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宇宙黑洞是什么东西(人死在太空中会腐烂吗)

宇宙中的 死神 ,黑洞到底什么东西 可能是连接两个宇宙的虫洞

大家好,关于宇宙黑洞是什么东西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宇宙中处女座的黑洞排第几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宇宙有什么新发现十二星座哪个是最优秀的星座与宇宙小知识

宇宙中还有另外的地球

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有些东西不太对劲 网友 那是个什么东西

有天文学家在1999年7月1日出版的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中称,在遥远的宇宙边缘,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与地球环境相似的行星,它们被称为“失落的世界”。

科学家们相信,这些行星在太阳系形成初期被摒出太阳系,从而成为宇宙中的游魂野鬼。它们那里的气候暖和而且湿度充足,足以维持生命的存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行星科学家史蒂文森表示,尽管这些地球的“孪生兄弟”没有像太阳那样的恒星为它们提供热力,但它们的表面很可能有厚厚的氢气层,氢气层中蕴藏着由行星天然放射作用所发出的热量,并使这些微热得以长期保存。

史蒂文森说,这些“被逐者”从太阳系形成过程中所获取的热能,即使经过几百亿年也不会冷却。

史蒂文森强调,科学家们的这一新发现并不是简单的推想,而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早在数十年前,天文学家们就认为星际空间存在“被逐”的天体,这些天体是太阳系产生时的“副产品”。

在太阳系形成时期,与地球质量大致相同的天体被认为往两种方向发展,一是撞入像木星那样的大行星,二是被更大的行星的万有引力弹射入太空。

史蒂文森关注的是那些被大行星的万有引力拉入太空的天体,这些天体是在数百万年前被摒出太阳系的,也就是在太阳系于大约45亿年前合并之后。

因为在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的那一阶段,太空中很可能充满了氢。因此,被释放的行星就可能被氢包围,从而使它们能保留大致与地表相同的温度,甚至使它们也有海洋存在。

如果没有阳光,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内部的放射活动就会使温度只上升到绝对零度之上一点,但是厚厚的氢气层却能防止内热逃逸,从而使被“放逐”的行星保持温暖舒适。

液态的水被认为是与地球生命类似的生物存在所应有的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史蒂文森说,那些“被逐”天体上面也可能有火山及闪电,从而使其表面温度可以维持生命,并维持生命长久存在。此外,在这些行星的大气层中,除氢以外还很可能含有甲烷和阿摩尼亚。这一切与40亿年前地球开始有生命的环境相似。

不过,史蒂文森指出,由于这些星球获得的能量只等于地球的1/5000,因此就算有生物存在,它们也是较为低等的。

史蒂文森这样描绘这些星球上的景象:“那里并不完全是冰冷黑暗的世界,频繁的火山爆发所喷出的红色岩浆使整个大地呈暗红色,而天空中则布满氢云,你在这里可能看不到美丽的星空。”

“失落的世界”理论问世后,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因为史蒂文森的论点目前基本上不能得到证实。那些遥远的孤星如果存在的话,也只能发出极少的放射热能或无线电波,以目前的技术而言,地球上的科学家根本无法观察到它们。

地球还有第二个月亮

英国天文学家目前发现有第二个月亮正在围绕地球运行,这月亮虽近800年才围绕地球一圈,但对研究太阳系星体有极大帮助。

月亮是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天体。英国天文学家指出,第二个月亮是一个名为“Cruithne”的星,它原是一颗在太空飞行的小行星,因受到地球和太阳的引力吸引而进入地球轨道,成为另一颗地球卫星。“Cruithne”直径只有3千米,其轨迹呈偏心圆型,每770年环绕地球一圈,预计能最少运行5000年。天文学家称,他们早已知道“Cruithne”的存在,但近期才发现它原来是环绕地球而行,而这发现有助天文学家以数学方法将太阳系星体的运行归类,以及研究小行星撞向地球的可能性。

神秘天体绕太阳运行

英美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已飞行很久的“先锋10号”宇宙探测器竟给他们带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个新的天体正围绕太阳运行。

观测者们还没有见到这一天体,但他们坚信它的存在,因为“先锋10号”的轨道因它发生了变化!

如果这一发现属实,那它将成为因重力这惟一原因而被发现的太阳系中的第二颗行星。第一次是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科学家在1787年发现了天王星,后来发现天王星的轨道上分异常,从而发现了对其具有引力的海王星。

这颗新星是由英美天文学家组成的小组发现的,它很可能就是所谓的“Kuiper带”天体。而“先锋10号”的轨道数据则来自于美国宇航局“深度空间”网络,这一网络由一系列大型射电望远镜构成,目的是为了观测太空深远处的情况。

早在1992年12月8日,那时“先锋10号”已飞离地球84亿千米,该天文小组就发现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出现偏差,他们一直在研究这一现象,希望找出原因。直到最近,在经过多种方法分析研究“先锋10号”发回的数据后,他们才肯定了自己的推论:即太阳系又有了新成员。

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力图计算出此天体可能达到的最远距离以及具体位置。他们初步预计,此大体是在撞上一个大行星后而被抛到太阳系边际的。该天文小组的一位英国博士称:“我们对这一发现欣喜若狂,它真是天文学上一个极好的标志性事件!”

据称,这一天体可能是在茫茫宇宙中已知的数百个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的一个,它们大都是由冰及岩石构成,且远在冥王星之外。这些天体在行星大家族中属于小字辈,直径仅有几百千米,但天文学家相信,有几百万个这种小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行,并形成一条庞大的“星带”。1992年,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一个这类天体。

1972年3月,“先锋10号”被发射升空,它是第一个要穿过火星及木星间小行星带飞向更远太空的探测器。但天文学家无法知道,它是否能安全闯过这一地段。

“先锋10号”也是第一个到达气体行星——木星的探测器。随后,它又成功飞离太阳的行星系统。虽然它还未进入星际领域,但这已开了太空探测器的先河。

在“先锋10号”飞了25年后,虽然它仍在发回信息,1997年美国宇航局还是暂停了对它的监控。

今年早些时候,科学家突然发现,一股神秘的力量作用于这个“老太空旅客”,但一时又无法找到原因,后来这股力量竟将它向一个方向推移。

据悉,“先锋10号”将在200万年后到达金牛座星群。

华裔科学家再战相对论

2000年5月底,《纽约时报》抢先报道了一条令科学界为之震惊的消息:华裔科学家王利军和他的同事成功地打破光速极限,在实验室把光的速度提高了300倍。如果这一发现得到确认,它意味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将被彻底推翻。但6月8日,王利军又专门出面澄清,所谓“比光速快300倍”的研究,其实只是传媒在没向他证实就发表了错误理解。

然而,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刊载了王利军等3位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成果,首次证明了世界上有比光速还快的东西。这项研究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王利军、亚历山大·库兹米奇及阿瑟·道格鲁共同进行,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期刊《自然》上。王利军表示:“我们的研究显示,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光速快的观念是错误的。”

这项研究成果目前并没有任何实际上的应用,但却让光学物理学界大为振奋,加州柏克莱分校的物理学家雷蒙·赵表示,这是一项科学大突破,以前大家都认为比光速快是不可能的,不过事实证明了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要试后才知道。

在约二个世纪前,爱国斯坦提出真空中前进的光速是全宇宙最快的速度。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成果在未来可应用于研制超速电脑上。

事实上,除王利军等主流科学家正在挑战爱因斯坦外,一些“地下科学家”也在联手攻击“相对论神庙”。依照这些科学家的说法,相对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对常识的侮辱,而相对论的提出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则有欺世盗名之嫌。

一个名叫“现代物理学如何骗人”的网站贴出了大量反对从相对论到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的文章。另一个网站上发表了自称为偶像破坏者的斯蒂凡·马里诺夫的文章,由于权威的《自然》杂志拒绝刊登他反对相对论的证据,这位奥地利的物理学家竟威胁要到英国驻奥地利大使馆门前自杀。

事实上,反相对论运动自爱因斯坦于1905年就相对论发表第一篇论文的那天起就开始了,更多的科学家后来也加入到了反爱因斯坦的阵营中。

冥王星是不是块冰

近日,美国罗斯地球及太空中心的科学家提出新理论,认为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其实不是行星,而只是一块巨大的冰,应将其“废掉”。

据这个刚成立一年,隶属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机构称,在海王星外是一条冰雪形成的管星带,这其中就包括冥王星。不过大部分天文学家认为,除非有确实证据,否则冥王星将仍被视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

事实上冥王星一直都跟其他八大行星有所区别,它较像管星,其公转轨道比其他行星多倾斜了17度。在1930年刚发现它时,科学家认为它的体积一如地球,但现在发现它的宽度只有2273千米,比月球还小。

1992年,天文学家在海王星外发现由数以百计的冰和石组成的辇星,将之称为凯珀带,其中约有70颗分星与冥王星的公转轨道相近。

罗斯中心称,由于对行星没有一致的诠释,故应把太阳系分为太阳与5类物体:像金星、水星、地球和火星这种由高密度石质形成的细小行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由碎石和铁形成的小行星带;巨大的气体星球如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奥尔特星云和凯珀带。至于冥王星,罗斯中心认为它应是凯珀带的一分子。

该中心说,过去也有行星被“废”的先例,如1801年被称为行星的谷神星,后来就被重划为小行星,因为它的宽度只有933千米。

反对“废”掉冥王星的天文学家说,谷神星的行星地位只享用了1年,冥王星却享用70多年,况且“废”谷神星是获天文学界一致同意的。但也有天文学家赞赏罗斯中心的勇气,认为它比其他天文学家走前了一步。

“哈勃”望远镜发现超级巨型黑洞

“哈勃”望远镜自1990年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释放到地球大气层外太空以来,它已为人类立下了不少功劳,它已拍摄了上千万幅照片。由于初期设计上的误差,“哈勃”曾患“近视病”,聚焦不佳,图像清晰度不够,后来(1996年)经过修复,功能大大提高,图像清晰度也有所改善。修复后的“哈勃”在前段时间拍到了宇宙深穹中清晰的类星体照片,并且还拍到了在太阳系边缘处的隐形生命体——人类形像的气状生命体照片,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一项功劳。因为这类照片可以作为E.T.研究中认为宇宙中存在高能高智隐形生命体的证据。

最近,“哈勃”望远镜再立新功,它又发现了超黑洞的存在和发现新的绚丽璀璨的新星体。这给天文界带来了新的喜讯。

1997年2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两名宇航员通过太空行走,为“哈勃”太空望远镜加了近红外照相和多目标分光仪、太空望远镜图像摄谱仪等11件总值3亿美元的新设备。这些新设备对12日公布的新发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由于通过红外光线观察,新安装的近红外照相和多目标分光仪要比通过可见光观察的其他望远镜更为优越。它可以穿透星际尘埃,“看到”著名的猎户座星云。在这个星云里,正在孕育大量新星体。近红外照相和多目标分光仪拍下的猎户座星云照片显示,无数绚烂夺目、奇形怪状的物质从一些正在形成中的巨大星体“新生命”中喷射而出。

科学家们还通过近红外照相和多目标分光仪观察了另一个距地球3000光年的星云。在那个星云里,有一颗“垂死”的恒星,不断地爆发出气体和尘埃。安装近红外照相和多目标分光仪的主管科学家罗杰·汤普森说:“通过‘哈勃’拍摄的图像,我们得以了解星体从诞生到死亡的一系列景象。”

另一个新设备——太空望远镜图像摄谱仪也立下了大功,在处女座发现了一个至少是太阳质量3亿倍的大黑洞。由于黑洞会将周围的任何东西——包括光线本身都吸进去,故我们通常并不能拍下黑洞本身的照片。但是,太空望远镜图像摄谱仪通过分析光谱不同部分代表的不同物质,展现了以很快的速度围绕黑洞旋转的物质的Z型光谱曲线,这种曲线是黑洞存在的重要证据。自1990年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释放到太空中以来,“哈勃”为期15年的设计寿命已过大半。但经修复更新后的“哈勃”以更卓越的功能正在为人类掀开宇宙层层神秘的面纱!今后按计划通过定期更新功能,哈勃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音和惊奇!

并且,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研制性能更高的新的太空望远镜,以进一步揭示宇宙之谜。

黑洞新发现

英国剑桥天文研究所一个小组最近利用电脑,模拟黑洞“吞噬”物质的情形,赫然发现黑洞原来也有“饱到呕”的时候,并非如原先估计的那般“贪婪”。

这项发现叫人对黑洞的“成长”过程产生不少疑问。小组负责人普林格尔博士说:“天文学家一般假设黑洞透过吸入物质不断扩大。那表示在银河系的演变过程中,中央黑洞会以极快速度扩张,我们在探索太空时,理应可看到这个过程。”

不过,天文学家却找不到物质被慢慢吸入黑洞继而燃烧发光的现象。电脑模拟过程显示,物质在浮向黑洞之后,随即被“吐”了出来。

银河系的中心隐藏一个超巨型的黑洞,它拥有极大的万有引力能吸吮光线。

天文学家在最近出版的英国《自然》科学周刊中报道,这个名为“人马座A*”的黑洞,距离地球26000光年,亦即我们的银河系旋转的位置。天文学家早就怀疑有这黑洞存在,原因是在黑洞周围旋转的气团及宇宙尘中,排放出微弱的辐射,不过,天文学家却是到了现在才找到证据,证明确实存在黑洞现象。

洛杉矶加州大学物理及天文学系一组专家利用全球其中一个最大型望远镜——夏威夷的10米长凯克望远镜,发现在“人马座A*”黑洞近距离轨道运行的3颗星体,在黑洞的万有引力影响下加速。3颗星体目前以接近地球环绕太阳轨道的速度,在“人马座A*”周围劲飞,显示星体是受到一股巨型质量的物体拉动,科学家估计,这物体的质量是太阳的260万倍。

美国人发现了两颗可能有生命的行星在运行

在探测宇宙奥秘过程中,寻找外星生命(SETI)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多年来,美国、俄罗斯等先进国家在此项工作上投入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其中美国付出的经费最为庞大,采用强功率多频道的无线电对外太空进行扫描;同时还发出宇宙飞船,试图在太空中发现生命的存在。其他国家也发射不少探测器去外星,试图找到生命的蛛丝马迹。

经过多年的搜寻,美国天文学家在广阔无垠的茫茫宇宙中发现了两颗生命新大陆——生命星球。这两颗星上有水存在,温度适宜,有很大可能存在生命。这一消息是美国费城州立大学的杰弗里·马希博士和同事布特勒公布的。这一新的发现轰动了全美国,也震惊了世界。

大熊座47号恒星有行星围绕运行

第一颗行星围绕着著名的大熊星座47号恒星运转,离北斗七星有3218538亿千米,体积是我们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2倍。它的构成也像木星一样,绝大多数是有毒气体,如氢气、硫化物、氨气和甲烷等,猛烈喷射出的气流不停地以每小时几百英里的速度吹过,有时还会形成巨大的飓风,持续几百年,这些飓风不停地运转、盘旋,足以吞进整个地球。在这荒凉的天外世界,如果任何一处有固体表面的话,那么它就会被几千英里厚的大气层覆盖着、压迫着,甚至比地球上最深的海底所承受的压力还要大千百倍,任何固体表层最终将会被压碎。

室女座处女70号恒星有行星运行

马希的报告还透露出,发现的第二颗行星是围绕室女星座中处女70号恒星运转,它可能并不引人注目,因为它的质量比木星的质量还要大6倍,那里的气候条件甚至更加奇特。

两颗新发现的行星上,很可能是一片广阔沉寂的世界。尽管如此,当杰弗里·马希和保罗·布特勒宣布他们的发现时,几乎整个理论界都为之震惊了。大多数天文学家都投入到这一新发现中去,并努力去验证和发展那些已得出的确凿事实。多年来,天文学家们不停顿地进行探索和研究,用大功率的射电望远镜在太空中搜寻,并记录了10多年的来自遥远天际的无线电信号。这些微弱的信号总是在接受器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天文学家们对天外生命出现的各种可能,进行过无休止的推断和探讨。但在此前,没有一人找到确凿证据来表明,茫茫宇宙间,除了地球人类的文明和生活方式之外,还会有生命存在。

其实,这并非说两颗行星上肯定会存在像我们人类一样的生命。即使这遥远的天外世界有生物居住的话,那他们必然是一种异乎寻常、稀奇古怪的生命。他们从生到死,代代相传,一直浮悬在半空,很可能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地面,要解开这些谜,用今天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因此,对待地外生命不应以地球上的概念往上套。

1000光年外藏着外星人吗

美国两名科技界大亨近日捐赠1200多万美元给美国“寻找外星智慧研究所”,建立一个迄今为止最大型最先进的接收外太空信号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天线比现有的仪器精良200倍,可以帮助人类探测外太空的信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揭开外星人的神秘面纱。

47岁的保罗·艾伦是微软创办人之一,40岁的内森·米尔沃尔德则是微软技术部门的前任主管。为了支持外星人探索计划,搜集外星信号,两人最近分别向“寻找外星智慧研究所”捐赠了1115万美元及100万美元,建立一个名为“艾伦电子望远镜集群”的系统。

天文学家们计划在2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建立500~1000个巨大的碟形天线系统来探测搜集外星人的信号,并把这些天线与目前最先进的计算机相连接,以便对信号进行分析。这1平方千米的范围将是“无线电静止区域”,人们不被允许在这里使用移动电话、电视、广播以及其他无线装置,因为它们发出的信号可能影响对外星信号的探测。“艾伦电子望远镜集群”将坐落在圣弗兰西斯克北部400千米,距加利福尼亚大学哈特克里克天文台3千米,计划于2015年完成。新的电子天文望远镜可以365天不间断地运作,不间断地接收来自外太空的信息。

科学家们希望能利用新的天文望远镜系统探测到外星人的电视、广播以及无线电发射信号。美国“寻找外星智慧研究所”研究员吉尔·塔特称:“我们将利用新型天文望远镜探测1000光年以外的星球。”美国“寻找外星智慧研究所”现有的天文望远镜只能探测几百光年远的星球。

美国“寻找外星智慧研究所”于1995年开始“凤凰计划”,通过大型电子天文望远镜,探测接收外太空的“声音”,包括背景辐射、星体发出的电波以及其他杂音。科学家再将这些信号通过电脑分析,希望从中可以发现外星传来的信息。这些电子望远镜直径为40~300米不等,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电子望远镜。天文学家选择了1000个如太阳系般的星体,进行信号搜集工作。到1999年,“凤凰计划”已经探测过500多个目标星体,虽然仍没有发现明显的外星智慧讯息,但科学家们仍在坚持不懈地工作,希望总有一天能发现外星的文明。

最近几个月,科学家们宣布在远太阳系发现40多个行星,再一次把人类寻找外星人的计划推向高潮,虽然这些行星大部分都非常大,而且它们的温度也非常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但科学家们表示,也可能存在小的、像地球一样的行星。除了探测外星生命的信息以外,“艾伦电子望远镜集群”还将寻找100~120亿年前第一次出现星体和星系时宇宙大爆炸的微弱痕迹,正是当时爆炸物质的聚集形成了目前的宇宙排列。科学家还可以通过这个新型电子天文望远镜来追寻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小行星和彗星的行动轨迹。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皮特·威尔金森表示,通过新型天文望远镜的探测,可以使人类想办法保护地球免受一些碰撞。

“天外”存在生命行星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最近报道,美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另外一个拥有与地球同样大小的行星的恒星系,这一发现可能成为支持生命存在的证据。

美国塞蒂外星情报研究所近年来一直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及英国约德莱尔·班克天文台进行寻找外星生命的观测和研究。

观测显示,这个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代号为CM“德拉科尼斯”恒星系拥有两颗行星,而且行星运行的轨道与恒星的距离非常近,足以保证液态水的存在。这意味着,在这些行星上可能已有进化生命的存在。

在CM“德拉科尼斯”星系中有两个小的、暗红色恒星,星系中的行星则同时围绕两颗恒星旋转。这种“二元”星系将导致日夜长短以及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

领导这项研究的研究员劳伦斯·道尔表示,目前还不能确定“候选行星”的精确尺寸,但它们的直径可能达到16900千米。相比之下,地球的直径约为12900千米。

塞蒂研究所所长吉尔·塔特博士称,道尔的观测结果是宇宙中存在与地球相似的行星的有力证据。

火星发现水的迹象——火星有水就有生命

2000年6月21日,世界各大媒体都报道,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相信,他们已经找到火星有水的迹象。

对于火星是否存在过或依然存在生命,一直是科学家争论的问题,而生命的存在首先要有水,因此确定火星是否过去有过水或仍然有水,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科学家发现火星上的马利内利斯山谷长6000多千米,在照片上显示的是一个从左向右的黑痕,很像一个巨大的伤痕。马利内利斯山谷底部要比火星平均水平面低几千米,大气压力较高些,可能有盐分很高的水在地表下面甚至火星表面存在。

科学家认为,他们发现了盐分很大的水从马利内利斯山谷谷底渗出的迹象,而且估计这种渗出是季节性的,而且不是总有,因为他们不是在每张照片上都发现这种渗出。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证实,它将成为火星探索的一个转折点。一方面,它还会再一次引发火星是否存在过和依然存在生命的争论;另一方面,今后科学家必然会更加注意研究火星比较潮湿的峡谷底部地面,在那里寻找生命可能存在甚至依然存在的证据。此外,这一发现也会促进美国国会对火星探索计划增加拨款,美国航天局在去年连续两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失败后,在美国国会造成不良影响,这次发现为航天局挽回了不少面子。

火星的大小只有地球的1/10,白天和夜间的温度相差很大,白天温度为20℃,而夜间则为零下150℃。它的大气稀薄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基本不含氧气。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称他们已经找到火星上有水的有力证据。一天后,科学家们公布了更为惊人的发现——火星上不仅有水,而且可能有液态水。如果这一发现能被最终证实,它将标志着人类对这颗红色行星的探索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科学家们当天向新闻界公布了认为火星上有水的证据:在“火星环球探测者”航天器过去一年内发回的6万多幅火星照片中,有200多张显示了水流流过陨石坑造成的沟纹。人们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火星上深深的水沟、蜿蜒的河道和乱石堆积成的三角洲。“火星环球探测者”并没有直接探测到水,但是根据地球表面的结构来推测,这些痕迹就是火星地下水渗透到地面所形成的。

如果真是这样,火星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极大。

这一发现让科学家们惊喜不已,因为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相信即使火星上有水,也只能以冰的形式存在,原因是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那里的平均气温在零下53℃。另外,科学家们目前找到的大量显示火星有水的迹象都表明,火星上十几亿年前存在过水。

法国专家最近表示,美国宇航局的新发现证明火星上很可能有水,这也意味着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太阳系外又发现9颗新行星

据《北京晚报》2000年8月8日报道,正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国际天文联合会昨天宣布,天文学家又发现了太阳系外的9颗新行星,其中包括一个在地球“后院”发现的木星大小的巨大行星。至此,科学家们在一周内宣布发现的新行星数目已达10颗。

与会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对发现具有人类生存条件的其他地球类行星有信心。他们认为宇宙中肯定存在温度合适、水不结冰也不蒸发而保持液体的行星。在过去的5年间,科学家们已发现了50颗其他星系的行星。

又一个太阳系被发现

天文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看见地球所属的太阳系以外有一个行星的影子掠过其恒星,直接证明太阳系外确实有行星的存在。

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的巴特勒说:“这事非同小可。这是一种直接的发现,我们看见该行星在恒星上的影子。”

有人就会有比较,星座之间也会有比较,那么哪个星座是最优秀的呢?在十二星座中,有人说是天蝎座、有人说是射手座,有人说是摩羯座,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星座的优秀之处吧!

天蝎座:

说到天蝎座就要说到天蝎座的智谋了,天蝎座的人,往往感觉敏锐,直觉很准,深谋远虑,居安思危,具有非常冷静地判断力,喜欢洞察人心。

其次天蝎座精力旺盛,对事业和爱情都喜欢占据主导地位,一步一步制定计划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代表人物就是比尔盖茨,创立了微软,曾经23年都是位居世界首富,2019年被美国杂志评选出“过去十年影响世界最深的十位思想家”。

射手座

射手做的人天资卓越,可以说拥有与生俱来天赋,文化修养高,但是他们并不高冷自傲,反而性格开朗活泼,富有爱心,道德感强,热爱生活,勇敢独立,敢打敢拼。中国明星黄磊就是射手座,他幽默有趣,性格开朗,同时智商情商都很高,有谋略,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师。

摩羯座

摩羯座的人非常具有耐心,很有恒心,对坚持做的事情持之以恒,勤奋,脚踏实地,所以有人说他们固执,但是其实是他们能够对下定决定的事情坚持到底。代表人物牛顿,牛顿从一颗苹果掉到地上的角度出发,细心观察,坚持研究,沉下心来观察,最后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优秀的标准各种各样,有道德高尚的,有勤奋努力的,有天分卓越的,每个星座都有每个星座最优秀的地方,在你心中哪一个星座最优秀呢?

1.宇宙小常识

在自然科学中,研究地球以外宇宙环境中各种天体的运动、结构、起源和演化的基础学科叫做天文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萌芽时期。上古时代,游牧民族逐水草而迁徙需要辨别方向,农业民族按时令播种需要确定季节。在年复一年的长期实践中,他们逐渐发现了这些影响自己生活的大事与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巴比伦的泥碑、埃及的金字塔、中国殷墟的甲骨文里,都留下了天文学诞生时期的丰富例证。天文学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一直作出重大贡献。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使自然科学第一次从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17世纪伽利略、牛顿为研究太阳系天体运动规律而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至今仍是现代工程科学(包括宇航科学)的基础,本世纪30年代对太阳和恒星内部结构和能源的研究导致了热核聚变的概念,为人类利用核用能提供了启迪;特别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探索宇宙的热情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遥测遥控、空间技术、计算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直接服务于全球通讯、资源调查、气象预报等国民经济部门,而这些技术在天文上的应用则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突飞猛进,第一次有可能从统一的原理来说明从基本粒子到化学元素、从星系到恒星、从太阳到地球、从原生物到人的长达上百亿年的演化史。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普通成员。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它是一个半径约70万公里、表面温度达6000K的气体球,其核心温度高达1500万K,发生着氢聚变为氦的核反应。我们赖以生存的光和热,就是由这种核反应产生的。太阳系有九个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最外面的冥王星离太阳约60亿公里。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行着几十万颗小行星。太阳系中质量较小的天体还有彗星和流星。

晴朗夜空中有一条横亘天际的光带,被人称为银河。实际上它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叫做银河系。银河系的发光部分直径约7万光年,最大厚度约二万光年,象一个中央突起四周扁平的旋转铁饼,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银河系中有大约2000亿颗恒星,彼此之间相距很远。离太阳最近的比邻星也有4.3光年远,为太阳半径的6000万倍。除恒星外,银河系中还有不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团块,称为星云。有的星云含有大量分子,称为分子云,常常是形成恒星的场所。

银河系之外还有数以10亿计的庞大天体系统,与银河系属同一结构层次,统称星系。人类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一仙女座星系——就是其中之一,它距银河系225万光年,但在与银河系大小相当的星系中还算最近的一个。星系在宇宙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成双,有的成群,大的星系团甚至包含成百上千个星系。有些星系团又聚集成尺度更大的超星系团,在5亿光年以上至目前观测所及的150亿光年之间尚未发现不均匀的迹象。

2.关于宇宙常识,这几个常识可能你都误解了

1、几百年前的星光。

我们现在看到的星光,很多都是那颗星星在几百年发出的光。由于距离遥远,所以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星星发出的才能传到地球上。

2、八分钟以前的阳光。我们所沐浴的阳光,其实是太阳八分钟以前发出的光。

没想到吧!其实也和上面的道理一样。地球和太阳由于相距大约1.49亿公里,根据光的传播速度得知。

太阳光从太阳到地球的时间需要8分多钟。 3、月球正在离我们远去。

在“阿波罗”成功登月时,当时的宇航员在月球上安装了一些类似于镜子的测距仪。之后,科学家从地球上向这些镜子发射激光,以便观测月球并通过激光往返时间测算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结果显示,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而远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宇宙在不停的膨胀导致的。

4、满是钻石的星球。这个听起来很诱人。

钻石行星看上去表面散布钻石,实际上为岩石行星。钻石行星的表面没有水源,主要组成成分是碳(石墨和钻石)、铁、碳化硅以及未定的硅酸盐。

5、我们对宇宙知道得很少。尽管科学已经如此发达,但是,我们仍然对宇宙知之甚少。

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只占据了宇宙的5%。 6、不会消失的脚印。

上个世纪,当人类在月球上跨出一小步时,那个脚印很可能会一直在那。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也没有风或者水将月球表面的印记冲刷掉。

7、有趣的金星。金星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是224,而自转一圈的时间却需要243天。

也就是说,金星上的一年相当于地球的224天,金星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的243天。这也意味着金星的一天要比一年还要长。

而且,金星是太阳系里唯一一个绕着太阳逆转的行星。

3.关于宇宙的知识

宇宙知识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在中国西周时期,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提出的早期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口锅,倒扣在平坦的大地上;后来又发展为后期盖天说,认为大地的形状也是拱形的。

公元前 7世纪,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

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 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最早认识到大地是球形的是古希腊人。

公元前 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 1519~1522年,葡萄牙的 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

当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二、宇宙的层次结构行星是最基本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目前只有极少数科学家同意开除它,降为矮行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 26颗。

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99.86%,其直径约 140万千米,最大的行星木星的直径约 14万千米。

太阳系的大小约 120亿千米(以冥王星作边界)。有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

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和星际物质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内,从侧面看很像一个“铁饼”,正面看去则呈旋涡状。

银河系的直径约 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 3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

现已观测到大约有 10亿个。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

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

包括银河系在内约 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更大、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

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

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 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目前天文观测范围已经扩展到 200亿光年的广阔空间,它称为总星系。

三、宇宙的起源热大爆炸宇宙模型描绘了我们的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史:我们的宇宙起源于 20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当时温度极高、密度极大。随着宇宙的膨胀,它经历了从热到冷、从密到稀、从辐射为主时期到物质为主时期的演变过程,直至 10~20亿年前,才进入大规模形成星系的阶段,此后逐渐形成了我们当今看到的宇宙。

四、关于外太空的小知识 1、宇宙中有超过 1000亿个星系。最大的星系有将近 4000亿星体,我们所在的星系——银行系可以确定有 1000亿星球,如果你要数星星,单单银河系的,一秒数一个,你也要花上 3000年才数完; 2、“日”是太阳系里面最大块头的,它大约占据太阳系的总质量的 98%(130万个地球都可以塞到太阳里面,太阳的表面温度有 6000℃,而内部温度则高达 15,000,000℃); 3、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同时也是自转最快的行星,在木星上一天只有 9小时 55分钟; 4、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的行星,同时还是太阳系中最明亮的星体,它的密度低到可以在水上漂浮; 5、在象太空一样的真空中,两个干净、平坦表面的同类金属会立即瞬间黏附,只需要将它们轻轻合在一起(这就是冷焊接,或者说接触焊); 6、宇航员在太空不会打嗝(因为重力过低,胃部气体不会从液体中分离,因此打嗝是不可能的); 7、在外太空,飘逸的液体都会变成球状(这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以及低重力); 8、太空中,你怎么叫都没人听到(因为没有空气传递你惨叫的声波)。

4.有关太空的小常识,介绍太空的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大气层空间以外的整个空间。

太空物理学家将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平流层(10~40千米)、中间层(40~80千米)、热成层(电离层,80~370千米)和外大气层(电离层,370千米以上)。地球上空的大气约有3/4在对流层内,97%在平流层以下,平流层的外缘是航空器依靠空气支持而飞行的最高限度。

某些高空火箭可进入中间层。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在热成层内,其空气密度为地球表面的1%。

在1.6万千米高度空气继续存在,甚至在10万千米高度仍有空气粒子。从严格的科学观点来说,空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逐渐融合的。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指出,目前还不可能提出确切和持久的科学标准来划分外层空间和空气空间的界限。近年来,趋向于以人造卫星离地面的最低高度(100~110)千米为外层空间的最低界限。

5.有关宇宙的知识(两个)(短一点的)

给你两个比较重要的宇宙学概念1、宇宙大爆炸学说:这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设想。

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复杂的,现在只能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描绘过去远古的宇宙发展史。在这150亿年中先后诞生了星系团、星系、我们的银河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卫星等。

现在我们看见的和看不见的一切天体和宇宙物质,形成了当今的宇宙形态,人类就是在这一宇宙演变中诞生的。2、黑洞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光也不能逃脱。

当恒星的史瓦西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无法逃逸了。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

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由于黑洞中的光无法逃逸,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

然而,可以通过测量它对周围天体的作用和影响来间接观测或推测到它的存在。

6.有关宇宙的小知识,我要用.

外太空指的是地球稠密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区域,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分野。一般

定义为大约距离地球表面1000千米之外的空间。人类对外太空的好奇和探索从未

停止过,中国“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对外太空的探索步入了世

界的先进行列。

外太空简称太空,又称为宇宙空间,指的是相对于地球天空中大气层之外的

虚空区域,外太空通常用来和领空(领土)划分区别;虽然称为空,却也并非虚无缥

缈。

太空和地球大气层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因为大气随著海拔增加而逐渐变薄。假

设大气层温度固定,大气压强会由海平面的1000毫巴,随著高度增加而呈指数化

减少至零为止

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在100公里的高度为卡门线,为现行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定

义。美国认定到达海拔80公里的人为太空人,在太空船重返地球的过程中,120

公里是空气阻力开始发生作用的边界。

7.收集五条简单的太空小知识

太空是高寒的环境,平均温度为零下270.3℃.在太空中,各种天体也向外辐射电磁波,许多天体还向外辐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线.如太阳有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宇宙线辐射和太阳风,太阳宇宙线辐射是太阳在发生耀斑爆发时向外发射的高能粒子,而太阳风则是由日冕吹出的高能等离子体流.许多天体都有磁场,磁场俘获上述高能带电粒子,形成辐射很强的辐射带,如在地球的上空,就有内外两个辐射带.由此可见,太空还是一个强辐射环境.太空还是一个高真空,微重力环境.重力仅为百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g(g-重力加速度),而人在地面上感受到的重力是1g.所以***太空服人类无法在太空生存。

8.有关宇宙的小知识

星座的划分白羊座:3月21日~4月20日金牛座:4月21日~5月21日双子座:5月22日~6月21日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狮子座:7月23日~8月23日处女座:8月24日~9月23日天秤座:9月24日~10月23日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魔羯座:12月22日~1月20日水瓶座:1月21日~2月19日双鱼座:2月20日~3月20日十二星座我们常常说的十二星座又叫黄道十二宫,是88个星座里面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

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从地球看去,太阳就像是在星座之间移动,人们把太阳的运行路线叫做黄道,而月球和行星的轨迹基本不离黄道上下9度的狭窄区域,人们就将这个区域叫做黄道带。古时黄道带上有十二个星座,而太阳基本上是每个月经过一个黄道星座,所以称为黄道十二宫。

经天,由于岁差的缘故,太阳经过黄道星座的日期已经和古代大不相同。水星简介水星是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它与太阳的角距从不超过28°,中国古代称水星为辰星。

古时候西方人以为水星是两颗行星,他们在暮色中见到它时,称它为墨丘利(Mercury),在晨曦中见到它时,称它为阿波罗。后来人们知道了墨丘利和阿波罗就是同一颗星,就称水星为墨丘利。

墨丘利是罗马神话中专为众神传递信息的使者,他头戴插有双翅的帽子,脚蹬飞行鞋,手握魔杖,行走如飞。他神通广大,令人难以捉摸。

水星确实像墨丘利那样,行动迅速,神出鬼没,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它会沿着一段奇特的曲线,从太阳的最东边跑到最西边,平均速度为每秒47.89千米,是太阳系中运动最快的行星。金星简介金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或太白金星。

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前出现在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有时是昏星,黄昏后出现在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阳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犹如一颗耀眼的钻石,于是古希腊人称它为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爱与美的女神,而罗马人则称它为维纳斯(Venus)---美神。

天文上金星符号,即美神梳装打扮时用的宝镜。伟大地球简介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火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第四颗行星。

肉眼看去是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的亮星。它缓慢的穿行于众恒星之中,从地球上看火星时而顺行,时而逆行。

火星最暗视星等约为+1.5等,最亮时比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还亮,达-2.9等,这是由于地球和火星分别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它们之间的距离总在不断变化。火星荧荧如火,亮度常变,位置不定,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

而在西方古罗马的神话中,把它想象为身披盔甲浑身是血的战神“马尔斯”(Mars),即希腊神话中的战神阿瑞斯(Ares)。阿瑞斯身世高贵,其父是神王宙斯,其母是天后赫拉。

天文学中火星的符号是马尔斯的长枪和盾牌的组合。木星简介木星是太阳系中最惹人注目的一颗行星,它是行星九兄弟中的老大---个儿最大。

它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中国古代把它叫做“岁星”,用它来纪年,因为已经知道它的公转周期近于12年。

西方则称木星为“朱庇特(Jupiter)”,即罗马神话中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王者---天神宙斯。

土星简介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一颗美丽的行星,凡是用望远镜看过土星的人,无不惊叹不已。土星公转轨道半径为14亿千米,冲日时最大亮度为0.4星等。

土星那橘色的表面,漂浮着明暗相间的彩云,配以赤道面上那发出柔和光辉的光环,远远望去真像个戴着顶大沿遮阳帽的女郎。要比两极半径大6000多千米。

土星公转周期为29.5年,约合二十八宿之数,每年镇一宿,故古时我国又称其为“镇星”。土星长期被当作太阳系的边界,直到1781年发现天王星以后,太阳系才得以扩大。

土星运动迟缓,人们便将它看作时间和命运之神的象征。罗马神话中称其为萨图努斯神,即希腊神话中的克洛诺斯,他是神王宙斯之父,是在推翻父亲之后登上天神宝座的。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把土星与农业联系在一起。在天文学中的符号,像是一把主宰农业的大镰刀。

天王星简介在睛朗的夜晚要想观看天王星,并不是很难。它的星等是5.7等。

它的公转周期相当长,每84年绕太阳一周,平均每天只移动46",不容易与恒星区分,历史上曾多次被误认为是恒星而被载入星图。海王星简介距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海王星排行第八。

它的亮度为7.85等,只有在望远镜里才能看到。由于它是一颗淡蓝色的行星,根据传统的行星命名法,它被命名为涅普顿(Neptune)。

涅普顿是罗马神话中统治大海的海神,掌管着1/3的宇宙,颇有神通,海王星的天文符号象征涅普顿手中寒光闪闪的神叉。小行星是指大多分布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

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前人预测的位置上发现一颗星天体,后被命名为谷神星。然而,经过进一步观测计算后,发现谷神星太小,无论在哪方面都不能与现有的大行星相提并论,于是谷神星便被定性为“小行星”。

接着人们又陆续发现了智神星、婚神星、灶神星等小行星。

9.关于宇宙的小知识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淮南子.原道训》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即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它是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

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

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

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

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

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

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关于宇宙黑洞是什么东西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类星体是什么东西 和黑洞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