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鲁迅先生的三个老师名叫什么,并求简介!(鲁迅先生的两位老师分别是谁)

求鲁迅先生的壁纸

很多朋友对于鲁迅先生的三个老师名叫什么,并求简介!和三味先生八字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鲁迅先生“尊师爱生”鲁迅先生的三个老师名叫什么,并求简介!鲁迅先生“尊师爱生”

鲁迅先生非常尊敬老师。从他的作品里知道他很崇拜三位老师,一位是少年时代在“三味书屋”教他的寿镜吾先生,一位是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藤野先生,再一位是教他语言文字学的章太炎先生。他认为一个教师之所以受到学生尊敬,是和他的品德学识以及对学生的热忱态度分不开的。“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是绍兴城里“极为正直、质朴和博学的人。”鲁迅虽不赞成他教死书、死读书,但非常敬佩他和蔼而又严厉的教书态度。藤野先生生活俭朴、授业严格,决不允许学生在学业上有任何疏漏。当他发现鲁迅将下臂血管图画错时,严肃地指出:“以后你要全照黑板上那样的画。”这对鲁迅教益至深。章太炎先生治学严谨人品高尚,颇为学界所爱戴。鲁迅说:“我知道中国有章太炎……并非因为他是学者,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所以他对章太炎先生铭心膜拜,深为崇敬。

语文老师应该怎么读鲁迅的作品 温儒敏讲座实录来了,干货满满

鲁迅一向抱着“爱吾师尤爱真理的”的科学态度。他对老师的崇敬绝非仅限于个人的感情,更不是凭空迷信前辈,而是尊崇前辈的辛勤劳动,尊崇革命,尊崇科学。也正因为如此,鲁迅的思想和学业才有可能超过他的师长。

鲁迅更爱学生。他从1909到1927年之间先后在中学和大学做教师,对学生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首先表现在对学生政治上的关怀和爱护。1920年鲁迅在女子高等师范任教时,数学系有个女学生因为留短发而被校方开除。他知道后,对封建教育迫害青年的行径十分气愤,除呼吁申辩之外,并挺身而出为这个学生作保,使她得以继续求学。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天,女师大学生许广平到鲁迅家去送手抄的《小说旧闻钞》,当鲁迅知道她马上要去参加请愿时,基于对嗜杀成性的反动派的认识,便劝阻她不要去。在惨案发生后,他坚定地站在进步学生一边,愤怒地揭露和抨击反动派的残暴行为,热情歌颂学生们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并通过谈话和写文章多次告诫学生要充分认识反动派的凶残面目。教给学生用“壕堑战”这个新的战术,与反动势力作长期持久的韧性战斗。

鲁迅一贯把培养学生的革命思想,爱护和支持学生的革命热情作为己任,不管需要自己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在所不惜。因此,被当时的反动当局所记恨,于1925年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去了教育部佥事的职务,并屡遭反动派的迫害,以至最后病倒。他正是一位用“俯首甘为孺子生”的自我牺牲精神,来培育一代革命青年的优秀园丁,也正是一位象自己在《两地书》中所述说的“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的民族伟人。

鲁迅平易近人、诲人不倦的精神,深得学生赞颂。1909年他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时,每天读书、备课至深夜,所编的讲义简明扼要,讲课时循循善诱,颇使学生信服。他还很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星期日常带学生到野外去采集标本。在女师大任教时,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并亲自讲解。有时还观看学生的课余演出。他和学生亲密无间、谈笑风生。他在北京期间一面在教育部任职,一面又在几个学校兼课,课余时间还要从事写作,工作非常繁忙,但他课余和学生的接触很是频繁。经常登门求教的本校学生就有二十余人。

鲁迅对学生总是严格要求耐心开导。对于佼佼者从不虚言过誉,常常是诚恳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而对于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却总是耐心诱导,热情鼓励。据鲁迅的学生孙伏园回忆,鲁迅在绍兴师范任校长时,经常代课或替国文教员改作文。有一次,我写了题为《恭贺南京政府成立并改用阳历》一文后,得到鲁迅先生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八字评语,受到极大鼓舞。

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教书时,曾支持学生自治会办了一所平民学校。他亲自给小学生讲话:“你们穷的是金钱,而不是聪明与智慧。你们贫民的子弟一样是聪明的,你们贫民的子弟一样是有智慧的。你们能够下决心,你们能够奋斗,一定会成功,一定有前途。”他对学生从精神上给予鼓励,并在物质上尽量予以援助。有时拿钱给学生买书、买纸、买本,甚至替穷困学生交纳学费。

鲁迅先生怀着深切的革命情感,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培育着学生,因此受到学生的无限尊敬和爱戴。广大进步青年称鲁迅是他们的良师益友。鲁迅的爱生,并非出于私人情感,也不是什么“偏爱。”他对学生倾注那样深厚的爱是因为从青年学生身上看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鲁迅先生在他最后十年的战斗生活中,虽然没有再当教师,但是对于学校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仍然十分关心。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我们今天学习鲁迅“尊师爱生”的思想遗产,对于发展、繁荣新时期的人民教育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非常有益的。

1980年11月

鲁迅先生的三个老师名叫什么,并求简介!

鲁迅的三位尊师

鲁迅在诸多的老师中,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

关于寿先生,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他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鲁迅父亲病重,亟需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鲁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所以后来鲁迅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先生。1906年他奉母命从日本回乡完婚,仅在家十天,也要去寿先生家坐一坐。1912年进京工作后仍与其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又主动送挽帐致哀。

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同样情深意厚,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到1926年,“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1935年,日本友人增田涉翻译的《鲁迅选集》要定稿时,他回信说:“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直到鲁迅逝世前,他还曾让增田涉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鲁迅认为:“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鲁迅对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两位老师复杂些。章太炎因早年热心维新运动的反清革命,成为一个学者兼革命家,他1906年流亡日本不久便主持《民报》,鲁迅常去报馆听他讲学。鲁迅不仅折服他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更钦敬他的革命精神。后来,“五四”运动后,章先生慢慢落伍了,白话文运动多年后,他不在维护文言攻击白话,鲁迅素所敬重的老师“原是拉车的好身手,”现在却“拉车屁股向后”了,怎么办?是尊师还是重道?鲁迅选择了后者,写了《趋时和复古》等文章,对章先生进行了尖锐批评。然而,1936年6月,章太炎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把他打扮成“纯正先贤”宣布要进行“国葬”;也有一些报刊贬低他为“失修的尊神”,而早年革命家的章太炎被掩盖起来。于是,鲁迅不顾病重,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著名的《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为自己的老师鸣不平。

从鲁迅先生与他的三位老师之间的关系来看,鲁迅尊师,便尤其重道,这既是他尊师的标准,也成为后来为师爱生的准则。

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

关于寿先生,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他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鲁迅父亲病重,亟需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鲁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所以后来鲁迅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先生。1906年他奉母命从日本回乡完婚,仅在家十天,也要去寿先生家坐一坐。1912年进京工作后仍与其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又主动送挽帐致哀。

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同样情深意厚,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到1926年,“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1935年,日本友人增田涉翻译的《鲁迅选集》要定稿时,他回信说:“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直到鲁迅逝世前,他还曾让增田涉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鲁迅认为:“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鲁迅对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两位老师复杂些。章太炎因早年热心维新运动的反清革命,成为一个学者兼革命家,他1906年流亡日本不久便主持《民报》,鲁迅常去报馆听他讲学。鲁迅不仅折服他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更钦敬他的革命精神。后来,“五四”运动后,章先生慢慢落伍了,白话文运动多年后,他不在维护文言攻击白话,鲁迅素所敬重的老师“原是拉车的好身手,”现在却“拉车屁股向后”了,怎么办?是尊师还是重道?鲁迅选择了后者,写了《趋时和复古》等文章,对章先生进行了尖锐批评。然而,1936年6月,章太炎逝世后,国民党反动派把他打扮成“纯正先贤”宣布要进行“国葬”;也有一些报刊贬低他为“失修的尊神”,而早年革命家的章太炎被掩盖起来。于是,鲁迅不顾病重,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著名的《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为自己的老师鸣不平。

从鲁迅先生与他的三位老师之间的关系来看,鲁迅尊师,便尤其重道,这既是他尊师的标准,也成为后来为师爱生的准则。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鲁迅的老师不简单 孙子是正部级,曾孙是正国级,侄子是国防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