指称道教神职教徒。

唐《道典论》有“道士”条,引用《太上太真科经》称:“凡开辟之初,圣真仙人,皆宣道炁,立法相传,同宗太上,俱称学士,以道为事,故曰道士。道事有功,故号道士。道士者,以道为事。”据此,道士必须信奉道教教义,延续至今。

道士的传授,历史上一直是师徒相传。如果不受道于师,道则不降,而传道度人则要有所选择。学道之人要成为道士,必须接受经戒或符箓。入道以后,则以道为务,持斋礼拜,奉戒诵经,烧香燃灯,而不介入杂务。

《升玄经》:“夫唯贤者与彼俗人,事事有反。目不多瞻,见好不惊。耳不听谗,不听乱声。鼻不受香,芬芳之腥。口不尝甘,茹犯众生。心不想欲,财色华荣。手不奸用,足不恶行。此是道士之行者也。”

OK,关于道士职位等级及封号是什么和道士等级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部 博士生导师是一个岗位,不是固定层次或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