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 > 文章页面

从诗词中的镇江,了解润扬大桥,为何不叫镇扬大桥(镇江润扬大桥怎么又封桥)

从诗词中的镇江,了解润扬大桥,为何不叫镇扬大桥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从诗词中的镇江,了解润扬大桥,为何不叫镇扬大桥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为什么取名江阴大桥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无锡为什么是二线城市离发展成新一线城市还有多久从诗词中的镇江,了解润扬大桥,为何不叫镇扬大桥无锡为什么是二线城市离发展成新一线城市还有多久

从实际通勤的角度来说,无锡市区面积并不小,而且建成区密度质量也很高,那是为什么会给人造成无锡是个小城市的感受呢?我觉得恐怕和以下几点有关:

从诗词中的镇江,了解润扬大桥,为何不叫镇扬大桥

一,交通拥堵程度

无锡是出了名的交通顺畅的城市,虽然近几年因为道路建设的迟滞和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长,类似于早晚高峰时机场高架,金城高架等动辄数公里缓行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在同类城市中还是属于比较畅通的城市,尤其是非高峰时段,基本上是一路畅通。同样十五公里路程我在杭州可能要开四十分钟,苏州三十分钟,在无锡只要二十分钟。通勤时间上的节约给人一种城市不大的感觉。

二,人口构成和分布

无锡是典型的工业城市,虽然目前三产占比已经超过二产,但是就我感官来说二产从业人员应该还是较三产多的,且三产的水平应该也是较中心城市低一些,这意味着商务人士较少,一般上班族在工作时间都在单位待着,在城市中奔波的人口占比较低,是所谓的候鸟城市。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苏州市区人口只比无锡多一百万,也是相似的产业结构,为什么明显感觉苏州人多?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就是苏州和无锡不同的城市组团结构。苏州的城市整体框架是类似于十字型(中间是古城区),古城区以外各独立区域更接近于条状,导致工业园区和新区的工厂区域和商住区域并不是圆形分割,比如大裤衩向南向北不超过两公里就进入工厂区域,而东西向则是拉的很长的商住区域。无锡则是典型的圆形城市,从市中心出发向南西东甚至北(虽然北塘真的破)都是一定距离的商住区,较大的工业区被很明显的分布在市区各个角落,和城市主城区的界限很明显,以至于一走出高楼密布的商住区就一望无垠,有到了市外的感觉。同时很多外来人口聚集的乡镇(比如梅村,硕放,安镇)都被工业区分割在主城区以外,人口分布的离散程度很高。另外,包括主要景区全部分布在市郊,大市范围较小辐射有限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三,主城区地形也是影响的一大因素。

“无锡”地处长江南岸,太湖西北岸,是长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地带,确实是中国不多得的一块福地;更是区域的战略要地,论区位优势应该比常州、苏州高一点;但它的优势在目前的长三角格局中,并未发挥出来。

无锡的江阴大桥在20年前就建成了,是江苏省的第二座长江大桥,以此可见其在区域战略中的重要性;目前江苏长江上已有十来座大桥(含在建),但无锡依然仅此一桥,可见其战略之短视,错失良机已久!

建国以来,无锡一直是江苏省的政治老二、经济老大,大约在15年前被苏州超越,便一蹶不振;因其错误的规划、和短视,至今也没有更正过来;不仅被苏州超越,还被常州追赶。无锡根本不知自己因何而兴、因何而衰?总想压苏州一头,却又处处向苏州学、和苏州比、还总想着要和苏州靠近。苏城兴衰千年,自然是有道理的。无锡要想重新振兴,机会和优势依然存在的,关键是能否认清形势、明确自身的定位;找准了方向,努力了结果就不会差。

无锡应该做江南的“东北”,而不是太湖边的另一个“苏州”;应向长江发展,而不是把太湖当成未来;应发展现代化的重工业、大型工业、机械行业、汽车制造业等,而不是和苏州一样去争电子业、半导体;只有错位发展,才不会恶性竞争;才能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同时应发挥区位优势,把无锡打造成长三角的物流中心;无锡境内至少要造3-4座长江大桥,才能发挥你“交通十字路口”的优势。这些不仅是长三角经济分布的需要,更是你的所长和优势。先不管上海、南京让不让你这样做,但首先自己得明白原因,才能去想办法应对、和自我争取、突破。

在城市布局上,应该和苏州拉开距离、错位发展:无锡向“北”,苏州向“南”,这样才有未来。新的工业区应该设在城市西面,靠近“交通十字路口”,并向江阴靠拢;城市整体应该向“北”扩张,依托长江发展、做大自己,以收编江阴、张家港为长期目标而布局。以《无锡高铁北站》为新的城市中心;以沿江铁路为契机,再造一座新城;并再建一座《无锡长江大桥》,公铁两用,这是形成“十字路口”的重要一环。在无锡、张家港、江阴3点中间:新建一座《无锡国际机场》;并依托长江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区,以“现代重工业”为主:汽车制造、私人飞机、直升飞机、太湖边的游艇业等。按这样的布局发展,不出10年无锡的经济又将再次腾飞。

无锡这些年掉队的原因,是把太湖看的太重,当成了城市的未来;因与苏州争夺太湖发展权,而走错了方向。太湖经济,是属于休闲消费经济;而长江经济,是工业航运经济。长江乃是长三角经济区之根本,也是最大的优势;只有立足于当下去、谋划未来才有意义,无锡只有先做大自己、然后再去提升才有意义!

这些年在南边的投入,也不会白费;现在改弦更张还来得及:以北为主、以南为辅,以南养北。将“硕放机场”改成《太湖私人国际机场》,并将无锡滨湖区打造成“华东富人区”,邀请国内前100名富豪入住,建设自己的私人庄园。因华东地区富人聚集、但空域紧张,很多富人买得起飞机,却没法使用,也只有太湖上空这片适合;把“硕放”机场打造成全国第一个私人机场,他们当然愿意来啊。在这可以建造私人庄园,有了家、就会买直升机、买私人飞机、游艇…富豪来了,其它的自然就跟着来了;甚至可能把公司总部都能搬来。

富人区的房价,应该是苏州的2倍,向上海看齐;无锡市区的房价,目前大约是苏州房价的8成。以这些区域的财政,来补贴北面新城的发展,新城的房价应控制在老城区的1/2到2/3;以一个价格洼地来吸引人口聚集、留住各类人力发展壮大自己。“高房价”已经成了各大城市的劣势,新城的“低房价”也成了吸引、留住人口的优势……

两个狗斗的城市:无锡和苏州,城市相近、工业相近,都在争太湖发展权;应该拉开距离、错位发展:无锡向“北”,苏州向“南”。这些年在建机场上的明争暗斗,因靠的太近,所以最终有了个“折中”方案:太湖边的硕放机场。苏州人很不开心,GDP比无锡高一大截,却自己没有机场。

简单说一下苏州!苏州合并“吴江”后,应该整体“向南”发展;应该将吴中区的《苏州湾》分离出来,建立《太湖区》。《机场》会建在吴江区内!吴中区因面积大,没有重点、焦点分散,因此发展非常落后。应将吴中区的延太湖边区域(光福镇、木渎镇、胥口镇、临湖镇、东山镇、金庭镇、和横泾街道),与吴江区的“七都镇”,合并成立一个新的行政区:《太湖区》;以“苏州湾”为中心。将吴江的“松陵大道”以北区域、和同里镇划入《新吴中区》;因位置剧中,与古城相连、遥相呼应,应该将“新吴中区”建设成新的“主城区”!

“苏州国际机场”将建在吴江的《汾湖镇》,贴近上海南部和昆山,可以起到“自用”和替上海“分流”的作用,同时与吴江区的“高铁枢纽站”形成互动,打造成新的物流集散中心。把太湖区打造成旅游集散地、吃喝玩乐与一体,苏州整体将以《苏州湾》打造城市新名片,集游艇旅游、高端消费,娱乐新天堂!

以上海为龙头,这样与无锡互动、错位发展,让富豪们形成:办公在上海、住在无锡、吃喝玩乐在苏州的新格局。对提升“长三角”的国际竞争力都是有益的,而且2个城市都得到了机场、和发展的新机会!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的相对下滑。解放后到1990年代之前,无锡号称“小上海”,其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称雄江苏省,在全国也具有一席之地。1990年代,苏州协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之威,再加上以首个设立工业园区的县级市昆山为代表的苏州所辖个县级市的崛起,无锡的江苏一哥地位被苏州取代。2010年后又被南京超过。经济实力排位的退步导致流入无锡的外来人口明显减少,退居二线城市在情理之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口和地盘都不占优势的无锡仍然是全国最强的地级市之一,无锡的收入水平也几乎是地级市里最强的,和苏州不分伯仲。

我住在无锡惠山区农村,我表妹嫁到了张家港德绩镇,都说张家港经济实力强大,可去吃喜酒时发现,他们的办酒水档次和我们比相差至少8一10年。为什么?苏州的强市张家港其实工业经济发展可能很强大,但绝大部分老百姓只是赚点死工资,这些工薪阶层其实并不太富余呢,无锡综合实力肯定不输苏州,城乡差距很小,老百姓普遍富余,喜酒最能够反应当地的整体生活水平!所以不要吹什么GDP经济实力多强,这个实力只反应企业大、老板也多,可绝大部分工人也只赚了点死工资,没有什么可吹的,所以奉劝那些苏州人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因为如果是老板不管无锡还是苏州都好佬!要是做个工人全差不多!!!顺便劝声江阴人,阳光、海澜等集团老总是有钱,可绝大部分普通职工待遇同样不会高,同样不要瞎吹!!!

我住在无锡,我是外地人,我来无锡十年了,我的生活不会因为是一线还是二线而改变,无锡有我喜欢的地方,也有我不喜欢的地方,那又怎么样,反正我住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对了,最后一句,我是中国人,讨厌地图炮

什么一线二线的,作为无锡人我骄傲,请别用所谓的一线压人,一线城市难道什么都好了,无锡有无锡的好,我看无锡的第一也很多,而且这是其他任何城市都比不了的。无锡自然有上百万上千万的人喜欢她。所以说,讲话要辩证实在。我认为,在那就把那的事情办好,多为那儿作贡献就好,不必无谓的争你高我低。你如果不是无锡人也与你没大关系,我哩无锡人会建设好自己的城市的,用不着他人多操闲心的。

我从小在无锡长大,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从宜居的角度来说,无锡是远超上海的无锡一两万的房子比上海一二十万的房子景观好的多。无锡人也非常有自豪感,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发展的很好,收入比上海只高不低。所以以前无锡人既看不起苏北人也看不起上海人。其实上海本地人大多都是职员,老板多是外地来的。这里边牵涉到外来人口的构成,无锡经济以工业为主,外来人口多是工人,上海三产发达,外来的很多都是成功人士。客观来说,无锡本地人比上海本地人日子过得滋润。

当然,无锡的乡镇企业很多是在市场没有形成充分竞争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到现在市场逐渐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小企业有压力使无锡经济面临一些转型困难。

另一方面,无锡很多人才都跑上海来了,其实上海这座城市也是江浙才俊建起来的,其中无锡人也作了很大贡献,反正在上海人眼里无锡人和本地人差不多。所以长三角是一体的,没必要单独拿无锡说事。我在上海快二十年了,还是希望退休后住无锡,无锡还是宜居。

我觉得天天讨论什么一线二线城市很无聊!很没有意义!就算现在承认某某城市一线又能怎样?普通百姓生活没有本质上大的区别!好不好,不是靠什么不知道谁炒起来的一线二线概念来决定的。没有为什么!无锡好,无锡人民知道,无锡不好,无锡人民也知道!

无锡什么时候成为一线城市?这个提问不太严谨。事实上2018年国家第一财经城市研究所的报告中,无锡俨然已经跻身国家新一线城市的行列。

但无锡最近几年在“新一线”的行列中几进几出,无疑让广大无锡市民感到困惑。事实上,无锡的经济发展近两年来确实略显疲态,2017年GDP增速在省内呈中下游水平。总量上又被省会南京超过,后面的南通更是穷追猛赶。2015年省内区划调整过后,无锡错过机遇,市区生产总值甚至被隔壁重组后的常州超过,使得无锡倍感压力。

为何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我感觉有以下两点比较重要的原因。

一,经济中心不明朗

二,区划设置不科学

首先我们谈谈第一点《经济中心不明朗》我们知道,一个城市需要快速成长,中心辐射周围是最有效的发展模式。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拥有经济绝对优势的中心发光点,说简单一点就是由发达的市区带动相对落后县域。

我们来看看江苏其他的城市。

再来看看我们的无锡,2017年无锡全域完成GDP总量10511.80亿元,其中市区完成5465.28GDP亿元,占全域比例约52%。另外,下辖江阴市完成GDP3488.27亿元,宜兴市完成GDP1558.25亿元。无锡在只有两个县级市的情况下,虽然总量上已经跻身万亿俱乐部,可是这个数字的组成却非常尴尬,市区占全域比例并不高,勉强过半,这种市区如此低调的情况在省内也是“独树一帜”!(其次是十三妹宿迁)

无锡拥有下辖县级市数量除去省会南京外,排行江苏倒数第二,仅有江阴与宜兴两市。其中江阴GDP将近3500亿元,与市区相差并不太大,简直就是一头怪兽!而宜兴的GDP也超过了1500亿元!二者相加总量超过5000亿,仅仅两市的总值,占据比例却高达全域的48%,几乎与市区相当,而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扩大!这就出现了一个小马拉大车的尴尬局面。因为县级市过于强大,特别是江阴,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经济上并不依赖市区,所以市区不能有效地发挥对下辖县市的虹吸作用。另外,江阴宜兴作为代管县级市,财政收入不直接与无锡挂钩,而是上交省部,再由省部按比例返还地区,所以县级市的发达,市区占不到什么便宜。而以无锡市区现在的体量,也不可能吞并经济体量如此庞大的江阴成为市辖区,导致市区经济一直不温不火,发展缓慢。我预测,随着江阴的高速发展,今后市区的无力感会越发明显!

再说另外一个县级市宜兴,我们就要谈到第二个原因了——《区划设置不科学》,这个也是无锡的硬伤!

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讲到1983年的那次区划大调整了。当年,无锡放弃了位置更好的沙洲县,也就是现在的张家港,而选择了宜兴这块飞地。当然,也是为了争夺太湖的使用权。可事实证明,当时的无锡目光不够长远,“太湖情缘”太重,却低估了长江的价值。我们知道,长江的航运价值极高,为长江三角洲中下游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是承东启西的纽带。而当时的无锡似乎“长江情缘”不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飞地宜兴,这么多年来,不论是交通上还是文化上都难以融入无锡,相反更愿意接受老府常州,因此也是自顾自地发展。而由于地理的因素,无锡也无法吞并宜兴成为市辖区。

这样一来,无锡够不着南也撩不到北,实际上成为了一个光杆司令。而隔壁同样作为光杆司令的常州发展情况与无锡却正好相反。83年分家后常州不但啥好处也没捞到,还丢了两块地,因此只能埋头发展市区,导致现在中心过于强大,下面却名不见经传。我认为,长远打算,无锡想要继续高速发展,只有与常州合并,恢复当初的八邑名都,中吴要辅。这样一来,常锡与苏州体量相当,下辖县与县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不受地域影响,更加紧密。市区合并后,强大的左右两翼带动中北部飞速发展。生产总值也可以猛增到超过11000亿元,捍卫绝对的地区经济中心地位,从而更好的对周边县市起到辐射和虹吸作用!对长江和太湖的使用率也能发挥到极致!苏锡常都市圈从此更加紧密,百益而无一害!

无奈,这也只是我的一个臆想,毕竟这么重大的区划调整操作起来实在太难了!但欣慰的是,常锡两市确实正在加速推进一体化进程,2018年,将重点实施常锡城际高架的规划,再加上苏锡常南部高速,南沿江高铁,常锡宜,常宜高速的建设,希望能有效的缓解无锡现在的压力!

无锡要成为一线城市,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苏锡常合并成一个新的直辖市,可以取名为常苏市,或者东吴市(但绝不能叫无常市),市政府的驻地在无锡。

按照16年的资料,不妨来看看新成立的这个数据:

GDP:15475+9210+5773=30459亿,超过上海的27466亿元,名列第一。

人口:1061+651+459=2171万人,少于重庆、上海,与北京相仿,名列第三。

土地面积:0.85+0.48+0.44=1.77万平方公里,与北京、盐城等城市相仿,也不算“巨无霸”。

果真如此,上海、苏常(东吴)两市互相竞争、互相提升,倒也可能激发更多的活力。而苏锡常人民,也如愿以偿地进入一线城市的行列,继续创造新的奇迹和辉煌。

从诗词中的镇江,了解润扬大桥,为何不叫镇扬大桥

前几年,老街曾经自驾游去过镇江,从连接镇江和扬州两岸的大桥上经过,注意到这个大桥的名字叫做润扬大桥。

作为外地人,假如不了解历史的话,会很奇怪,扬可以理解,指扬州。但是为什么叫作润扬大桥?

了解镇江的历史就会知道,镇江在古代有几个名称:东吴孙权筑铁瓮城,置京口镇;晋时置晋陵郡;南朝宋置南徐州;隋置润州;宋升润州为镇江府。

润扬大桥,是用了古称润州,而不是用镇江。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由吴郡迁徙镇江,号称京城。据说刘备甘露寺娶亲,诸葛亮舌战群儒,借东风,应该都发生在这里。

建安十六年(211年)时,孙权听从张纮建议,将京城迁徙治所到秣陵(建业),于是这里就改名“京口”。

京口这名字在古诗文中常见,王安石有诗云:

瓜洲古渡就在长江对岸。老街驾车从润扬大桥过江,右转不远就到了瓜洲古渡附近,可惜当年那里的公园正在整修,大门紧锁。

辛弃疾作镇江知府时,曾经填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但是京口也不太合适作为大桥的名字,京扬大桥很容易被人误解。例如京杭大运河是北京到杭州的运河,而不是京口到杭州。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有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是诗词里最有名的“晋陵”。其诗云:

但是唐朝的晋陵是今天的江苏常州,并不是京口。

西晋的时候,晋陵郡治所在丹徒(今镇江市东南丹徒镇)。东晋时,晋陵郡治所移到了京口(今镇江市)。

后来晋陵又在义熙九年(公元413年)移治今常州市。其辖境很大,包括了今江苏镇江、常州、无锡三市。

唐朝时,杜审言当时在无锡的江阴县任职,因此在诗中提到了晋陵。

最早的关于晋陵的诗,是南北朝何逊阴铿的作品,那个时候,晋陵已经移治常州了。因此晋陵一般代表常州而不是代表镇江。所以也不能用这个名字。

登北固山的时候,在甘露寺天下第一江山对面,会看到一处石门。上有“南徐净域”四个s字。下有一副对联: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

西晋永嘉之乱后,衣冠南渡。东晋为此侨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刘宋代晋以后,置南徐州。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以江北为南兖州,江南为南徐州,治京口,南徐州备有徐、兖、幽、冀、青、并、扬七州郡邑。《宋书·州郡志一》:

南徐州成为京口(今江苏镇江)的又一个古称。

唐朝著名诗人皇甫冉有《酬张继》,写到北固山在南徐,很清楚地证明了南徐就是京口:

当然,这个大桥也不可能用南徐的名字,南扬和徐扬都不合适。

到了隋朝开皇九年(589),南徐州之名被废掉,在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在京口置润州。杜牧有《润州二首》,其中一首写道:

城高铁瓮,即指孙权所建的铁瓮城,今天镇江北固山一侧,还有铁瓮城遗址。

这座跨越长江的大桥,就取了润州的“润”字,因此叫作润扬大桥。

东吴叫京口,晋朝叫晋陵和南徐,隋朝叫润州。到了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置镇江府。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为镇江路。

老街前几天去宁波,参观过南宋丞相诗史浩的故居,他有一首《喜到镇江复用前韵》,题目有镇江二字,而诗中提到的是京口,可知京口即镇江:

不过,镇江这个名字如果用在大桥名字上,也有点不太合适。听上去“镇扬”有些不尊重对方的意思。

在取名这件事情上,“镇”这个字轻易不要使用。

南宋灭亡后,元僧杨琏真迦盗挖南宋皇陵,后来还将皇家遗骨埋于一座塔下,塔名叫作:镇本塔,极大羞辱了南宋遗民。

估计长江大桥不叫作镇扬而叫润扬大桥,可能是考虑了这个问题。从镇江那么多的名字中,选出了一个“润”字,也算用心良苦了。

@老街味道

观唐习律81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方干人称补唇先生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镇江与扬州之间的润扬大桥,为什么不叫镇扬大桥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