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讲解)

少林寺内功心法 易筋经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强身健体八字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求一套强身健体的方法!!!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求一套强身健体的方法!!!

《真气运行学》是李少波教授九十寿辰推出的杰作,它是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趋于完整的标志。真气运行学术以三圣道精神和“中医预防”医理为指导思想,依托天人一际的哲学底蕴、中医学理论及现代生理学说而成的真气运行理论,以完整的“真气运行法”这一医疗保健养生实践方法为学术核心内容,并得到《黄帝内经》、《内经图》、《行气玉佩》铭和道儒释及内丹术、易卦、《西游记》等传统各家学说的印证,再以数据翔实的科学实验研究、临床总结和病例实践、体会为验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构成医学科学性极强的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试图补充《黄帝内经》"师氏隐之"的第七卷“全真导气”内容,揭示上古真人之奉生秘技而惠泽众生。

鸠摩智武功被段誉吸走后,又自创了一部武功绝学,成为张无忌的师父

被誉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黄帝内经》主要就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如何使之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减少物欲对自身能量的消耗,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这就是《内经》上工治未病及摄生保健、养生长寿的真谛。《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静心行气、保全形神的至理明训。然而古人把此视为天机密旨,不得其人不传,以致《素问》七卷至道的实践方法为师氏所秘。由于《内经》缺乏全真导气的医学养生实践方法的证实,使人难以领会人体真气运行活动的奥秘,甚至导致《内经》常被视为玄学而遭到无谓的抨击。

其实《内经》诸多篇章引用的词条,多属古代圣人的实践真知,是打开人体生命活动奥秘的钥匙。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等高度概括了顺应自然、摄生保健的功理、功法和功效,指出效法阴阳和合之道、数理变化之机和精神内守、虚无生气、积精全神及预防疾病的深远意义,这便是全真导气的实质内涵。

一生致力于中医真气运行研究和探索的李教授由病入医,由医悟道,体悟到宇宙万物,无不从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这一混元真气(生命能量)的规律,而保全自身,形神长存。遂根据《黄帝内经》“全真导气”理论和古代各家行气养生要旨,结合七十多年的躬亲实践,四十多年的临床观察及近十年的科学实验创编了旺盛真气运行、增强生命活力的“真气运行法”。它是一种自练自养的医疗保健养生实践方法,主要通过调息凝神,在虚无静定中全真导气,以保健摄生。功法设置以静功为主,动功为辅,动静结合以提高,达到静极生动,动极复静,动静相育、生生不息的目的。

静功即为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就是使身体放松、思想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培养真气,贯通任督,燮理阴阳,强壮脏腑,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逐步实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功夫阶段,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的抑制力量,促进生命活动的有序化。从而使身体内部的固有潜能得以挖掘,发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治疗,自我重建等一系列自我疗能,达到防病治病、开发智慧、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的良好效果。

动功是以“漫步周天”为核心的五套功法,它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起到旺盛机体生理机能的作用。

前者是静极生动,后者是动极复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而在李教授实修中相继诞生的动静结合、直指上乘的高级功法——真气抟聚法,手势一动真气随之而动,再无杂念产生的机会。该法有高级静功,也有动功,动静相育,圣度天机;生理自运,重复规距,归真返朴,三宝抟聚。

经过六十余年的临床应用,对80多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病、顽固病、疑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功法的科学疗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该法以立足中医科学、简明易学、短期通督、疗效显著、无副作用、老少咸宜等特点,深受医学界、科学界和广大民众的好评。

实践证明,真气运行法确实是全真导气、积精全神、修性固命、保健摄生、顺应自然规律的根本大法。功法实践不但使得人们治病防病,还带来了人体生命的新信息,一一印证了《黄帝内经》医学养生修真之真谛及其相关的学说。历代贤哲都认为,人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这是一个“无中生有有化无,无再生有见真如”的过程,符合无中生有的自然法则。锻炼真气运行法,可完成其始终,这是在“三圣道”天人一际的理论指导下实践得到证明的。

由此,李教授认为毕生所创的“真气运行法”就是《黄帝内经》中认识自然规律、沟通宇宙自然,行气摄生的实践方法。《真气运行学》的问世,既是真气运行理论在“真气运行法”基础上日臻成熟,学术体系不断完备后的必然结果;也是李教授实现阐述《黄帝内经》养生要旨,再现古圣先贤修真窍妙,探索人体生命科学,揭示传统养生学真谛弘愿体现。一直以来,作为中医师的李教授试图补充《黄帝内经》"师氏隐之"的第七卷“全真导气”内容,使上古真人之奉生秘技大白于天下,为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一定的贡献。同时,李教授竭力普及“真气运行法”以弘扬“三圣道”,体现“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的精神真蕴。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少波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医学、养生学的实践和研究,两者名二实一,同为一个理论体系,皆以济世活人为目的。他提出的"真气运行"学说主要是根据《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所创,以《内经》积精全神、全真导气理论命名。学说核心的实践方法,是一套增强生命活力、旺盛真气运行的五步实践方法,功程短而功效显著,实践证明确为科学的医疗保健功法。

经过六十余年的临床应用,对多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病、顽固病、疑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功法的科学性,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功法实践带来了人体生命的新信息,人们清楚地感到体内的各种生理变化,从而对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化学说、乃至阴阳五行学说,尤其是真气运行学说,都可得到验证。

李教授在九十华诞推出《真气运行学》这一杰作,旨在说明"真气"即《内经》理论的核心,真气运行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真气运行五步实践"为《内经》遗失第七卷的"全真导气"部分内容。"真气运行五步实践"既是沟通人与自然、穷理尽性、修性固命的根本大法,又是验证中医理论、探索人体生命奥秘的一门学问,是"三圣道"理论指导下的生命科学的结晶。

真气运行学说既根植于中医经典理论,又根据"真气运行五步实践"的结果验证了中医,并大大了发展中医核心内容!

真气运行学说,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丽明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组成部分。

真气在经隧中运行,是借助于呼吸运动的推动力量,有节律的布达全身的。所以锻炼真气运行五步实践必须遵循人体生命科学的自然规律,以调整呼吸为入手功夫。

呼吸是借胸胁的张缩、横隔膜的升降而形成肺的呼吸运动。呼吸有内呼吸和外呼吸,成人的外呼吸在平静时以每分钟18次的频率,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内呼吸即体内真气活动情况,也就是细胞摄取氧气养料,转换为能量的过程。胎儿在母腹中不能直接摄取氧气和养料,须由母体通过胎盘脐带供给,以使之营养发育和生长,由胚胎状况形成一个完整的人体,当然这个变化过程是很复杂的。过去把这种内呼吸叫做胎息。

外呼吸是出生后获得的。人在未生之前,在先天发育过程中,已经具备了的呼吸系统,本来是静止的。出生时第一个外呼吸,是靠大气的压力将空气送入肺中的,本来静止的肺,忽然被大气冲开,它以应激的生理活动将气排出,催动了声带哇的一声,唤醒了体内沉睡着的一切生理活动,后天生命开始了。从此,肺内压和大气压保持着这种压力的关系,有节律的进行着吐故纳新的活动。

呼吸的作用,不仅是吸收氧气、排除二氧化碳,更重要的是利用呼吸运动,推动内呼吸,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推动真气的循经运行,赋与机体各组织生命活力,以使各组织器官发生有机的联系,这就是对呼吸运动的全面认识。《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说明在心的主宰下,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在体内起到升降出入的生理作用。�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人相应之理也体现在呼吸运动之中。《黄帝外经·呼吸篇》雷公问于岐伯:“人气之呼吸,应天地之呼吸乎?岐伯曰,天地人同之”。天地如何呼吸?《老子·第五章》有“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天地宇宙的形成,为阴阳二气上浮为天,下凝为地,一开一合,如橐之无底,龠之相通,浑浩流转,毫无障碍。古云:“吸之以为橐,呼之以为龠”。天人相应者,人的外呼吸,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自然界氧气。故《黄帝外经》说“呼应天,吸应地”。人体的内呼吸,呼则心火自上而下行;吸则肾水自下而上行,以主气机升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自然界气机升降变化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而在人身,《黄帝外经》也说:“呼出心也肺也,从天而言之也。吸入肾也肝也,从地气而言之也”。而天地之气,阴升阳降,毫无障碍。倘若是天之气不降,则地之气不升;地之气不升,则天之气不降。此则天地舛变,阴阳间隔,祸害由生。在人若无出入升降之呼吸活动,“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则是一刻也不能存活。�

呼吸是一种机械式运动。当吸气时,胸胁向外向上,横膈膜下降,这时胸腔扩大,腹腔相对缩小,小腹受压。胸腔和腹腔这种机械式的张缩运动,也就把内在真气鼓荡、流动起来。足三阴经的真气,是随着吸气运动而上行的。譬如肾经真气在吸气时,沿足少阴肾经上行入腹(丹田)与冲脉合并,挟脐上行至胸,注入心包经与心气交,即所谓"肾水上潮以济心火"。同时,肝经真气上行注入肺经,脾经真气上行注入心经,即所谓"肝脾之气宜升"。手三阳经真气,也是在吸气的同时,上行布于头面,与足三阳经衔接,所以有"三阳荣于面"的说法。�

当呼气时,两胁向内向下合,横隔膜上升,胸腔缩小,腹腔相对扩大,因而胸腔真气受到压力,即沿任脉下行入小腹(丹田)即形成"心肾相交,以补命火"。这是真气运行法的一个重要作用环节。同时手三阴经真气,由胸趋向手指,与手三阳经相接。足三阳经真气,由头走足,与足三阴经相接。这样构成了经气的大循环。�

真气运行五步实践练到一定程度,督脉通畅后,则是一呼真气沿任脉下入丹田,一吸由督脉上至百会,为一小循环。真气运行五步实践最主要的是要达到任督沟通这一目的。

呼吸是真气运行的动力。练习真气运行五步实践,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本来生理性的自然呼吸,无须人为的调整,就能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维持生命。出生后,由于后天的生活形式代替了先天的生活形式,再加上成年后,种种损失及失调,以至真气不足,经络不畅,呈现未老先衰,疾病缠身。因此,必须用调息法,培养真气,贯通经络,恢复先天的生理机能。�

人的一生,从第一个呼气到最后不能呼气为止,呼吸都是由大气压与肺内压的协调作用,保持有节律的活动着。基于肺内压负于大气压的这个原理,吸气是很自然的。为了达到真气运行的一切要求,在调息上必须注意呼气。注意呼气是为了多排出一些浊气,肺内空虚、肺内压降低,便于大气的输入,有利于吐故纳新,很好地进行气体交换,这仍然是自然呼吸。这是外呼吸的情况。更重要的还是呼吸运动推动内呼吸,使真气循经运行,对人体生理起到全面的调节作用。长期注意呼气运动的训练,则可顺承自然规律而巧夺天工,是夺天地之正气的不二法门。只要加强呼气的生理活动,便可一步步的达到心火下降,振奋脾阳,吸收能源,化生能量,在下丹田培养真气,积气冲关,还精补脑,返朴归真,返还先天生理机制,即后人称谓的"金丹大道"。

锻炼真气运行五步实践到一定程度,鼻息微微,若存若无,好象停了外呼吸,只觉得丹田开阖,沟通任督,就象是春风送暖百花开时的舒适感觉。这和胎儿没有外呼吸,只有旺盛的先天内呼吸,自然舒适的生活在母腹中的形式相似。机体由衰返壮,富有活力,生机勃勃。

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

少林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

少林易筋经是一种健身目的十分明确的武术指导。“易“的含义即变易、活动、改变,引伸为增强之义;“筋“指筋脉、肌肉、筋骨;“经“为方法。

因此,“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气功功法。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反复进行8-20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

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反复8-20次。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

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

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连续5-10次。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

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右手握拳,举至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

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再身体后转,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进行。随呼吸反复5-10次。

诀曰: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放松;用力在于两膀,观原须注双瞳。

第六势:出爪亮翅势

两脚开立,两臂前平举,立掌,掌心向前,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两眼怒目平视前方,随势脚跟提起,以两脚尖支持体重。

再两掌缓缓分开,上肢成一字样平举,立掌,掌心向外,随势脚跟着地。吸气时,两掌用暗劲伸探,手指向后翘;呼气时,臂掌放松。连续8-12次。

诀曰: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

脚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左手屈肘经下往后,成勾手置于身后,指尖向上;右手由肩上屈肘后伸,拉住左手指,使右手成抱颈状。

足趾抓地,身体前倾,如拔刀一样。吸气时,双手用力拉紧,呼气时放松。左右交换。反复5-10次。

诀曰: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第八势:三盘落地势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屈膝下蹲成马步。上体挺直,两手叉腰,再屈肘翻掌向上,小臂平举如托重物状;稍停片刻,两手翻掌向下,小臂伸直放松,如放下重物状。

动作随呼吸进行,吸气时,如托物状:呼气时,如放物状,反复5-10次。收功时,两脚徐徐伸直,左脚收回,两足并拢,成直立状。

诀曰: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拿;两掌翻齐起,千斤重有加;瞪目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第九势:青龙探爪势

两脚开立,两手成仰拳护腰。右手向左前方伸探,五指捏成勾手,上体左转。

腰部自左至右转动,右手亦随之自左至右水平划圈,手划至前上方时,上体前倾,同时呼气,划至身体左侧时,上体伸直,同时吸气。左右交换,动作相反。连续5-10次。

诀曰: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气平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平注,息调心谧。

第十势:卧虎扑食势

右脚向右跨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右弓左仆腿势;上体前倾,双手撑地,头微抬起,目注前下方。

吸气时,同时两臂伸直,上体抬高并尽量前探,重心前移;呼气时,同时屈肘,胸部下落,上体后收,重心后移,蓄势待发。

如此反复,随呼吸而两臂屈伸,上体起伏,前探后收,如猛虎扑食。动作连续5-10次后,换左弓右仆脚势进行,动作如前。

诀曰: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第十一势:打躬势

两脚开立,脚尖内扣。双手仰掌缓缓向左右而上,用力合抱头后部,手指弹敲小脑后片刻。配合呼吸做屈体动作;

吸气时,身体挺直,目向前视,头如顶物;呼气时,直膝俯身弯腰,两手用力使头探于膝间作打躬状,勿使脚跟离地。根据体力反复8-20次。

诀曰: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第十二势:工尾势

两腿开立,双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至头顶,目视掌而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

十指交叉,旋腕反掌上托,掌以向上,仰身,腰向后弯,目上视;然后上体前屈,双臂下垂,推掌至地,昂首瞪目。

呼气时,屈体下弯,脚跟稍微离地;吸气时,上身立起,脚跟着地;如此反复21次。收功:直立,两臂左右侧举,屈伸7次。

诀曰: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总考诀曰:总考其法,图成十二。谁实贻诸,五代之季。达摩西来,传少林寺。有宋岳候,更为鉴识。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健康指导:

易筋经气感强,收效快,尤其是内外兼修,身心同养,性命双修,具有御邪疗疾,延年益寿,开发潜能的功效。

从中医研究的角度看,易筋经以中医经络走向和气血运行来指导气息的升降,在身体曲折旋转和手足推挽开合过程中,人体气血流通,关窍通利,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而按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修习易筋经,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强,从而改善人体的内脏功能,推迟衰老。

易筋经运动量较大,动作难度较高,因此,全套运动只适宜于体质较好的青壮年慢性病患者。

体质较弱者,可量力而行,有选择地操练其中几势或减少每势操练次数。心脑血管和哮喘病发作期间忌用。

扩展资料:

《易筋经》内容及对后世影响

《易筋经》的内容包括了练习所能达到的理想效果和具体的练习方法两方面的主要内容。对武侠小说影响最大的是其中的内壮神勇、外壮神力的说法。

其“内壮神勇”提到练习该功法之后,“从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头”,这些都还只是“小用之末技”;

“外壮神力”练成之后,“手托城闸,力能举鼎”都算不上奇异了。从道光年间开始的武侠小说提到《易筋经》,渲染的都是《易筋经》中所说的练成后的这种神奇功用。

易筋经包括内功和外功两种锻练方法,各有12势。易筋经内功采用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借呼吸诱导,逐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迸气。

古代相传的易筋经姿式及锻炼法有12势,即韦驮献杵(有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等。

易筋经外功注重外壮,《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

“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

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萧峰内力不弱于虚竹,他练的什么内功 看赵敏就懂了,不是易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