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百岁老人称什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百岁老人八字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文言文百岁别称百岁老人称什么文言文百岁别称 1.百岁的别称
期颐。
期颐,一般指一百岁老人。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古时称百岁为"期颐之年"。期颐:百岁之人。
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在这里,期是期望,指望的意思,颐是赡养的意思,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需要、指望儿孙赡养她。
扩展资料: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
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期颐
2.古文中每个年龄段的称呼及背景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古代年岁的别称总角:指童年。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垂髫:指童年。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束发:指青少年。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及笄:指女子15岁。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弱冠:指男子2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花甲: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亦作“古希”。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黄发:指长寿老人。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宫》“黄发台背”。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
《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初度:指小儿周岁。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龆龀:指儿童。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以上皆出自《记》。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
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语出《礼/曲礼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杖朝之年:八十岁。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上寿:一百岁。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
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
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故云。”。
3.百岁又称什么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4. 30.40.50.60.70.80.90.100岁的别称是什么而立之年是男子三十岁,半老徐娘是女子三十岁。
不惑之年是男子四十岁。知命之年是男子五十岁。花甲之年是六十岁。还历之年:指60岁;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抄。
古稀是七十岁。耄(mào)耋(dié)指八十岁。鲐背之年指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扩展资料:
其他年龄称谓
孩提: 2~3岁的儿童。指代幼百儿时期。
垂髫(tiao):三四岁度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两个总角解问散,扎成一束髻);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
及笄:女子十五岁(女子拾伍岁行答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女子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也称“既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5.百岁又称什么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志学:十五岁。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及笄:女子十五岁。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6.文言文中各个年龄阶段如何称呼文言文中各个年龄阶段称呼
1.总角
古时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诗经·齐风·甫田》:“总角卯兮.”角,小髻;卯,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后人用“总角”代指童年.
2.垂髫
古代,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髫”指童年.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豆蔻
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4.及笄
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至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5.破瓜
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谢词:“破瓜年纪小腰身”.
6.弱冠
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礼记·典礼上》:二十曰弱冠.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荤观群书.”
7.而立
三十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8.不惑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较多,能辨是非.另外,强仕也指40岁.《礼记·典礼上》.谓男子40岁,智虑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9.天命
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10.艾
50岁.《礼记·典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苍白如艾也.”意谓老年头发苍白如艾的颜色.
11.花甲
60岁.以天干地支顺序组合为60个错综参互的名号而得名.
12.耳顺
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13.耆
60岁.
14.古稀
70岁.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5.耄耋
老年.后来80、90岁为耄耋之年.
16.期颐
指一百岁.《礼记·典礼上》:“百年曰期颐.”期,需要;颐,调养、照顾.意为百岁老人需要后代养.
7.古代人们管百岁老人称为什么百岁称期颐。
襁褓: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岁
不惑之年:男子40岁
知命之年:男子50岁
花甲之年:男子60岁
古稀之年:男子70岁
喜寿:男子77岁
耄耋之年:80岁
米寿:男子88岁
鲐背之年:90岁
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期颐之年:男子100
茶寿:男子108岁
百岁老人称什么问题一:古代一百岁叫啥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类别含义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的儿童
垂髫幼年(又叫总角)
豆蔻女子13岁
及笄女子15岁
加冠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锭4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花甲之年 60岁
古稀之年 70岁
耄耋之年 80,90岁
期颐之年 100岁
问题二:百岁老人称呼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弱冠: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
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叮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问题三:一百岁古人称为中国传统的“寿”(ZT) 2005-9-8星期四(Thursday)晴
??在当地习俗上,“过生日”和“祝寿”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寿”字的本意是指人的年龄大,如《说文》所释:“寿,久也。”《广韵》所释:“寿,寿考(同老)。”《篇海类编》所释:“寿,老年也。”
????
????民间把“五福”俱全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所谓“五福”就是《尚书・洪范》中记述的:“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同有)好德,五曰考终命(即有一个好的人生结局)。”把“寿”推为“五福”之首。正是在这种人生观的指导下,从古至今人们十分重视各种追求和祝愿长寿的活动,由此也就产生了祝福长寿的礼仪。这种礼仪大都是在老年人的生日时举行的,当地称之为“祝寿”、“拜寿”、“贺寿”、“庆寿”、“做寿”、“过好日子”等等。
????
????从上述传统观念出发,把幼、少、青、壮年的生日礼仪,叫做“过生日”,而不能叫做“祝寿”,俗以为这样叫了是会“折寿”、“短命”的。那么,在什么年龄“过生日”才能叫“祝寿”呢?这从来没有统一的规定。从当地民间习惯来说,一是要在50岁以上或是有了孙儿;二是父母已经去世。一个人如果父母健在,即使已经过了50岁,也不能在家中“祝寿”,只能“过生日”,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尊亲在不敢言老”。古人把“寿”分为上中下,100岁称上寿,80岁称中寿,60岁称下寿。因此,并不是人的每一个生日都可以称作“寿”的。
????
????古人对于祝寿和人的年龄段,都有一些专门的称呼和比喻。在现今一些祝寿匾、幛、贺词和其他书面语言中,仍不同程度地沿用着。
????
????首先,对于男性和女性的祝寿有不同的称呼,男性称为“椿寿”,女性称为“萱寿”。这两种称呼都是有其来源的。在《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话:“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这本来是指极长寿的椿树,被后人借用为长寿老人的代称。又由于在《论语・季氏》中有孔子的儿子伯鱼,“趋庭而过’,接受父亲教诲的记载,后人遂将“椿”和“庭”合起来,将父亲称为“椿庭”,于是为父亲祝寿就叫做“椿寿”。推而广之,凡是为朋友的父亲祝寿,为父辈的男性乃至一切男性的祝寿,都可以叫做“椿寿”。萱就是“萱草”,又写作“谖草”,萱草的花蕾就是金针菜,又叫黄花或黄花菜。由于在《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的诗句,而按汉代学者对这句诗的解释:“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就是说,谖草是一种忘忧草,如果种在母亲所居住之处就可以令人忘忧。所以后人就把母亲称之为“萱堂”,或简称为“萱”。对父母则合称为“椿萱”。因此,为母亲祝寿就叫做“萱寿”。推而广之,凡为朋友的母亲祝寿,为母辈的女性乃至一切女性的祝寿,都可以叫做“萱寿”。
????
????其次是对于人的不同年龄段,有特定的称谓。
????
????总角:童年。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
????垂髻: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髻”指童年。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
????及笄: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寇”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
????破瓜: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问题四:古代怎样称呼百岁老人百岁称期颐。
襁褓: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岁
不惑之年:男子40岁
知命之年:男子50岁
花甲之年:男子60岁
古稀之年:男子70岁
喜寿:男子77岁
耄耋之年:80岁
米寿:男子88岁
鲐背之年:90岁
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期颐之年:男子100
茶寿:男子108岁
问题五:百岁老人称什么寿百岁老人,称“耄耋”。耄耋,读mào dié,意思是:犹高龄,高寿。也可尊称为“老寿星”。
问题六:一百岁被称为什么?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关于百岁老人称什么,百岁老人八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