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观天象的一套说辞(观天象说说)

十月观天象指南,这些观测机会不容错过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观天象的一套说辞,以及天象说金牛座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金牛座的运程如何夜观天象古人观天象到底是在看什么

金牛座(4月20日至5月20日)

科普专栏 新疆天文台科普网

2006年对主运落在工作宫的金牛座而言,将是火力旺盛、充实中带点苦涩的劳碌期,大致平顺但缺乏高潮。相较去年轰轰烈烈的人生起落,新年度牛座将回归平淡与宁静的章节,在既定的角色中逐渐历练成熟,并在过程中建立新的事业或情感的最佳排列组合。

由於战星火星今年难得地停留在牛座长达5月多,尽管带来无比的自信、胆识和果断,但钻牛角尖等固执己见或纵情美食、菸酒、声色之类的自我放纵也颇值警惕。

事业认真负责,工作效率不错,可惜缺乏授权、力气也常常用错地方。年底可望有生力军加入。爱情为事业成就加分。财运持平,10-11月不利重大投资交易。

5月8日的「金牛座新月」,是年度运势跃升的重要起点,5月上旬到6月初是财务最有收获的时段,11月15日的「金牛座月圆」则是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运势高点。

年度叮咛:心胸开放,凡事预留弹性.。

致胜秘诀:助人、益友、稳定、善用新科技

魅力出击:蓝宝石戒指、紫色系配饰助爱情,黄、橙色系旺财。

最大收获:工作、健康、宠物、爱情、婚姻

成功障碍:武断固执、卷入他人问题、过度自大或自卑

2006年是金牛座积极奋斗,努力不懈的一年。

整体运:☆☆

难得见到的天象--火星大接近地球以及火星长期滞留现象,都发生在金牛座上,而且也与其它行星产生了大十字相位。这对于金牛座的影响非常大,会在各个层面产生紧绷的状态。所幸,在2006年这些现象逐渐缓和解除,火星的离开也解除了大十字格局,应该是金牛座倍感松一口气的时候了。然而还是需要注意,木星仍与你遥遥相对,关于合作与人际方面的事项,有必要更为谨慎。

功课学业运:☆☆☆

金牛座今年有忽然开窍的感觉,在功课上不再感到那样吃力了,有些以往困惑难解的部分,现在怎么读都能够通了。你会感到很有心得,而引起更多的兴趣,成绩也当然有所进步了。这一年金牛座能在学业上,找到成就感。

工作职场运:☆☆

2006这一年里,金牛座似乎特别繁忙,然而真正让你吃力的地方不在工作本身,而是外务特别的多,能有经济实效的工作,反而没办法用太多心力去投入,这也是你烦恼的原因。比起事业上的工作,家庭事务花费你更多精神。里里外外都要奔波,只能说是“能者多劳”啰。

金钱理财运:☆☆

一切繁忙的你,无论有没有刻意花心思到财务上,也一定都会忙到这一方面的。那不如先花点心思来规划会比事到临头才采取因应措施来得有保障多了!火星对财务宫位有所影响,可能会有挥霍或漏财的情形,这到了四五月之后,就会逐渐趋于平稳。

恋爱婚姻运:☆☆

金牛座2006年因为恋爱宫位受到月亮感应点以及小行星的多重影响,爱情上可能会遭遇到一些特别的现象,关系的演变也多出乎自己的意料,使得你感到缘分或是宿命的奇妙。

有伴侣的你:关系应该能够维持,在稳定中或许会有突然的发展,可能面临婚事喜事等考虑。

单身的你:很有机会遇到奇妙的缘分,对象也十分特殊,而你也有可能会不明就里地,进入新的一段关系当中。

怎么学习夜观天象

其实夜观天象主要是古人的做法,他们经过长时间夜观天象的经验累积之后,发现星座移动的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和地球上气候变化相吻合的。所以在4000年前中国的古书《鹖冠子》,曾有这样的记载:“斗柄东指,天下场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下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是以黄昏时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判断当令的季节。而这种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就叫做“观象授时”。在没有历法的时代,曾经为古人使用过一段很长的时间。

首先、要学习中国古典朴素哲学、即五行学说!再次、拜读《易经》、《道德经》!最后学习中国古典天文学、即星宿图、太极说、分野学、四象论、周天理!

目前这是一个屠龙之技!

昨夜我夜观天象

结果你就出生了,哈哈哈

女人不来大姨妈,有你们吗?哈哈哈

怎么样观天象呢?

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体系,类似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

三垣指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二十八宿又称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最初是古人为比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运动而选择的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为二十八个天区的主体,这些天区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称为名称,和三垣的情况不同,作为天区,二十八宿主要是为了区划星官的归属。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七宿:斗、牛(牵牛)、女(须女)、虚、危、室(营室)、壁(东壁);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此外还有贴近这些星官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神宫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尾等宿内,称为辅官或辅座。

唐代的二十八宿包括辅官或辅座星在内总共有星183颗。

二十八宿释名

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称之为二十八宿,又将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及季节和四象联系起来。张衡在《灵宪》中有一番描述:“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下面结合二十八宿在天空中的位置对宿名作一介绍。

二十八宿按东北西南四个方位分作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种颜色、五种四组动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陆,对应关系如下:东方苍龙,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红色。

东方七宿

1东官青龙

东方七宿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

角,就是龙角。在现代的星座组织系统中,角宿属于室女座,其中较亮的角宿一和角宿二分别是一等和三等星,现代称它们为室女alpha及室女zeta。黄道就在这两颗星之间穿过,因此日月和行星常会在这两颗星附近经过,古籍上称角二星为天关或天门,也是这个原因。

亢,就是龙的咽喉。《尔雅释鸟》上云:“亢,鸟咙”,注称:“亢即咽,俗作吭。”亢宿也属于室女座,但较角宿小,其中的星也较闇弱,多为四等以下。南京地区四月下旬,室女座在晚上9时前后位于东南方的半空中。

氐,《说文》:“氐,至也;从氏,下著-,-,地也。”。《尔雅释天》:“天根,氐也。”注称:“角,亢下系于氐,若木之有根。”因此氐可理解为龙的前足。氐宿属于天秤座,其中的氐宿一(天秤sigma),氐宿三(天秤beta)和氐宿四(天秤alpha)都是二至三等的较亮星,这三颗星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顶点的氐宿四就落在黄道上。

房是胸房。《史记天官书》:“房为府,天驷也。”府通腑。《尔雅释天》:“天驷,房也。”注称:“龙为天马,故房四星谓之天驷。”房宿属于天蝎座,房四星就是蝎子的头,它们都是二,三等的较亮星(天蝎beta,delta,pi,rho)。

心是龙心。心星,即著名的心宿二(天蝎alpha),古代称之为火,大火,或商星。它是一颗红巨星,呈红色,是一等星。心宿也属于天蝎座,心宿三星组成了蝎子的躯干。

尾即龙尾,《左传》:......>>

如何夜观天象?

怎样夜观天象?其实星座位置是按一定规律运行的,而且和地球上气候变化是相对应的。中国的老祖先经过长时间观察天象的经验累积之后发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下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是以黄昏时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来判断当令的季节。而这种观察天象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就叫做“观象授时”。在没有历法的时代,曾经为古人使用过一段很长的时间。

一、天象特点介绍山脉,甚至小山都是天气的影响者。

山地比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更能使风、温度、降水和闪电产生重大变化,往往会给山区旅行的人员造成威胁。风,山地的风也是多种多样,通俗的讲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上坡风,这是由于山地温差的变化而引起的夜间冷空气向下坡的倾泄和白天暖空气向山上的爬升所致。上坡风大多出现在日出之后15--45分钟内,并在正午或地面受到的太阳能量最强时达到最大风速。一般是,南坡接到的能量最大,因此上坡风最强。北坡则无上风出现。上坡风通常直向山涧和峡谷里钻。当天空有飘动的云团时,太阳光的时隐时现能够像"开关"一样及时地控制上坡风的发生和停息。下坡风,相对较为温和而稳定,多发生在近地表面,在日落之后的15--45分钟内开始起风,一直到次日的日出,从山顶刮向峡谷的底部。下沉风,即"冰川风"。它往往出现在冰川上,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因为冰川的表面温度总是低于其上面的空气温度,所以它总是沿着下坡刮起。但在冰川向斜坡延伸的末端处,也会出现上坡风,这种风的强度往往受冰川范围大小的控制。峡谷风,这是受地形控制的风,也是上坡风与下坡风的混合风,主要出现在斜坡表面有缺口的半封闭式山谷附近。它也受日照温差的控制,即中午多为上谷风,入夜转为下谷风,而且山谷风往往会出现极强阵风的状态。旋风,这也是山区常见的风,每当地面有显著变化而四周的风很强时,就会产生旋风。在大多数情况下,旋风具有瞬时特征且多形成在北风坡。降水,山区存在着大量的上升气流,它使得空气不断的冷却,所以降水量通常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潮溼的热带地区,山区降水量增加得特别明显。而大量降雨所产生的山洪则是对山区旅行者的最大威胁。山区最常见的是雾,它实际上是接触地表的云,有时山谷里全天都可能是雾气茫茫的。闪电,登山运动员、徒步旅行者、野营人员都特别容易受到山区闪电的袭击。在崎岖的山地地形所产生的上升风使得那里雷暴更加猛烈、更加频繁。温度,温度对于山地旅行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山区,温度随高度而降低,这种变化在夏季约为冬季的两倍。山峰上的相对溼度比山谷里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衣服是不良绝缘体,所以,在冬季要使身体温暖、在夏季保持凉爽都是不易的。一般来讲,高度每上升300米,温度平均下降1。2度,这可供山地旅行者参考。

二、天象策略雷暴雷暴最初通常是由小块积云开始的,然后迅速发展,经过浓积云发展时期并进入成熟的积雨云阶段,它是一种猛烈的、恶劣而急剧变化的天气。

野外活动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当积雨云开始堆积并且便黑时就有可能发生雷暴。

2、雷暴通常持续时间很短,要保持镇静,不要害怕,留在可躲避的地方。闪电的危险性在于击穿物体和人体,引起火灾,以及所产生的雷声震破人的耳膜。

所以,应该记住:

1、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可以在闪电时躲在汽车里。

2、最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3、如果在露天下,应蹲在离开孤立大树的高度的两倍距离之处。

4、当你感觉到电荷时,即头发竖起或皮......>>

“昨夜老夫夜观天象…”完整版是什么啊?

昨夜,老夫夜观天象,发现天象异动。新帝王星已出现,隋朝将有一场浩劫,望好自为之。

古代怎么夜观天象

古代的天空,没有现在这么差,很清澈。古人所谓的夜观天象,是借助星图,配以易算,来预测未来,当然,多数都是靠蒙的。

古人夜观天象到底是在看什么

大家知道,我们所看到的星星,绝大部分都是恒星,恒星构成了星空的主体。所有恒星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运动规律也是非常简单的。所以对恒星观测的内容也比较少,神秘性也小,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计时,一是为其他天体提供位置参考。关于计时,是看北斗星的斗柄,有这样四句话:“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星的斗柄仿佛一根巨大的指针,在天空转动,随时标示出当前的日期。对于有经验的观测者,只凭观测斗柄指向,就可以大致判断当前的节气。对于现在人来说,这一点似乎不值一提,不过在古代,历法系统没有这么发达,也没有这么准确,看星斗定时是有其作用的。更有内容的观测,来自所谓“五星、七政”。“五星”即五颗肉眼可见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七政”是在“五星”的基础上增加太阳和月亮。对他们的观察,离不开对他们所在位置的描述。这就是恒星观测的第二部分内容。我们都听说过所谓的“二十八星宿”,所谓“宿”,就是指行星和日月暂时在此“住宿”的意思。由于恒星的相对位置不动,形成了一幅天空地图,“七政”们运行到哪里,可以用此来描述。这二十八宿,又分为四个大区:东方青龙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北方玄武七宿。并且,每个星宿对应着不同的人间地理位置。二十八宿,是黄道星宿,与西方天文的黄道十二星座大致相对应,五星、七政的运行基本在其中,但行星有时会有比较大的张角,所以也会运行到其他星座中(古代称作星官)。月亮是夜晚最显眼的天体,月相圆缺的变化直接和农历的日期对应。对月亮的观测,大约也有两个方面意义。一个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天气,一个是预测日月食。从月亮来预测天气,有一些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有一句古语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如果月亮周围出现光晕,就说明第二天刮大风的可能性很大。不知道诸葛亮借东风的当晚是否也有“月晕”的迹象。这多少还是能让人想象出一些原因的,比如出现光晕,可能意味着空中的水气含量比较大,也许和温度也有一些关系,也许是会有风雨出现。但还有一些,似乎更加神秘,比如《尚书·洪范》中提到过:“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诗经·小雅》中也对此进行印证:“月离于毕,俾滂沱矣”。都在说月亮运动到毕宿(按现代星座划分为金牛座的一部分)位置,则会有大雨出现。究竟是不是这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证一下。预测日月食,是靠精细的计算月亮和太阳的运动位置和趋势,如果他们靠得太近,自然就会发生日月食的现象。这只是普通的技术工作,古代有专门的天文官负责观察和计算。如果出现漏报和误报,都是重大失职。内容最丰富的观察,是对“五星”——水星也称为辰星。金星也称为明星,又名太白,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木星也称为岁星。火星也称为荧惑。土星也称为镇星或填星。这五颗星的运行规律又可以分为两类:水星和金星在太阳系中处于地球内侧,他们在地球上的视觉角度不会离开太阳太远。所以只能在黄昏或黎明出现。而其他三星,则可以出现在远离太阳的位置上。他们以相对难以计算的规律运行于不同的星宿,注意,每个星宿都对应着人间不同的地理位置。这种对应,称为“分野”,现在看来,多少有些牵强。比如:斗宿、牛宿对应地上的扬州;箕宿、尾宿对应地上的幽州;心宿、房宿、氐宿对应地上的豫州(战国时期的宋),等等。而这五颗星也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火星(荧惑)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战争和灾难,如果移动到心宿(按现代星座划分为天蝎座的一部分),就称为荧惑......>>

古人夜观天象,怎样的天象有怎样的情况?

古代人说的天象很玄乎,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吹牛的

大家知道,我们所看到的星星,绝大部分都是恒星,恒星构成了星空的主体。所有恒星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运动规律也是非常简单的。所以对恒星观测的内容也比较少,神秘性也小,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计时,一是为其他天体提供位置参考。关于计时,是看北斗星的斗柄,有这样四句话:“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北斗星的斗柄仿佛一根巨大的指针,在天空转动,随时标示出当前的日期。对于有经验的观测者,只凭观测斗柄指向,就可以大致判断当前的节气。对于现在人来说,这一点似乎不值一提,不过在古代,历法系统没有这么发达,也没有这么准确,看星斗定时是有其作用的。更有内容的观测,来自所谓“五星、七政”。“五星”即五颗肉眼可见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七政”是在“五星”的基础上增加太阳和月亮。对他们的观察,离不开对他们所在位置的描述。这就是恒星观测的第二部分内容。我们都听说过所谓的“二十八星宿”,所谓“宿”,就是指行星和日月暂时在此“住宿”的意思。由于恒星的相对位置不动,形成了一幅天空地图,“七政”们运行到哪里,可以用此来描述。这二十八宿,又分为四个大区:东方青龙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北方玄武七宿。并且,每个星宿对应着不同的人间地理位置。二十八宿,是黄道星宿,与西方天文的黄道十二星座大致相对应,五星、七政的运行基本在其中,但行星有时会有比较大的张角,所以也会运行到其他星座中(古代称作星官)。月亮是夜晚最显眼的天体,月相圆缺的变化直接和农历的日期对应。对月亮的观测,大约也有两个方面意义。一个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天气,一个是预测日月食。从月亮来预测天气,有一些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有一句古语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如果月亮周围出现光晕,就说明第二天刮大风的可能性很大。不知道诸葛亮借东风的当晚是否也有“月晕”的迹象。这多少还是能让人想象出一些原因的,比如出现光晕,可能意味着空中的水气含量比较大,也许和温度也有一些关系,也许是会有风雨出现。但还有一些,似乎更加神秘,比如《尚书·洪范》中提到过:“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诗经·小雅》中也对此进行印证:“月离于毕,俾滂沱矣”。都在说月亮运动到毕宿(按现代星座划分为金牛座的一部分)位置,则会有大雨出现。究竟是不是这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证一下。预测日月食,是靠精细的计算月亮和太阳的运动位置和趋势,如果他们靠得太近,自然就会发生日月食的现象。这只是普通的技术工作,古代有专门的天文官负责观察和计算。如果出现漏报和误报,都是重大失职。内容最丰富的观察,是对“五星”——水星也称为辰星。金星也称为明星,又名太白,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木星也称为岁星。火星也称为荧惑。土星也称为镇星或填星。这五颗星的运行规律又可以分为两类:水星和金星在太阳系中处于地球内侧,他们在地球上的视觉角度不会离开太阳太远。所以只能在黄昏或黎明出现。而其他三星,则可以出现在远离太阳的位置上。他们以相对难以计算的规律运行于不同的星宿,注意,每个星宿都对应着人间不同的地理位置。这种对应,称为“分野”,现在看来,多少有些牵强。比如:斗宿、牛宿对应地上的扬州;箕宿、尾宿对应地上的幽州;心宿、房宿、氐宿对应地上的豫州(战国时期的宋),等等。而这五颗星也具有不同的含义。比如火星(荧惑)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战争和灾难,如果移动到心宿(按现代星座划分为天蝎座的一部分),就称为荧惑守心,被人认为是不祥之兆,尤其对于豫州地区来说,更加不祥。《史记》中曾经记录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故事:“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於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於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於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於是候之,果徙三度。”火星侵入心宿,心是宋的分野。宋景公很担心。司星(专门负责观星的官员)子韦说:“把灾祸移给相国吧?”景公说:“相国是我的股肱。”“移给百姓?”景公说:“百姓是为君之本。”“移给年岁?”景公说:“年岁不好,百姓就会困乏,我还给谁当君主啊!”司星子韦说:“您这三句有君主之德的话,上天会听到的,荧惑应该会移走的。”于是他们等了一阵,果然移了三度。这个故事说明天象并非其决定性的作用,宋景公的仁德之心就改变了预定的天象灾害,天象随之改变,天人合一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思维方式。更为神奇的是,所有的行星,基本都按照同一个方向运动,但在某个特定的时期,从地球上看来,会出现“逆行”现象,即反方向运动。这更为古代观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除了刚才所说的分野对应,不同的星宿还有许多具体含义,充分发挥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一个成语,气冲牛斗。牛与斗就是天上的两个星宿。“牛宿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南斗六星,天庙也,一曰天机”。这种对应的具体说法很多,相互矛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具体应用时,主观色彩还是很强的。再举一个三国演义中的例子: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用许攸之计去烧袁绍囤积在乌巢的粮草。当晚袁绍的谋士沮授,“仰观天象。忽见太白(金星)逆行,侵犯牛、斗之分,大惊曰:‘祸将至矣!’”虽然沮授从天象上看出了问题,但袁绍并不信任他,所以仍然失败了。太白(金星)如果逆行,一般象征灾祸。其他观星的现象,还包括观察各种天文或者天气现象,而其中以客星、彗星、流星为主。客星普遍认为就是现在所说的超新星。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出现在金牛座天关星附近的超新星,这应该是有关客星最著名的记录了。这颗超新星爆发后达两年之久才变暗。《宋会要》中记载道:“元年三月,司天监言客星没,客去之兆也。初,至和元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而彗星则比较有趣了,“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古人认为是灾难的征兆。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就提到:“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对流星的观察,也有很多记录。《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这是关于流行雨的记录。古人很早就知道流星和陨石的关系,《史记》中有个有名的例子:“(秦始皇)三十六年,荧惑守心。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史记》在这里非常客观,很清楚地知道上面的字不是陨石带来的,而是有人故意刻上去的。客星、彗星、流星,这些天文现象,由于出没无常,往往和人间的吉凶祸福关系不很密切,其观测的天文意义多于预测意义。中国的史书往往有“天文志”这一部分,上面有许多观星和预测吉凶的记录。如果断然认为这些都是迷信,只怕也是不够客观的。因为日月五星都是运行在地球周围的质量巨大的天体,他们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很可能确实对地球上的生命有一些影响。而客星由于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彗星与流星的质量又非常小,所以对人类的影响似乎难以看到。这样看来,夜观天象多少还是有些科学道理的。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7月又一大波浪漫天象来袭,最佳观星地你选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