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黄河大禹渡基本介绍

观景黄河 品味山西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黄河大禹渡基本介绍的一些知识点,和大禹渡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黄河大禹渡基本介绍大禹渡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大禹渡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黄河大禹渡属于运城考古遗迹的著名旅游去。

万里黄河第一游 千年驿道大禹渡

大禹渡在芮城县东南的神柏峪。相传大禹治水时,休息于柏树之下俯察河势,并乘船东下,凿开三门,导河入海。后人将此树称为神柏,并建庙以祀,其地则称大禹渡。七十年代这里修建了大禹渡电灌站,分两级扬水,提水为八个流量,总扬程为214米。河岸的抽水泵房,能够根据水位涨落升降而上下滑动。建有四万立方米的沉沙池,使泥沙排入黄河,清水抽上去浇灌良田,受益面积为28.6万亩。电灌站周围,新建碑廊,新辟花团,增设待济亭、观河楼、望岳亭等仿古建筑,使游人增加游兴。还可以从二级站脚下的人行道拾级而上113级台阶,在神柏下翘首远望,滚滚黄水迎面扑来,游船往来荡漾,诗情画意跃然大河之上;又可以登船游弋,参加黄河风情游,两岸高山密林,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气象万千。如果再品尝一下黄河鲤鱼的美味,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简介

大禹渡黄河风景游览区位于山西省南大门的芮城县县城东南12公里的黄河岸边,是一处集精美绝仑的黄河文化、古典古迹的大禹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文化、现代技术的水利文化为一体的游览胜地。这里山青水秀,景色媚人。古老的合林寺,巍峨的禹王大殿,香烟燎绕的观音庙,高大的水官大禹和圣水观音神像,反映七十年代中国水利发展时代缩影的宏大的引黄高灌工程,豪华舒适别具享受特色的黄河游气垫客船,以及有大禹渡标志之称的数千年神柏,景区内各种观赏游乐设施,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游人。

从史至今,万里黄河两岸唯一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仅此一处,这里流传有许许多多大禹治水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是一处融合黄河根祖文化、佛教观音文化、大禹治水文化和现代水利文化为一体的黄河风景游览区。景区生态环境优越、百万林木四季葱郁、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有“森林氧吧”美誉。富含锶、锌等多种微量元素的优质矿泉水,长流不息,清冽甘甜,无污染,有“神泉水“美称,是休闲度假、疗养修身的好去处。众多的人文景观与黄河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文物古迹与故事传说遍布,这里有黄河流域最大的石雕大禹像、定河神母雕塑和巨石天书以及各式阁亭等景观。有当年大禹亲手栽植、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老神柏;有清道光四年立石遗存的《神柏峪重建禹王庙的碑记》;有敬拜大禹治水功德的禹王庙;有内目前最大的灵动观音铸铜雕塑;有香火绵延、祈福护佑的观音寺等古寺庙。这里是认知黄河文化、观赏黄河风光的理想佳地,有“水上飞机”之称的豪华气垫船,水陆两栖,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独领风骚。有创造我国现代水利建设史上多项第一、被树为样板工程的宏大的水利建筑。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旅居环境和饮食文化,住临河窑洞宾馆,尝黄河鲤鱼百宴,观赏黄河美景,感受黄河文化、水利文化、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实乃人生的一大幸事。

大禹渡黄河风景游览区位于中华民族发祥地河东大地,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芮城县县城东南黄河之滨,依崖傍水,风景宜人,占地面积450余公顷,具有悠久的历史遗存和故事传说,文化底蕴深厚,区域特色明显,1979年山西省政府批准对外开放,1986年开辟了国内首条黄河游黄金线路。在县委、政府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县、打造旅游强县的精神指引下,我们大力开发大禹渡黄河旅游事业,全力打造黄河根祖文化旅游产品,以大禹文化为灵魂、黄河游为龙头、佛教文化为底蕴,对景区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和项目建设,景区山青水秀,景观荟萃,优美的黄河自然风光与底蕴丰厚的大禹文化、佛教文化交相辉映,融为一体,已成为黄河中游一处独具特色的水利旅游圣地。

大禹渡人文历史及地名由来

大禹渡又名神柏峪,史料记载,其古遗址属龙山文化,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兴盛之地。据史料和当地传说,公元前2100年间,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受舜之命率众治水,随山刊木,踏勘水势来到此处,在这里栽下一棵柏树作为确定高山大川观察水势的标志,在柏树下得到圣水观音点化,悟得疏而导之的治水良策,遂把治水大军屯住在这里,由此乘舟上凿龙门,下开三门,连续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无遐一顾,终取得治水成功,后人为大禹的精神和功德所深深敬仰,就把大禹受神灵点化治水大军乘舟出发之地称为“大禹渡”,大禹亲自栽种作为标记的那棵大柏树,称为“神柏”。从史至今,万里黄河两岸唯一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仅此一处,具有4000多年的古老柏树也仅此一株。据芮城县志和尚书、禹贡等史料记载,大禹渡不仅是大禹治水的主要活动之地,而且是大禹建立夏朝后,连接西北、中原的重要古贡赋水道,是夏族向中原扩张和发展的主要通道,这里留有许多大禹治水时历史遗迹和碑刻遗存。芮城县志载“禹导河,息于此,后人思其明德,建庙于峪上,遂名彼渡为大禹渡,以显圣迹,永不忘也”。如今大禹亲植的那棵神柏树,虬枝参天,龙首铁骨,仍然屹立在大禹渡崖头。神柏树下现今仍保留有一通大清道光四年的石碑“神柏峪重建禹王庙碑记”,以雄辩的事实讲述着大禹渡久远深厚的历史,见证时代的变迁。

生态环境及地域特色

大禹渡景区位于黄河之滨,依山傍水,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质构造,景区内“禹王山”层恋叠嶂,林木茂盛,风光旖丽,周边地区没有任何污染,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尤其多年来,景区绿化荒山荒坡植树造林不间断,至今景区内累计栽植松、柏、国槐等各种苗木达100余万株,现在景区满山遍野绿荫覆地,山青水秀,空气新鲜,环境幽雅,已自然形成一个面积450公顷巨大的天然森林氧吧,是人们休身养性,休闲颐养的最佳去处,同时景区内地表水资源异常丰富,有通过原国家地矿部鉴定的优质含锶矿泉水,千百年来,长流不息,清洌甘甜,人常饮之,有养颜护肤,强身健体之功效,尤其是“禹王山”出自山缝间的“圣水”尤为珍贵,现已通过保护处理,由圣水观音净水瓶喷洒,当地周边百姓以“神水”饮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装修一新,别有黄土地风情特色的三星级临河宾馆和经多家名厨多年潜心摸索的独特风味的“黄河鲤鱼宴”,深受海内外游客钟情。住在黄河岸边,品尝黄河鱼宴,眼观黄河风景,夜听黄河涛声,不但具有浓郁的黄河文化特色,而且完全能够满足广大游客和参观团体的吃住需求,大禹渡景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吃、住、游、玩一条龙式服务的著名黄河旅游圣地。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滚滚自天涯。大禹渡黄河两岸河道曲徊,山势险峻,雄奇壮观,历来是观赏黄河景色的最理想之地。夏秋之季,站在黄河岸边,翻卷的黄河跌岩冲撞,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其雄伟粗犷之势,使人胸意壮阔,可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冬春时节,黄河在这里端庄宁静,风姿万千,美轮美奂,尽显黄河母亲的温柔和博大的胸怀,是最有黄河自然风光特点的游览、观赏之地。同时游人伫立高崖之巅神柏之下,俯视滔滔大河,一泻千里,西望华岳,东眺函谷,万千气象,荡怀骋目,不仅可以使你真正体会和领略黄河风采,并可以使你重温伟大中华民族的历史,古今兴亡多少事,任君藏否评说。

大禹渡工程宏伟独特

大禹渡不但是远古大禹治水的成功之地,而且是当代大禹传人在党的领导下,战天斗地,引水上垣的成功杰作,上世纪70年代初,在这里建起了名闻海内外的大型引黄高灌工程,工程自建设之日起,便以开创技术先河的三大特点闻名于世,一是一级水源站采用活动泵车抽水,二是建两厢沉沙池解决了黄河泥沙不易处理难题,三是二级站一次扬高200米,首次突破单级扬程不能超过百米的极限。工程集万民之智,举万民之力,雄伟壮观,气势浩大,所动用的土石方量若一米见方排列起来有两条万里长城那样长,1974年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十大成就”之一。

大禹渡扬水工程

大禹渡扬水工程是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座国家级大型电灌站。共六级十站,总扬程高达326.8米,灌溉面积达32万亩。电灌站于1979年对外开放。

大禹渡扬水工程当时以三大工程著称:

一是一级站采用移动式泵车抽水,安全、可靠、方便、创造了黄河上抽水的先例;二是一级站和二级站之间建筑了两厢四万立方米的沉沙池,黄河水在此一改浑浊的容颜,使泥沙排入黄河,清水抽上去浇灌良田,受益面积为28.6万亩,令人赞叹;三是二级站一次扬高193.2米,在国内农业灌溉中首屈一指,十分壮观。

大禹渡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如下:

大禹渡扬水工程位于山西省最南端的芮城县,是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引黄高灌工程,属国家大型灌区。灌区控制灌溉面积54.62万亩,受益范围9个乡镇28.6万人,占芮城县水浇地面积的70%以上。工程始建于1970年,1974年10月首期工程竣工上水。

工程分6级14站布局,总地形扬程346米,总装机72台,装机总容量5.59万千瓦,设计总取水流量16.3立方米每秒,是国家大型泵站。

大禹渡简介:

大禹渡黄河风景游览区位于中华民族发祥地河东大地,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芮城县县城东南黄河之滨,依崖傍水,风景宜人,占地面积450余公顷,具有悠久的历史遗存和故事传说,文化底蕴深厚,区域特色明显,1979年山西省政府批准对外开放,1986年开辟了国内首条黄河游黄金线路。

大禹渡黄河风景游览区位于山西省南大门的芮城县县城东南12公里的黄河岸边,是一处集精美绝仑的黄河文化、古典古迹的大禹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文化、现代技术的水利文化为一体的游览胜地。这里山青水秀,景色媚人。

大禹渡名字的由来

与历史上大禹治水的故事息息相关。相传远古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舜帝任用禹去平息水害。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勘测地形,“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在大禹渡悟得疏而导之的治水良策,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

生态优美的绿洲泵站

大禹渡枢纽泵站工程建成投运以来,始终坚持以水为业、水利为民的指导思想,在做好工程管理提水灌溉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同步建设,大力开展荒坡绿化和环境美化,着力打造绿洲泵站、旅游泵站、生态泵站。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太原人,度渡渡渡渡 山西最南小城怎么有这么多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