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黄巢的三首诗是什么(黄巢三首诗有哪三首?)

仅存的三首诗,看尽黄巢的一生

其实黄巢的三首诗是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黄巢的三首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黄巢的三首诗是什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黄巢只有3首诗留存于世,是哪三首诗如何解读这些诗黄巢的三首菊花诗黄巢的三首诗是什么

黄巢流传于世,的一共有三首诗,第1首以《题菊花》为题,第2首诗《不第后赋菊》,第3首诗《自题像》。第一首黄巢的诗《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第2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最后一首诗《自题像》: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使识,独倚栏杆看落晖。

古代最有杀气的三个人,一人一首诗,你最佩服哪一个

黄巢生于公元前820年至公元前884年。是今天的山东菏泽人,起初屡试不第最后起义。黄巢的前两首诗都与菊花有关,第1首《题菊花》给人的感觉是普天下之间唯我独尊的霸气。第2首诗的最后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被翻拍成了很多的作品,周杰伦的《菊花台》中也有歌词相近。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黄巢独爱菊花但是原因并不知晓。可能是因为菊花的不屈不挠很像黄巢自身的经历,他希望以菊花来表达自己的处事之道,以及起义之后的理想抱负。

黄巢在历史中都是以战死疆场为结局。但是通过黄巢的最后一首诗,自题像中可以看出黄巢很可能是落发为僧。很多人基于这首诗落发为僧的原因,便认为这首诗不是黄巢所作。

这首诗的头两个字便是“记得”有一种英雄泪目,一直在回忆往昔的感觉。黄巢的最后一首是比起前两首的传播度低了很多,可能是因为这首诗中没有了之前的霸气,对之后的生活没有了之前的期许,只剩下饱经沧桑之后对曾经英雄经历的回忆。

历史上像黄巢一样有着抱负又胸怀天下的人,成功的又有几人呢?成功的人刘邦算一位,他在定鼎天下之后发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黄巢的三首菊花诗如下:

1、《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2、《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3、《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赏析

从这首诗来看,他没有战死,后来削发为僧了。如果真像民间传说那样,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寻常人所能及。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

1、《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翻译: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2、《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翻译: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3、《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翻译:记得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用铁甲编成的战衣如今变成了僧衣。天津桥上再也没有人认识,一个人倚靠在栏杆看着落日的余晖。

轶事典故:

黄巢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十分富足。他善于剑术,马术和箭法也不错,粗通笔墨,小时候就有诗才。五岁时侍奉祖父,便可对诗。

黄巢五岁时候陪老人,父亲为菊花连句,老头想找不到,他随口回答说:“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黄巢父亲责怪他。于是老翁说:“他能诗,但不知道轻重,可以命令他再写一篇。”黄巢回答说:“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巢

黄巢的三首诗是什么和黄巢的三首诗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几首诗真是黄巢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