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青城山常道观简介和青城山道观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青城山属于道教的什么派正一派还是什么青城山常道观简介青城山道观属于哪个派别最早是正一,后来是全真。
天师道张道陵创五斗米教的时候,就来过青城山,好几代天师都在这干过(第四代才定居龙虎山)。
但是元朝之后,全真基本成了道家第一,明朝时,青城山就变成了全真道龙门派(丘处机的分支)的道场。现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
常道观,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白云溪和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因观后有汉代张道陵天师所居的洞窟,俗称天师洞。始建于隋大业(605─618年)年间,原名延庆观。唐代改称常道观。宋代又名昭庆观,或称黄帝祠。其现存建筑,系清康熙(1662─1722年)年间由住持陈清觉主持重建。1920─1939年间,住持彭椿仙再次修缮改建。1980年以来,青城山道教协会又陆续加以维修。
常道观的主要殿宇有三清大殿、黄帝祠、三皇殿、天师殿等。
三清大殿是常道观的主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重建于1923年。殿前铺设通廊石阶九级,前檐排列大石圆柱六根。殿堂横列五间,重檐飞甍,古朴宏伟。其正中高悬清康熙皇帝御书「丹台碧洞」匾额。殿内供奉道教最高神三清道祖。楼上是无极殿,有传为明代的木雕屏花八扇。
三清殿前的银杏阁旁边,有一株古树,传为东汉张天师手植。
黄帝祠初创于隋代,为常道观最早的殿宇。正中横额上有于右任先生手书的「古黄帝祠」四个金字。祠前走廊有「轩辕黄帝祠碑」,上刻冯玉祥将军在1943年撰题的颂词。祠内供奉轩辕黄帝金身像。
三皇殿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石刻像各一尊。神座前有〈大唐开元神武皇帝书碑〉,历代传为镇山之宝。殿内还有〈龙门派碧洞宗道脉渊源碑〉、〈椿仙彭真人重修常道观碑〉以及张大千绘天师像碑。
天师殿位于混元顶岩洞前,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殿后洞窟即人们所说的天师洞。洞内有石龛,供奉著隋代雕刻的张道陵天师像,面有三目,神态威严。天师洞左侧有一巨石,相传为天师降魔石。常道观有古银杏树、三岛石、上天梯、洗心池、掷笔槽等道教古迹。
清后期迄今担任常道观住持的道士有万本圆、李合邦、徐教升、萧永平、何元清、程明星、杨至益、彭至国、易心莹、宁理正、胡理松、陈理元、傅元天、唐诚青。常道观现为青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
王纯五主编:《青城山志》第12─1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3册第267─268页「常道观」,知识出版社(上海),1994年。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1680页。中国道教协会主编:《道教大辞典》第611页,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1、青城派是道教内丹修炼的派别;
2、青城派发源于中国道教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3、青城山道教的历代教派,从张天师创天师道正一派,经历了源于东晋时期以陶弘景为首的上清派;
4、形成于北宋年间,流行于元朝的清微派,北宋间的丹鼎派南宗;
5、青城派也是中国武术著名流派,有近2000年的历史,历代高手辈出;
6、青城派分三大支系,道家武术讲轻灵飘逸,舒展大方,佛家讲小手连环,轻步行走,侠家讲擅长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作战。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